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还在单身并为此感觉焦躁的你 近日,一个做个体生意的妹妹生病住院了,我问她躺在病床上急不急?是不是三天不数钱手痒心也痒? 她笑说,刚开始还真是有点。不过慢慢地调整好了心态。现在每天躺在病床上看看书,心就静了下来。以前只顾着赚钱,哪有精力去读书,再说了,心里浮躁,只想着怎么抓住客户,根本没有心思读书,现在读经典著作都感觉越来越有味,越读越喜欢...... 我趁机说,“那咱们就约定,以后不管多忙,大家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来进行阅读,或者朗读美文。每个人发现好书互相推荐,碰上好的文章都分享到家里微信群......” 全家人一致热烈响应并高度赞成。 读书是一件美妙的事。不论从事什么职业,读书学习之心不可废。农民怎么了?商人怎么了?个体户怎么了?没有谁规定,坚持读书学习是知识分子的事情,只要你愿意,谁都可以。哪怕当个农民,也可以做个有追求的农民啊。做自己认为正确并且感觉舒服的事情,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
读好书,就是和无数有趣的人聊天。同样,遇一个良人,就像读一本好书,能让你从中感觉平凡生活的美妙。 余秋雨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我觉得,不仅仅如此,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快感,超越一切。越长大越发现,读一本有趣的书,远比和一个无趣的人恋爱更有趣。和有趣的人交谈,能让你发现生活的美好,能让你看到这跌宕的人世间存在的温暖,这就像你在陡峭的山间石头缝里发现一朵盛开的小花一样,让你感觉到惊奇和喜悦。 曾有人说,“有趣,与贫富美丑无关,与学历阅历无关,与年龄性别无关,它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 遇到好书就读书。遇到良人再恋爱。甭急。别怕岁月催人老。老就老呗,怕什么?再说了,年轻的时候,咱也从没指望过用那张充满胶原蛋白的脸去换一张长期的饭票。又何需惧怕苍老? 管他人说什么清高,说什么另类?咱清咱的高,咱另咱的类,咱又不吃谁家一粒米,碍着谁啥事了?对不对?生活的味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个中滋味,除了当事人,外人都没有发言权。不论这一生我们怎么努力,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和要求,既然如此,那就不必要求自己满足所有的期待,先学会取悦自身就行了。 长篇小说《无声告白》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没有谁规定必须活成啥样,你就照自己的样子活,就行了。 如果你觉得无聊,可以去读书。但千万不要因为无聊,就去谈一场用来消磨时间的恋爱。那样的话,恐怕消磨的不仅是你的时间,还有你的青春,你的天真,你的感情。要记得,一个人天真美好的感情是有限的,它经不起你的消耗。不管社会多开放,还是自重一些为好。 单身或者婚姻,不过是一场不同路径的旅行罢了,不同的路途,必定遭遇不同的风景。 稍安勿躁。 遇到好书就读书。 遇到良人再恋爱。 只要心是喜悦的,不论做啥,总有一种方式能让你单调乏味的人生丰富充实起来。 利萍,曾用栎凭、力平、季平等笔名发表文章。自年幼时起,便迷恋舞文弄墨、养花种菜,对文字和植物的痴迷,超越一切(包括男人)。向来浅尝辄止,学而不精,没有专好:随笔,散文,诗歌,小说,新闻,通讯,摄影图片等,在报刊杂志等媒体发表作品19年以来,没有取得任何功名利禄。 写,只为讨好自己,只为记录那时那刻心灵的火花。也曾想用手中的笔和相机当枪当剑走江湖,奈何江湖水太深……通过一次次的“溺水”,终于找到自己舒服的生存姿态…… |
|
来自: 人生如梦ulafjb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