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述导致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原因,读者可以了解到: 荨麻疹的内部生理变化? 是什么引起的这种变化? 导致产生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 简单来说即各种原因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进而导致荨麻疹。 了解自己的可能的病因,为后期的康复调理做准备。 荨麻疹的发生机理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 皮肤过敏示意图 我们从荨麻疹的概念中可以得知,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如上图右侧)和通透性增加(即血管里的某些东西可以出来了),导致血管中的液体渗出,导致局部皮肤水肿,然后局部的皮肤就高起正常皮肤,表现在外的就是风团,就是开篇的那张图。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原因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这就牵扯到我们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你可以把身体的各个器官看到一个机器人,接受到什么指令就会办什么事。 举个例子,当血管接触到组胺这种物质后,就会差生扩张的现象(如上图),对过敏来说,这类物质我们统称为炎症介质,最为常见的就是组胺。 荨麻疹生理变化的首因:组胺 组胺到底是什么? 组胺全名叫组织胺,它是组氨酸经过人体一种酶的作用转变过来的。而组氨酸在海鲜里就比较多,也就是为什么在发病期间,医生要让患者忌口,不许吃海鲜的原因。 组胺在人体形成会被储存在肥大细胞中,肥大细胞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上面的图中有个紫色的圈不知道大家注没注意,就是它,看下图: 肥大细胞组胺释放引起过敏 当肥大细胞受到刺激后会释放组胺,组胺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进而引起上述的过敏反应,于是你就瘙痒啊,起疹子啊…… 荨麻疹的病因:肥大细胞不稳定 在我们的皮肤内有很多肥大细胞,它是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帮助我们抵抗各种疾病。 但是很多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肥大细胞变得有些“神经错乱”,乱放信号(组胺),然后我们就经常性过敏。 那接下来我就说说哪些原因可能会导致肥大细胞的“神经质”: 1.过敏原。 这个不想多说了,如果你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了就会引发身体的过敏反应。 2.污染源。 这个强调一下,污染原一方面会破坏细胞,长期接触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另一方面可能会和某些物质结合形成过敏原,但这些常常被人们忽视。 3.皮肤屏障出现问题。 正常的皮肤排列致密,皮肤细胞及细胞间的脂质可以阻挡外界物质进入。 但是如果皮肤干燥,或者皮肤破损,导致屏障功能降低,那么外界的过敏原和污染原就可能入侵,进而导致过敏。 4.肥大细胞高敏感性。 上述3点可以归类为外界入侵导致过敏,但是有些情况下,没有过敏原,没有污染源,皮肤屏障也没出现问题,那为什么还会过敏? 比如寒冷型荨麻疹,一遇冷就出风团,就痒; 还有日光性荨麻疹,太阳晒一会就痒; 再有受到压迫,抓挠就出现对应部位风团瘙痒,都可以归于此类。 这类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肥大细胞敏感性过高,受到特定刺激就会脱颗粒导致过敏。 那么什么导致了肥大细胞如此敏感呢? 1、胃肠与消化。 通常急性过敏多是由于食入过敏原,过敏在胃肠道进入血液,进而诱发全身过敏反应。 而反复过敏的患者,同样也是在胃肠道出现了问题,这种情况称为“食物不耐受”,简单说就是对某种食物消化不良。 正常情况下,食物在胃肠道中会被分解为氨基酸,单糖,甘油,脂肪酸进而被人体吸收,但是这个过程并不一定。 有些情况下食物未被完全消化就会被人体吸收,但这些物质进入体内会引发免疫反应,进而导致慢性过敏症状。 2、肠道益生菌紊乱。 我们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大部分与我们和谐共处,友好互惠,因此我们称之为“益生菌”。 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产生有益于人体的物质,同时可以训练人体免疫力,预防过敏等。 但是当肠道菌群出现紊乱后,极有可能导致人体过敏,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的原因有:饮食问题,膳食纤维摄入少;药物因素,如抗生素;年龄因素等。 3、自由基过多。 身体体会时刻产生自由基,它参与我们生命的活动,我们离不开它。但是如果它产生过多,就会像淘气的孩子一样,到处搞破坏。 它最先攻击的就是细胞膜,导致细胞失去弹性,就好比被暴晒过得塑料管,本来很有弹性的时候踩一脚会自动恢复,但如果被氧化了,踩一脚就会碎成渣。 细胞破了,里面的东西就会流出,如果破损的是肥大细胞,那就导致过敏。 导致自由基过多的原因:污染、油烟、油炸食物、加工过的食品、压力大、情绪失控、剧烈运动、药物等等。 以上就是荨麻疹初发或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知道了原因就要分析自身到底存在哪些治病因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防护或调整,从而有效的解决,长期坚持进而康复,远离过敏困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