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西沿着黄浦江从南向北带着同学们一路拍摄,因为我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很多,所以先去了SOHO(戏称云片高)看望老朋友, 还登高极目等转了一大圈,然后一路向北到外滩源新天安堂拍完夕阳。 一些银盐的照片随岁月流逝会“变老”,记忆中的场景与现实中眼前实景也会纠缠不清,采取折衷手法让其存入SD卡,成为了我看到的与我想看的效果。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千世界”。“因为有了小千世界,当大千世界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际,我们可以用清明的心灵来观照。”——林清玄 与色盲画家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感受到了别样的色彩世界一样,当红外线遇到了紫外线时呈现了不可思议的观看效果。这种带有“主观色彩”仿佛是一种情绪,使人欲罢不能,它介乎于彩色与黒白之间,有着非现实的调性效果。红外线摄影从胶片时代就已存在,随着数码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它具有了我喜欢把周围熟悉的地方拍成陌生(新鲜感)使人重新端详辨认,不张扬却沉静的心理治愈力,同时也享受拍摄时(恍惚不知身在何处)的快感。 当然,下限的技术、上限的审美与终极的观念是每次拍摄都必须认真思考的,但对于在被几乎“拍烂”的地方,如果稍能表现出一点“返璞的新意”,唤起观众的某种情绪反应,难道不也是摄影人愉悦的追求吗?表现主观,那怕只是一些形式上的也会途中刺激观念的提升。就像版画界最近也受到了数码的冲击,每次技术上的进步都能扩大艺术的表现空间。感谢这个快速发展使人目不暇接的时代,让游离于边缘的我这次“走南闯北”中用色彩调性通过了一次时光的隧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