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警方追回的国家一级文物春秋“晋公盘” ▲“晋公盘”183字铭文集成拓本 内容讲述了晋公追思祖先功绩和将女儿孟姬嫁到楚国的过程 石破天惊! 晋公盘 突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 出现在世人眼前。 1月26日, 山西省公安厅发布重磅消息: 在山西省公安厅强有力组织指挥下, 经公安机关缜密侦查和多方追缉, 日前终于从某国成功追回 几年前被盗墓犯罪集团盗掘贩卖流失的 春秋时期晋国青铜重器, 国家一级文物: 晋公盘 1月26日下午, 山西晚报记者赶到山西博物院, 在由山西省公安厅和山西省文物局主办、 山西博物院承办的“守护文明 利在千秋—— 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宣传展”上, 见到这件最新露面的煌煌重器。 “晋公盘”视频 ▼ ▲春秋时期青铜器“晋公盘” 方天戟 摄 ▲正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展出的“晋公盘” 据山西省公安厅有关方面介绍,在2018年开展的全省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行动中,山西省公安厅“6·03专案”组侦查中获得情报。情报称,几年前,曾有盗墓犯罪集团盗卖了一个盘状青铜重器,疑似国家重要文物。据此情报,公安机关研判认为,这一文物极有可能就是早已被盗流失的春秋时期晋国重器“晋公盘”。公安机关为此立即行动,迅速展开循线追缉。 专案组民警介绍,“晋公盘”被盗流失后,曾辗转被转手到多个省市并流落海外多国。山西省公安厅组织强有力追缴小组,下决心坚决追回这一国宝重器。经境内境外缜密侦查,终于查清了文物流失的路线和最终目的地,查明了盗贩链条上的相关人员。随后运用法律手段,在强大的法律威慑下,历经几个月不懈努力,终于从某国将“晋公盘”成功追缴回国。 ▲“晋公盘”俯视 据介绍,“晋公盘”是2600多年前,晋文公特制的青铜礼器。 “晋公盘”口径40厘米,总重7000余克,浅腹平底。内底中央饰有一对精美浮雕龙盘绕成圆形;双龙中央,有一只立体水鸟;双龙之外,还有四只立体水鸟和四只浮雕金龟;再向外延,又有三只圆雕跳跃青蛙和三条游鱼;最外圈,则有四只蹲姿青蛙、七只浮雕游泳青蛙和四只圆雕爬行乌龟。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圆雕动物,都能在装置原处作360度转动,鸟嘴也可以启闭、乌龟头也可以伸缩。 ▲“晋公盘”局部 更为珍贵的是,在“晋公盘”内壁还发现 珍贵铭文七处,每处三行,共183字。这些铭文清晰呈现了“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时期的晋国盛世气象,传递了极为珍贵的历史信息。 ![]() ![]() ![]() ▲铭文释文及释义 阅读请点击放大 山西省公安厅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晋公盘”的成功追回,只是2018年山西公安机关坚决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的一个缩影。 2018年,山西省公安厅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结合山西特点,把文物犯罪作为重要延伸领域,与扫黑除恶斗争统筹推进,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了打击文物犯罪的三年专项行动。行动中,明确提出了坚决以“零容忍”态度,依法开展“三追一挖”(追逃犯、追文物、追资产和深挖犯罪、铲除保护伞)和坚决实现“四不放过”(在逃人员不到案不放过、被盗文物不追缴不放过、犯罪分子的经济基础不摧毁不放过、犯罪“保护伞”不铲除不放过)。山西公安机关以超常的决心、超常的举措和超常的手段,全面展开形成了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的强大打击声势和前所未有的震撼效应。 文博山西相关文章 ▼ 重磅|20年来罕见!491组4431件文物!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启幕 深度揭秘|访谈实录:从山西打击文物犯罪,看中国文物的命运 ![]() ▲山西公安机关追缴的文物 据山西省公安厅介绍,2018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文物犯罪案件58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85人,打掉犯罪团伙98个,收缴文物6093组10397件,其中,一级文物54件(组)、二级文物90组127件、三级文物280组530件,全省文物案件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和追缴文物数都超过了之前七年总和。由于公安机关对文物犯罪发起了凌厉攻势,已经形成了压倒性的打击态势,自2018年5月以来,山西省各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持续实现了“零发案”。 关于新一年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山西公安机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山西公安机关将继续按照“一打三年”的工作部署,坚决以“零容忍”态度,始终保持打击高压态势,本着对祖国历史、对中华文明、对子孙负责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坚决一查到底,坚决严打、严查、严追不放松,坚决严厉打击一切文物犯罪,坚决守护好每一处、每一件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坚决把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留给子孙、留给未来。 欣赏! 闻喜“6.03”系列盗掘古墓案 追缴的部分青铜器 均为一级文物 ▼ ▲西周青铜尊 ▲商兽面纹青铜盉 ▲商兽面纹青铜斝 ▲商青铜觥 ▲战国鸟形青铜灯 我所见 ![]() 晋公盘与子仲姜盘 与“晋公盘”风格如出一辙,同样妙趣横生的青铜盘,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子仲姜盘。 它的盘心也装饰有圆雕的鱼、蛙、水鸟和乌龟,也均可围绕轴心转动。而且,同样出土于山西。晋公盘铭文多达183字,子仲姜盘中仅有铭文30余字,当然是晋公盘的历史信息更丰富,价值更高。不过,论器物制造的精美程度,依笔者所见,子仲姜盘要略胜一筹。 这件子仲姜盘是如此特别和引人注目,以致笔者一旦到上海博物馆,总是直奔它而去,上下下左右,一赏为快。屡次见面后,每次见它已如见故人。 ![]() ▲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子仲姜盘 它是晋国“大师”送给妻子仲姜的一件爱物。子,是妻子;仲,是老二,该女子在娘家排行老二;姜,是这女子的姓氏。而盘,是古代人净手的一个器皿,与一个叫“匜”的物件配套,“匜”负责倒水,盘负责接水,手就放在盘子上方洗。 ▲这就是“匜”,与盘配套使用 山西曲沃羊舌村晋侯墓出土 铭文记录的是,6月初吉辛亥日,“大师”为夫人仲姜作此盥洗用之盘,盘既大且好,用来祈求长寿,子子孙孙要永远使用。它形体硕大,通高18厘米,直径45厘米,重12.4公斤,折沿,浅腹,圈足,器壁厚重,风格质朴浑厚,造型典雅,铸工精良。而铭文,后世评为“文字精炼简要,许多用语用韵异常精妙,学术价值极高”。 ![]() ▲子仲姜盘内的铭文: 佳六月初吉 辛亥大师作 为子仲姜沫 盘孔硕且好 用祈眉寿 子子孙孙永用为宝 此盘绝妙之处,在于盘内铸有31个水生动物,其中有11个是圆雕,可在盘底作360度旋转,其他20个是浅浮雕。 这31个装饰物在盘内排列成5周,中心是一只圆雕的雄性水禽,头上有冠,将其围着的第一周是浮雕的两只青蛙和两只乌龟,相互交错;第二周是圆雕的4尾鱼;第三周是浮雕的4只青蛙和4只乌龟,交错排列;第四周是4只圆雕雌性水禽,头上无冠;第五周是7尾浮雕的鱼和4只圆雕作蹲伏状的青蛙,同样是交错排列,其中一只青蛙遗失,旁边有铭文。 ![]() ▲子仲姜盘 这些水生动物的平均长度只有6.5厘米,俨然组成一幅水族图。圆雕和浮雕的同时运用,将立体和平面巧妙结合,丰富了视觉变化。可以想象,当仲姜在盥洗时,水从手上流下,冲击到盘内的小动物上,这些动物随机不停旋转,是多么奇妙悦人的一件事! 此盘整器风格质朴浑厚,圈足下置三只立体爬行猛虎,老虎身体侧面与圈足边缘相接。 ![]() ▲子仲姜盘底部的小兽 配音:前面有猎物!我提脚爬、爬……妈蛋,背上好重! 盘壁两侧设有一对宽厚的附耳高耸,其外侧装饰有云纹。盘的前后各攀有一条立体曲折角龙,龙头耸出盘沿,曲体卷尾,攀缘于盘腹之外壁,作探水状。 除了盘底的31个小动物,最让人乐不可支百看不厌的,是两条探起身眼巴巴往水中望着的小龙——像偷窥,又像欲跳进池塘而不能,又像被小伙伴们晾在一边,那种神态,那种楚楚动人,那种风情万种…… ![]() ![]() ▲子仲姜盘上的立体曲折角龙 台词一小龙:呜,不带我玩,还能不能做好朋友了? 台词二小龙:喔,好多美食,我偷偷的偷偷的…… 子仲姜盘盘内能在平面旋转的小动物构思奇特,对于春秋早期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 有专家谈到子仲姜盘的铸造方法说,“此盘虽然使用分铸技术,可是要在盘底层中嵌进这批动物极其微小之底轴,并且还要垂直,保证不被卡住,让每只动物作360度旋转,所以在合范浇灌铜液的时候,盘与轴的接触之处仅能容纳一层非常薄的泥料,在铜液高温浇铸时使泥料不会脱落,而且使盘底又不能渗漏,此种高难度之铸造技艺,在此盘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问题是,真的是底轴连在小动物上,嵌入盘里吗?如果底轴是嵌入盘中,那底轴和盘之间必然有间隙,盘中之水会流入底盘的夹层中,很难流出。底轴嵌入盘中,那底盘中必有夹层,要做夹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两个面焊接了。而青铜专家根本就没有发现该宝贝有任何焊接痕迹。 ![]() 这件青铜盘出土于山西,为什么到了上海博物馆呢? 原来,它早年出土后就不幸流失国外,最终被香港太阳集团总裁叶肇夫无偿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2002年9月18日,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国之瑰宝:实现的梦想”电视访谈中,透露了子仲姜盘的来历,“上博新馆落成后,迅速在世界上赢得了极好的声誉,影响非常大,主动捐钱、捐文物给我们的海外人士非常多。他们认为,把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留在上博是放心、值得的。” “有一次,香港的叶肇夫先生请我去香港看一件他从海外重金收购得来的青铜器,鉴定真伪、优劣。我一看,这件子仲姜盘为春秋早期青铜器,工艺精湛、世所罕见。最令人叫绝的是盘内装饰有立体的鱼、蛙、水鸟等小动物,它们不仅造型生动,而且每一个都能在原地作360度的旋转。这些小动物与盘底的浮雕相映成趣,构成了立体与平面、动与静的完美结合,是以前发现的任何一件青铜盘上都没有出现过的。吃饭时,叶先生讲,以后可能会把这件宝贵的文物捐献给博物馆。我不敢接口,不知道他说的‘博物馆’是指哪家。因为这件青铜器实在太难得、太珍贵了。” “此事我一直念念不忘。两年后,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我给叶先生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借他的青铜盘两月来上海开个展览,算是沪港两地联办的一项庆回归活动。一周后,回信到了,叶先生在信里说:送给你吧……” 晋公盘, 子仲姜盘, 均出自山西, 均曾流失海外, 但幸运的是两件重器均历尽波折回归, 一归上海博物馆, 一归故土山西。 它们身上, 笼罩着太多的秘密, 需要我们一点一点去解开…… ▲子仲姜盘 ▲晋公盘 1919—2019 山西博物院百年 近期展览 ▼ 文|方天戟 图|山西省公安厅 方天戟 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