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女人“眉毛之美”的类型

 宋庆艳图书馆 2019-01-27
中国女人“眉毛之美”的类型

莫高窟第130窟盛唐甬道南壁《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画像》(临摹)

古代女性画眉的审美中,比较著名的有:柳叶眉、远山眉、菩萨眉、桂叶眉等。柳叶眉,是东方女性最经典的眉毛,细眉的一种。在古代绘画中较多见,在诗词中也多有描述。“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眉浅淡烟如柳”(温庭筠)。远山眉,更是著名,相传为卓文君所创。葛洪《京西杂记》中有:“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韦庄的“远山眉黛绿”。张孝祥有“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

中国女人“眉毛之美”的类型

莫高窟第61窟五代《回鹘公主供养像》

古代女性画眉的审美中,比较著名的有:柳叶眉、远山眉、菩萨眉、桂叶眉等。柳叶眉,是东方女性最经典的眉毛,细眉的一种。在古代绘画中较多见,在诗词中也多有描述。“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眉浅淡烟如柳”(温庭筠)。远山眉,更是著名,相传为卓文君所创。葛洪《京西杂记》中有:“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韦庄的“远山眉黛绿”。张孝祥有“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桂叶眉,这是盛唐流行过一种特别有意思的眉毛,其形状短阔,形如桂叶,又称蛾翅眉。诗歌中有,“新桂如娥眉,秋风吹不绿”,“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在最负盛名的女性画卷《簪花侍女图》中,女性被描绘为这种桂叶眉,人物显得妖娆而妩媚。在第130窟南壁《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画像》、第107窟东壁的供养女等敦煌莫高窟中,女性亦是这种眉形。此外,在表现日本古代历史的影视中可以看到,不过配以厚厚的白粉脸,让人对这种变味了生活美学的吸纳,多少让人有些不舒服。菩萨眉,敦煌壁画中较为常见,在陕西彬县五代冯晖墓的女性亦绘有这种眉毛,细长弯曲,中部高,眉头眉梢较低。

中国女人“眉毛之美”的类型

陕西富平唐代墓北壁《侍女》局部

这些形态各异的眉毛附着在“黛眉”抑或用现代的词汇:“美眉”上面,既表现为一种性感的审美,又表现为一种艺术的想象。曾为明末清初戏曲家徐士俊的《十眉谣》作“小引”的张潮,他认为古代四大美女之美都是“以眉著者,由今日思之,犹足令人心醉而魂消也”。被隋炀帝封为崆峒夫人的吴绛仙,就是因其眉毛独特在作殿脚女拉纤时被隋炀帝发现的。

中国女人“眉毛之美”的类型

莫高窟第45窟南壁盛唐《菩萨》局部

人因眉著,清代张芳所撰的《黛史》正是对此做了阐释:“倩盼之上,不示其巧,不见其美。而美巧之质,恒藉之以相全,其惟眉乎?眉之居首,居质于空有之间,而著文于发囟之际,所谓无用之地也。闲靓而明惠者,善藏于无用,非倩与盼之所可尽。”

中国女人“眉毛之美”的类型

莫高窟第17窟晚唐《近事女》局部

古代女性审美意识的增强,在客观上促生了其对眉毛修饰美化的需要。在古代,女性也使用大量的修眉工具。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黛砚、砚杵、镊子、眉笔、黛色染料(柳条、黑黛石、青雀头黛、铜黛、螺子黛、画眉墨)等一系列修饰眉毛的工具。而对于修眉手段,汉代刘熙《释名·释首饰》中说:“黛,代也,灭眉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古代女性的眉饰,一种是不剃除眉毛,仅用黛色描饰;一种是将眉毛部分或全部剃除掉,再重新修饰描画眉毛,来与面部以及整个身体相配合,形成女性自我生活的审美趣味。

中国女人“眉毛之美”的类型

榆林窟第16窟《常精进菩萨》局部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在李商隐的诗中,表明了对眉毛的审美早已普及到小女孩也身上了。 画眉不外阶层、年龄,早已成时尚。眉之为癖,实已带有强烈的观念性,成为女性审美意识的一部分。

中国女人“眉毛之美”的类型

榆林窟第16窟《吉祥天女》局部

女性对自身审美的追求,即女性审美的自觉,始自于对眉毛的强烈的审美认识,在对自身的审美生活中,审视日常的细节,不断获得对美的理解和提升。明代另一生活美学大师张岱在论眉诗《眉恨细分明》中有:“佳人多不语,孤意在疎眉。一痕淡秋水,春风不能吹。深情凡百折,屈曲与高低。所矜在一细,层摺俱见之。”古人正是认识到眉毛对女性面容的重要性,不断通过改变眉形与色泽来生成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体验,以此来改变面容及气质。

中国女人“眉毛之美”的类型

陕西彬县五代冯晖墓东壁《持巾侍女》局部

“深画眉,浅画眉”“画眉深浅入时无?”画眉的历史是一部女性的生活史,是一部女性及其背后隐含力量对女性身体的修饰史,更是一部审美史。(李安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