分享

金庸小说的书名艺术

 江山携手 2019-01-26

一部书的名字是这部书的名片,它是读者对于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最直观感觉的来源。因而,一个好的书名往往能吸引读者打开书本,一探究竟。金庸先生的十五部小说的书名,可以说都非常有“感觉”,它们往往言简意赅,在提纲挈领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金庸小说的每一部的书名都值得我们去赏析一番,细细品味。

 

 

 

《飞狐外传》:

《飞狐外传》讲述的是胡斐少年青年时期所经历的江湖故事,以及他和袁紫衣,程灵素之间的情感纠葛。从故事内容不难推断,《飞狐外传》中故事主体的时间在《雪山飞狐》之前,因此《飞狐外传》可以说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外传”我们可以理解为“正史”之外的传记。

 

《雪山飞狐》:

《雪山飞狐》这一书名,极富画面感。乍一看,我们的脑海中立刻可以浮现出大雪纷飞,皑皑白雪的雪山上,一只同样雪白的狐狸疾驰而过的身影,沉寂之中掠过一丝生机。

回到故事本身,讲述的正是发生在雪山之上,一群江湖人士对于“飞天狐狸”及其传人胡一刀的谈论,随之胡一刀的儿子胡斐的出场的情节。书名中的“飞狐”一语双关,既可以理解为传说中的“飞天狐狸”,又可以理解为当时的胡斐。而“胡斐”倒过来念恰恰是同“飞狐”谐音。金庸先生的精巧构思,让人叹服!

 

《连城诀》:

《连城诀》又名《素心剑》,它的书名一目了然。整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师兄弟三人为了一张藏宝图《连城剑诀》而煞费苦心,尔虞我诈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连城”一词为“价值连城”的简称,由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将和氏璧完璧归赵化出,意为极富价值,可以同一座城池等同。

而《素心剑》中的“素心”我们可以理解为故事主人公狄云清净淳朴的内心,有道是“不为繁华易素心”。

 

《天龙八部》:

金庸先生的十五部小说中,《天龙八部》的书名无疑是最让人疑惑,也是最难以索解的一个。初看之下,大多数读者都猜不到这部书到底要写什么。即使是读过全书,似乎也难以和书名联系起来。

笔者也曾经思考过很久,到底“天龙八部”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单按字面意思,我很容易想到书中出现的大理天龙寺。但“八部”又作何解释呢?

直到有一天,读到金庸先生自己写的《天龙八部》的《释名》,我才懂得。原来,“天龙八部”是佛经中的词语,佛祖向诸菩萨和比丘说法的时候,常有八种神道怪物在旁聆听,它们以“天”和“龙”为首,合称为“天龙八部”。它们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

金庸先生以“天龙八部”为小说书名,就是概括自己在书中所塑造的各种性格各种命运的人物。痴情随和的段誉,苦心孤诣的慕容复,豪气干云的乔峰,恬淡慈悲的虚竹,还有风流多情的段正淳,善良温柔的阿朱,忘恩负义的丁春秋,阴险毒辣的鸠摩智等等人物,都是书名最好的注脚。

 

《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后者很好理解,因为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的一些故事都是发生在蒙古大漠之中,“英雄”可以指代铁木真(成吉思汗),也可以理解为郭靖。

但《大漠英雄传》的艺术效果,真真比不上《射雕英雄传》。前者给人一种苍凉雄浑的感觉,读上去较为平淡;而后者读上去总不免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那些神箭手们,以及所传达出的那一腔勇往直前,锐不可当的男儿热血。

小说之中,曾经两度写到了“射雕”的情节。一次是故事前半部分,华筝催郭靖去看黑雕与白雕的搏斗,黑雕为数众多,围攻一对雌雄白雕,眼见白雕不敌,郭靖拉开大弓,一箭射落两头黑雕,一下子杀下了黑雕的气焰。可惜两头白雕最后还是双双死去,它们的一对小雕被郭靖和华筝养了起来。

第二次已经是故事的结尾,铁木真年老之时,带同郭靖纵马奔驰,弯弓射雕。这一次,铁木真的箭射偏,平生第一次射雕不中。而不久之后,威震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即溘然长逝。

这两段描写,看似同整个故事不太相关,但细细读来,自有它们的象征意义。前一次“射雕”是郭靖帮助白雕脱离险境,体现的正是一种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这与金庸小说的主题极度契合。后一次“射雕”则似乎是在暗喻,一个人建立再伟大辉煌的功业,也终有他力不从心的那一天,只有仁义的胸怀才能在世间永存。

 

《白马啸西风》:

记得曾经有一位朋友说,金庸小说中她最喜欢的就是《白马啸西风》,就因为这个标题非常苍凉,颇有塞外之风。的确,《白马啸西风》在金庸的众多小说中算不上突出和著名,但这个书名可以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心。

故事开篇讲述的,是白马李三带同妻子上官虹与女儿李文秀逃避前来索取《高昌迷宫图》的几个人物的追杀。李三和上官虹双双受伤死去,李文秀则骑着白马逃脱了恶人的毒手。她一路狂奔,来到回疆,被计老人收留,从此在哈萨克人聚居地生活成长。“白马”即指代李文秀逃亡时骑坐的白马,“西风”则象征着地处西部的回疆。

 

《鹿鼎记》:

同很多金庸作品的书名一样,《鹿鼎记》的书名也很值得玩味。

在《鹿鼎记》第一回的一开篇,金庸先生就借着大儒吕留良同他年幼的儿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详细地给读者介绍了“鹿”与“鼎”的故事。

那是一队清廷官兵,押解着几辆装有若干百姓的囚车从吕留良家的门前疾驰而过的情景,引发了这位文士的一腔感慨。他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锅,我为麋鹿”,汉人的百姓,只得任由清朝统治者欺凌。

“鹿”是一种温顺的动物,只吃青草,不会去攻击其他的动物。而当别的凶猛的动物来吃它们时,鹿只能逃跑躲避。天下的百姓就像鹿,演绎着弱肉强食的故事。而“鼎”是古代煮食物的器具,象征着统治者和他们统治天下的手段。“群雄逐鹿”,“问鼎”都是由此化来。

而《鹿鼎记》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在鹿鼎山下,埋藏着满清的龙脉和他们享之不尽的财宝。主人公韦小宝则因为建功立业,被康熙皇帝封为鹿鼎公。因而,“鹿鼎”二字,具有多重的含义,金庸先生的精巧构思在此可见一斑。

 

《笑傲江湖》:

每每读到“笑傲江湖”这四个字,我们总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那种潇洒和自信。

曲洋和刘正风,一个是魔教的长老,一个是衡山派的掌门,本来水火不容的两人,却因为都喜欢音乐而又在弹奏音乐的时候情意相通而成为了知音。他们共同谱写了一部琴箫曲,名叫《笑傲江湖》。

可是这样的友谊,不可能被当世武林所认同。刘正风即使是金盆洗手,也要被五岳盟主左冷禅所迫害,他们在大难中重聚,在生命尽头再一次演奏着旷世的绝响。

可贵的是,他们的琴箫曲谱,传递给了令狐冲,后者在绿竹翁的引荐下结识了会弹琴的“婆婆”。于是,一位魔教的圣姑,与一位华山的首徒,接过了曲刘二人的故事,弹奏着知音的旋律。坐看江湖潮起潮落,微笑面对一切,傲然独立于世。

 

《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这个书名,不太好懂。以笔者的理解,这个书名来自于书中的一段故事。

清廷的鹰犬来到回部,夺走了木卓伦和回人们的圣经《可兰经》。霍青桐等人为此殚精竭虑,奋力争夺。最终陈家洛率领红花会群雄到来,帮助回人夺回了经书,令木卓伦等人极为感激。而这一场患难相助,也让霍青桐与陈家洛种下深情。临别之际,她送给他一柄短剑,称这把剑中藏有一个重大的秘密。

“书”指代的应该是回部的圣经《可兰经》,“剑”指代的则是霍青桐送给陈家洛的短剑,“恩仇录”意即那个时代恩怨情仇的江湖故事吧。

 

《神雕侠侣》:

这个书名,可以说是十分简洁明了。通俗而言,就是“一雕,一男,一女”。

“神雕”,即独孤求败当年的“朋友”,后来跟随杨过的“雕兄”,侠侣,即杨过与小龙女这一对侠客组成的眷侣。这三个人物,是作者在书中倾力塑造,浓墨渲染的形象,用它们来提纲挈领,应该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侠客行》:

金庸小说的书名往往一语双关,这一部也不例外。

故事一开篇,作者就引用到了李白的诗《侠客行》,表达对侠客的描摹与赞颂,而故事结尾时,众多武林人物观摩岛上刻在石壁上的《侠客行》,思索诗中所藏的绝妙武功。这里的“行”是“歌行”的意思,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另一层意思,是“石破天”接到赏善罚恶二使的邀请前赴侠客岛喝腊八粥,并随后在侠客岛领悟了至为高妙的武功的情节。这里的“侠客”指代的是“侠客岛”,而“行”则是“旅途,行程”的意思。

 

《倚天屠龙记》: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也点出了故事当中最有分量的神兵“倚天剑”和“屠龙刀”。而这两件利器也充当着串联故事的线索,连接了整个故事。

故事的开始,俞岱岩因为卷入屠龙刀的争夺而遭遇暗算,被龙门镖局护送回武当山的途中出事,以致终生残疾;此后,张翠山下山与殷素素相识,参加天鹰教的王盘山扬刀立威。谢逊前来偷袭,两人九死一生,来到海外孤岛;两人回到中原,被各路江湖人物逼问屠龙刀与谢逊的下落,不愿出卖朋友的张殷二人舍生取义,双双身死;多年后,张无忌将谢逊接回中原,屠龙刀被周芷若得到,后者将屠龙刀和倚天剑相互击打,得到了刀剑中的《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又是在屠狮大会后,张无忌从宋青书身上搜出屠龙刀和倚天剑,揭开了刀剑中的秘密。

相比于屠龙刀,倚天剑的经历似乎没有这么复杂。它由郭靖黄蓉夫妇铸就而成之后,被交给了郭襄。后者创立峨眉派之后,倚天剑也几乎一直留在峨眉派手中,被代代相传。故事中倚天剑已经传到灭绝师太手上,后者凭借这一神兵降妖伏魔,扬善惩恶。

 

《碧血剑》:

《碧血剑》的书名跟《倚天屠龙记》的书名颇为相似,都是以书中所描写的宝刀利剑来命名。不同之处在于,《碧血剑》中所写的剑原是“金蛇剑”,书名与剑名稍有不同。

此剑为金蛇郎君的兵器,被铸成了像蛇一样弯曲的形状。夏雪宜以金蛇剑和金蛇锥同温氏五老对敌,扬名四海。然而,他死在了华山的山洞之中,金蛇剑随之而葬。

时过境迁,袁承志来到华山拜师学艺,无意中在山洞里发现了金蛇郎君的埋骨之处,也得到了他的宝剑和剑法。

那么,作者为何不直接命名为“金蛇剑”,而要改为“碧血剑”呢?剑身上虽然的确有“碧油油的鲜血”,但笔者认为,这更是金庸先生一种较为写意的说法:“金蛇剑”看上去较为直白,而“碧血剑”则似乎将袁承志的一腔为国为民的热血点缀在自己的宝剑上,更增这部作品的意境和深度。

 

《鸳鸯刀》:

“鸳鸯”是一种在水中游的鸟类,它们常常成双成对,雌雄恩爱。因为它们终生只伴随着一位爱侣,而被人们当做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典范。“鸳鸯”总被用来形容恩爱的夫妻。“鸳鸯刀”则是一对珠联璧合的宝刀。

“鸳鸯刀”是串联这部短篇小说的线索。周威信奉命护送这两把宝刀赴京,路上遇到了“太岳四侠”。发生在同样的路上,是林玉龙和任飞燕的争吵不休和袁冠南与萧中慧的邂逅。袁萧二人在爱情的火花下使用鸳鸯刀配合无间,击退了劲敌。

 

《越女剑》:

同以上三部不太一样,《越女剑》中的“剑”,并非指代“宝剑”,而是指代“剑法”。越女,则是“越国的女子”的意思,指的就是阿青。阿青从白猿之处学得一套招数,将其教给了越国士兵,后者依仗这路剑法大破吴国,勾践一举复仇。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先生的小说书名,把每部的第一个字取出来,可以组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样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在金老自己看来有个别字对得稍欠工整,但整体的意趣依然非常雅致。我们的脑海中,立刻浮现起在大雪飞扬的原野上,一位猎人纵马奔驰,弯弓射鹿;以及一位文人墨客在鸳鸯的依偎下微笑着写作武侠小说的情景。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情形可谓是极为罕见的。在此,又一次不得不佩服金老的才华,巧夺天工,妙不可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