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路遥的小说为什么可以吸引我们?他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

 zhaoqingchaorj 2019-01-26

路遥我们最熟悉的作品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我个人喜欢读路遥的作品,但读他的作品,在心理上还是会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当我们具体到故事情节中去时,就会有这样一种体验,如我们吃一顿没营养的快餐,与我们吃一顿荤素搭配的中餐感觉相比较,前者体验却要好很多,但我却不能因为感觉而误以为快餐是有营养。

比如我会喜欢《人生》中的巧珍这个角色,但让我小心翼翼的目的,却是让我可以发现她背后的悲剧性格,再往远的看,我喜欢余秋雨的一些作品,我会警惕那种背后吸引我的某种偏见的“民族”主义情绪,就是读起来越有吸引力的小说情节,往往是我们应该警惕的部分,往往那种吸引力,有可能是一种自己并不是真心喜欢的东西,这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试图进行文学审美的必要修为。

从整个路遥的作品中看,他的作品吸引我们的地方,其实也隐含着对苦难的美化,对权力的美化等等诸多其实我本不喜欢的元素,但恰恰是这些吸引我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分析和了解的东西,对于很多文学和写作初学者来说,我们能够了解到真正吸引我们的那些东西,比读完后觉用吸引人的程度来评价他作品的好坏要强很多。

回到具体的文本当中,路遥作品里多出现的地域特点就是农村与城镇,这种地域的最大特点就是欲望活跃,这种活跃的欲望恰恰是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故事冲突基础,同时有高加林、孙少平这样的人物,就是自然而然的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无疑是迎合了一个刚刚经受十几年压抑又突然得到释放的一种大环境,因此路遥的作品基本的主题就是人生的欲望、人生的理想这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会熄灭的,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在这这城乡交叉、贫富交叉、底层与上层人物交叉、道德与庸俗交叉、稳重与叛逆的交叉中,就是在这样明显的色彩差异的交集间,显现出了路遥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我们体会到这种艺术吸引力,大家应该经常会看到故事中,连饭都吃不饱的孙少平还会去关心世界大事,高加林在村子里还喜欢了解中东石油经济格局,这是一种很大的色彩反差对比,它不像先锋作家他们注重新文学理论的实践和模仿,路遥注重的是通过时代特征的色彩渲染进行传统的延续。

在其作品视角上,路遥注重的是底层人物的命运和理想,注重小人物的命运走向,同时把他们的命运故事聚焦在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矛盾上,这样就与我们大多数人关心的帝王将相和名人明星等等的故事,正好处在两极的位置上,其中一面是世界,一面是自己,读路遥的作品,就是从花花绿绿的世界是非之中,重新回到关注自己的位置上,审视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因此阅读路遥的作品,就像是一种从繁华向蛮荒的人生逃脱。

从路遥的作品里,我们似乎可以清晰的看到其躯体里流淌着一种饥渴般企图向外扩张的冲动力,也是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和身份追求,与之相似的那种强烈刺激还有在道德方面,和在苦难的历练方面,因此在《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里,都有着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家庭环境,一个宽厚、淳朴的父母,这种贫穷中饱含的劳动人的人性美是路遥始终平铺在画布作为底色的基本色彩元素,这是路遥的一个叙事起点,是故事扩张的起点。

还有就是苦难的历练,如高加林的挑大粪,孙少平的学校吃饭、做工等章节,无不在叙说着苦难,这种苦难描述的背后,似乎有一种武侠小说般的历练套路,经历苦难,先抑后扬的这种冲击力是我们很多读者喜欢看的,它符合我们的阅读心理,符合我们的阅读期待,符合我们的移情需求,在整个故事的文本结构上,也没有设置阅读障碍,因此几乎可以满足任何人、任何阅读能力基础的人,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体验。

但不知为何,在爱情方面路遥的笔墨触及的层面始终在最表层,这种表层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道德上的爱,而没有真正写出爱的更多深层体会,我理解当今的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爱情,它其实并不依附于道德之上,在今天我就不在此文展开,路遥笔下的爱情,大多数局限在贫富差距的一对人身上,那种表现出爱本身之上的情爱,其实这里已经没有过多爱的成分,而更是一种伦理的内在,这也正好符合了年轻人对非平等爱情的期待,因为现实中这种爱几乎是奢侈的,可贵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读起来有一种快感,但这种快感也许正是真正的文学爱好者要仔细分析和甄别的。

我们应该要去理解这种对爱的美德化,往往触及不到爱情的种种矛盾本身,路遥有一种把爱情偏向于伦理的提升方面,这更像是一种单方面的臆想安慰,在刚才提到过的苦难情节,也是有一种诗意化的美化倾向,让我读起来有一种武侠小说的模块化体会,在《人生》里我看到路遥有一点笔墨是泼向了村干部与县城干部之间的官场情节,但在之后的《平凡的世界》里却有了美化,而没有继续的深入人物主要的命运矛盾中去,这种美化体现在孙少安和孙少平他们的命运关键节点,可以看到都有这些权利的影子在干预。

不管是人生,还是这个世界,路遥都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定的答案,在路遥的作品里,表现出的是一种矛盾,稳重与偏激、善良与偏激、积极与消极、梦想与现实、叛逆与安分等等的二律背反的矛盾状态,甚至还把农村与世界格局,工人与贝多芬这样的大反差色调揉和在一起,这对于我们当今试图不断的渴望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现状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抚慰,精神的寄托。

人生其实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我们在作品里体验的仅仅是一种安慰,而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境遇,我们从小就开始受到各种的影响,让我们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长大后的我们,平凡本身似乎就已经成为一种焦虑,而在读路遥作品的时候,安慰往往大于实质性的解惑,因为“人生”的这道题本身就是无解的。

文: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