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百科88】早期的情感联接是人性的组成部分 约翰·鲍尔比(1907年

 久病爱中医 2019-01-27

 

【心理学百科88】早期的情感联接是人性的组成部分 <wbr>约翰•鲍尔比(1907年-1990年)



背景介绍:聚焦依恋理论

此前

1926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企图的爱”的观点,指出婴幼儿会对照料者产生依恋是因为照料者能够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

1935年:康德拉·洛伦兹研究发现,动物会对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移动物体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结。

此后

1959年:哈里·哈洛研究发现,那些小时候与母亲分离的恒河猴会出现社交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1978年:迈克尔·路特的研究发现,儿童可以对不同的对象(比如父亲、兄弟姐妹、伙伴甚至其他无生命的物体)产生强烈的依恋情感。

 

   20世纪50年代,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企图的爱”的观点是对儿童依恋的最为普遍的解释。这一观点认为,儿童会对那些满足自己生理需要(例如提供食品)的人形成情感联结。同时,动物学家洛伦兹对动物的研究发现,动物会对自己第一眼看到的移动物体(一般是自己的母亲)产生情感联结。

    在这种背景下,约翰·鲍尔比( John Bowlby)对儿童早期的依恋行为提出了更具进化论色彩的观点。他认为,新生儿出生后是完全无助的,因此基因决定了他们要形成与母亲的依恋以确保自己生存下去。他认为,基因也决定了母亲要与孩子形成情感的联结,母亲会觉得自己需要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任何会导致母子分离、威胁到母子依恋关系的行为都会促发不安和恐惧感。

只有母亲

    鲍尔比的理论中最有争议的一点是婴儿的依恋行为总是指向女性,没有男性。这个女性人物可能不是婴儿的生母,但也是以母亲的角色出现的人物。鲍尔比将这种婴儿与女性形成依恋关系的倾向称为“单恋性”。他强调,尽管婴儿可能会与多个人物建立依恋关系,但是他对母亲角色的依恋和他一生中与其他人形成的依恋关系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他对母亲角色的依恋更为强烈。婴儿和他的母亲都将采取能够确保彼此依恋关系的行为。例如,婴儿会通过吸吮、拥抱、凝视、微笑和哭泣等行为塑造和控制照顾者的行为;而照顾者对婴儿的需要则会关心备至且有求必应。在这个阶段,这两种行为系统(依恋和照料)可以影响双方并使双方建立可以维持终身的情感联结。

    鲍尔比认为,这种情感联结对儿童的发展极其重要,如果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年间该联结未能建立或是出现问题,那么婴儿之后的发展过程将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消极的影响。他还认为,母亲和婴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存在一定的关键期:应该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或者至少在婴儿两岁前。鲍尔比认为三岁之后母亲的抚养行为将对建立依恋毫无意义,并且婴儿必然会因三岁前的母爱剥夺而受到一系列消极影响。

母爱剥夺

    1950年,鲍尔比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研究那些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失去母亲或是无家可归的儿童。他还被要求调查托儿所和其他大型机构(如孤儿院)对婴儿成长的影响。1951年,鲍尔比将他的研究结论写入了他的报告《母亲照料与心理健康》中,他发现如果在早期被长时间剥夺母爱,那么儿童在之后的生活中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智力、社交或情绪方面的问题。

    五年后,鲍尔比开始了第二项研究。这次他研究的是曾在结核病疗养院(无法提供替代性的母爱)、疗养期为五个月到两年、当时年龄小于四岁的儿童。在鲍尔比进行研究时,这些孩子都处在七到十三岁,这些孩子和被传统方式养育的孩子相比,前者的游戏行为更为粗暴,缺乏主动性,更易过度兴奋,并且缺乏竞争能力。

    在一些极端的个案中,鲍尔比发现母爱剥夺甚至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冷酷无情的精神病态”,很难真正地关心他人,也无法形成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很多出现这一问题的儿童会有违法犯罪和反社会行为,并且因为无法体验到内疚而缺乏对错误的懊悔感。鲍尔比在1944年对少年窃贼的研究中发现,很多这样的少年犯在五岁之前都曾有过和母亲分离超过六个月的经历,并且,其中有十四个孩子出现了“冷酷无情的精神病态”问题。

    鲍尔比认为,之所以说安全的依恋如此重要,是因为依恋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内在的工作模型,儿童需要利用这一模型去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即使成年之后,这种内在的工作模型同样会引导个体在一段人际关系中的思维、感受和预期。由于最初的依恋关系是之后个体其他人际关系的原型,因此最初的依恋关系的质量将决定儿童是否会相信别人,是否认可自己的价值,是否对社会充满信心:这些工作模型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它们将会

决定个体的行为,并会决定个体与自己的孩子之间会形成怎样的情感联结。

父亲的角色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饱受批评的一点就是,他过度夸大了母亲和孩子之间关系的重要牲,并忽视了父亲的作用:在鲍尔比看来,父亲对于婴儿而言并没有直接作用,如果有,也是间接作用或是情绪上的微弱影响。鲍尔比的观点在进化论方面的基础在于:女性从天性上就善于养育,她们的母性本能会指引她们进行儿童的养育,而男性从天性上则更适合做供给者的角色。

    然而,英国心理学家鲁道夫·谢弗(曾在伦敦的塔维斯托克诊所就职,并且当时在鲍尔比手下工作)发现,父亲对子女养育的参与程度在不同文化中有着很大的不同。越来越多的父亲成为照料孩子的主力,这表明,“养育孩子的主要角色到底是父亲还是母亲”这个问题将更多地受到社会习俗的影响,而不是源于生物方面的定论。

    鲍尔比的观点意味着男人无法成为良好的抚养者,但是谢弗和美国心理学家罗斯·帕克的研究表明,男性同样能够给孩子提供温暖而细心的照料。他们还发现,孩子的发展并不受养育者的性别影响,而是取决于儿童与其养育者形成的情感联结的质量和强度。谢弗和心理学家佩吉·埃默森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父母,婴幼儿还会和很多人形成依恋关系,而这些多重依恋关系无一例外都会对儿童发展起到关键的理论认为女性一旦成为母亲就不应该外出工作,她们应该留在孩子身边,履行必要的、主要照顾者的职责。在鲍尔比理论提出的几十年后,一代又一代的劳动妇女因自己未能做全职母亲而内疚,但是之后的众多研究都对鲍尔比的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例如,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托尔的研究显示,在诸多文化中,只有一小部分的母亲扮演着儿童的唯一照顾者的角色,而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一个团体(包括亲戚和朋友)来承担抚养儿童的责任。谢弗还指出,有证据表明,那些在工作上得到幸福感的妈妈和那些因全职在家而感到失意的妈妈相比,前者养育出来的孩子发展得更好。

开创性成果

    尽管引发了许多批评,尽管几经修改,鲍尔比的研究仍然是研究人类依恋行为的最全而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他的观点还促使哈洛和玛丽·安斯沃斯进行了突破性实验。心理学家使用鲍尔比的基本假设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探讨出了一系列儿童的依恋类型;而且,心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成人的依恋理论,即探讨个体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如何影响个体之后与爱人、配偶之间的情感联结。

    鲍尔比的理论对儿童抚养领域带来了诸多的积极影响,比如提升慈善机构对儿童的养育质量等。

 

约翰·鲍尔比  

    约翰·鲍尔比出生在伦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四。他先由保姆抚养,在七岁的时候被送到寄宿学校。这些经历使他特别关注儿童的依恋问题。他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心理学,之后他开始从事教导顽劣孩子的工作。后来,他获得了医学学位和精神分析师的执业资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鲍尔比曾在英国皇家陆军医疗部队服役,并于1938年结婚,婚后育有四个孩子。战争结束后,他担任塔维斯托克诊所的负责人直到退休。1950年,他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研究。他在苏格兰斯凯岛上自家的避暑公寓去世,享年83岁。

主要作品

1951年 《母亲照料与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1959年 《分离焦虑》

1969年、1973年、1980年 《依恋及依恋缺失》三卷

本文出自英国DK出版社《心理学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