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社交最后的体面:当面不怼人,背后不评人,离职不删人

 Ray先森 2021-07-20

阅读丨成长丨思考

作者:Ray先森 

图片来源:图片社丨無水印頭像女iPhone壁紙

2019年的第一个工作周刚刚过去,就在朋友圈看到前同事一个哥们立下的新年flag:

新的一年,我一定要和同事老板好好相处,一定要和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把活干好!

在他朋友圈的下方,看到不少前同事变着花样地集体调侃他:

“你这是写给老板看的?还是写给你自己看的?”

“大哥,话别说这么早,万一改不了你这毛病呢?”

“你要是真能做到,我年终奖归你了!”

这位同事之所以倍受调侃,有一大半原因和他在职场上为人处世的态度有关,他曾经信誓旦旦地说:

“我只要搞好我的本职工作就行了,什么职场社交我才没空搭理呢!”

结果这哥们第二天就在公司例会上,因为一个技术的问题和部门总监争得面红耳赤,不仅寸步不让而且还撂下一句狠话“这个需求做不了,你能做你上”

完全不顾总监一脸尴尬和满屋子人的情绪,大彭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能有这样的新年flag一点不为过。

在今天这个利害关系错综复杂的职场中,如果说会做事是一个职场人价值的体现,那么会做人绝对是他增值的砝码。

以前常常职场前辈说听,找职场合作对象最好的是:

和对方在一起做事,自己会很舒服。

这种舒服,当然不是溜须拍马见风使舵,也不是媚上欺下阳奉阴违。而是发自内心的体贴他人,为对方着想,给别人留一份体面与尊严。

这世上很多人会做事,也有很多人会做人,但最讨喜的却是会做人又会做事的那一拨人。

职场本就是人生的修罗场,有人把自己活成了观世音,救急渡厄恩泽四方;有人却把自己活成了恶修罗,与人为难自毁前程。

在职场走一遭,你就会明白哪事该做,而哪些事不该做。在这些该与不该之间,有时候就藏着一个职场人社交最后的体面。

1

当面不怼人

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自持

曾国藩年轻时在岳麓书院读书时,书院中有一位同学性情褊躁,几次针对曾国藩,曾国藩将书放在窗前,那人说:

“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子里照进来的,你挡了我的光,快拿开。”

曾国藩问:“你叫我放到哪里去呢?”

那人说:“放到床上去。”

曾国藩便按照他的话将书放到了床上,曾国藩晚上读书,那人又道:

“平常不读书,为何反倒在深夜读书扰人?”

曾国藩只好低声默读,不久之后曾国藩中举,那名同学大怒,逢人便说“都是曾国藩夺走了属于我的风水运气”。

曾国藩听说后,对此毫不在意。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能做到谦虚卑下,时刻管理约束自己的人又怎么会干出当面怼人的傻事来?

然而,当今职场上的一些人可就没有曾国藩这么有涵养和风度了,常常一言不合就开怼。

不得不说,如今随处可见的怼人情况完全可以加入职场豪华午餐系列,不仅当面能怼人还能在微信群里怼人,不仅能用语言怼人还能用表情包怼人,不仅不开心时要怼人就算开心照样怼人。

哪天上班没遇上几个怼人现场,都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办公区。

我曾经就遇到过很多爱怼人的同事,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以怼人为乐,不管内容上是否逻辑通顺,不管言语上是否通情达理,不管对方此刻心情是否愉快,随时随地火力全开。

随手举几个例子感受下:

“我觉得这个也还可以。”

“我觉得不行!”

“PPT做好了,你看看?”

“你这PPT是小学生给你做的吧,这么丑?”

“换苹果手机了?”

“对,前几天刚换。”

“都用上苹果手机了,花呗快还不起了吧?”

诸如此类,此处省略一万字。

更多的时候更让人不快的是,明明对方无理怼人还非要摆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姿态:

“怎么了,说你两句你还不乐意了?”

“哟?还真把自己当领导,都不让人说你了?”

“看看,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

每个职场圈子都会有这样成天咋咋呼呼的人,你说东他就扯西,你说南他就指北,凡事不讲道理,逮着一个牛角尖就往里钻,不和你杠出个高低他就不罢休。

这几年在职场也见识过一些人,但凡真正独具实力的大牛人多是朴实无华低调的可怕,不是一顿饭的功夫谈下项目,就是吭哧吭哧默不作声搞定难题。

能成事的人大多不太爱怼人,毕竟他们大多数心思全在做事上,哪来这等闲工夫。

不在无关紧要的事上浪费口舌,不与无所事事的人争长论短,这才是一个职场人最大的豁达与自持。

2

背后不评人

是一个人最难得的克制

曾国藩年轻之时就进入翰林院任职,正值年轻气盛春风得意。

一次在给父亲过生日时,对前来祝寿的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有些得意忘形,对昔日好友更是随意评价,结果引得郑小珊顿生反感,拂袖而去。

事后曾国藩后悔万分,他在日记里反思自己有三大错。

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目中无人;

二是嘴上说话不经思考,想到哪儿说到哪;

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如果说当面不怼人,是一个人的自持,那么知人不评人,则是一个人的克制。

职场中当面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可能有人一转身就把对方鞋底都给抖出来了,这世上最有默契的事情大概是一堆人凑在一起说别人的坏话,除此之外我还真想不起第二件事来。

记得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在实习单位里有一位负责施工技术的工程师,这位老爷子专业技术精湛,做事也是漂漂亮亮毫无破绽,但是有个不好的毛病就算喜欢背后说人闲话,上至公司领导,下到一个工地包工头,每个人到他嘴里都能贬得一文不值。

不是张三没文化,就是李四长得丑,总之只要一转身,他就能在背后给你编排点毛病出来。

莫言己之是,莫言人之非。言是失其是,言非得其非。

知人,是一种难得的眼光。评人,却是一种如累赘般的多余。人生立身之事,最忌讳轻浮多言,背后常说他人是非,不过是逞一时口舌之快,最终输掉的却是自己的人品和格局。

记得之前在上家公司上班,某天带了一包糖果顺手就送给了公司的前台女同事,结果被隔壁的一个同事看见了,一转身就在工位上和其他人说我喜欢人家小姑娘,拿包糖果就想哄别人女生诸如此类云云。

所谓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大抵就是如此。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小故事:

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与桓公。桓公停欲言,中悔曰:“卿喜传人语,不能复语卿。”

有人向桓温问谢安和王坦之二人谁好谁差,桓温沉吟之后想说,半途又反悔说:

“你这个人喜欢四处传播别人的话,我不能对你说。”

背后说人是非者,在职场上大抵是没有什么人愿意与之交往,毕竟谁也不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出卖,既然如此,不如从源头上杜绝这样的矛盾产生—绝口不评人。

不在人后无故生非无端造谣,不揭人短拿人隐私说三道四,这才是一个职场人最难得的克制和自律。

3

离职不删人

是一个人最成熟的远见

前段时间,因为接了一个项目,在用户运营这一块的业务不是太熟,就在微信里找了一个以前的同事准备请教下,打开对方头像输入一行问题,结果屏幕上显示出“你已经不是对方好友,请通过好友验证”的字样,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我已经被对方拉黑删除微信了。

离职删除前同事微信,可能在某些时候已经成了行业里的潜规则,只是有些人并不知道,亦或是知道了并不点破而已。

但是这个不怎么友好的习惯,我已经也曾有过。

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因为和别人闹得不愉快、合作上的不顺畅,或是对方言语上的中伤与误解,我常常会选择删除对方微信,那时的我总觉得:

“天大地大,我不缺你这个朋友。”

后来,在职场上摸爬滚打越走越远,发现能成事的人后面总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帮衬着,一个人虽然走的快,但是一个群厉害的人聚在一起却能走的更远。而且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在什么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

以前看过一个小故事,俞敏洪上北大之后,宿舍里四个人,个个才华横溢,就他老俞没啥才艺,每天背英语还被王强吐槽“念日语”。

那时候寝室没热水,要用热水得拎着热水壶去很远打水。

所以一开始都是大家轮流打水,后来俞敏洪想一瓶水也是打,四瓶水也是打,于是每天他都拿着四个暖瓶帮助其他人打水,等于帮助大家打了四年的水。

所以通过这四年的水,看起来付出了很多,但是像他的一些同学,包括像王强,就是因为俞敏洪当时帮助他打水,觉得老俞这人还算是善良厚道,所以后来都加入到新东方和老俞一起创业。

记得《山河故人》里有这么一句台词: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或许,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无论曾经有过多么频繁的来往,随着时间的流逝,横在彼此之间的便是渐行渐远的距离与陌生感。

也正因为如此,在后来的职场和生活中,我常常有意无意地和以前的同事和朋友联系着,哪怕是微信里的一句问候,哪怕是周末得闲时候的一通电话,只要微信通讯录里有他们,虽然现在不联系,看着他们的头像也很心安。

既然知道迟早要分开,那为什么不好好珍惜现在。

以前总听到家中长辈说: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

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想来人生总有再相遇、打交道的机会,你永远不知道你将来会要找谁、谁将来会要找你的时候,不要把话说死、把事做绝,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考验。

不随意拉黑删除好友,不无故断绝来往联系,这才是一个职场人成熟的远见。

职场,既做要事也做要人,既考学问也靠人问,既是名利场也是修罗场。

既要想着据理力争也要想着留人情面,既要知道知人识人也要戒骄戒躁背后评人,既要处理好当下的关系,也要用心经营未来的重逢。

当面不怼人,背后不评人,离职不删人,或许这才是一个职场人社交最后的体面。

好看的人在这里集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