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苟贤良和他的金奖盆景《雄关如铁》

 眼镜老猪猪侠 2019-01-27

金奖

作者:苟贤良、苟开强

作品题名:雄关如铁

植物品种和学名:金弹子

参展单位:贵州省盆景艺术协会


苟贤良和他的金奖盆景《雄关如铁》

图、文|多彩贵州网-贵州都市报


在“2015年国际盆景大会暨亚太盆景赏石大会”上获金奖的《雄关如铁》,是黔北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苟贤良先生和其子苟开强联手创作的作品,盆景采用贵州本土的金弹子为树材。“最开始拿到手上的树桩,就形如黔北的大山,雄健苍劲。”苟贤良先生的另一子苟开金介绍,该作品耗尽其父和兄长多年的精力,是从30年前就开始入盆栽培的,历经反复的修剪,才有今日形态。


“因材施意,保证山采树桩的独特性,是作品最初的布局,也是制作盆景艺术的基本创作思想。”苟开金说,《雄关如铁》作品中不仅有伟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诗词中巍峨雄壮的黔北风光,更有黔北人传承历史、开创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作品中的金弹子桩坯古朴奇特,桩坯上每一棵树枝独立成景,树桩4月开花,花后5月挂果,10月后,绿果变桔红色或橙黄色,作品可赏桩、赏根、赏果、赏绿、还可闻香,赏评内容可谓十分丰富。该作品曾在常州花卉博览会上和贵州盆景大赛中获得银奖,省外盆景爱好者曾出价八十万元想收藏。


2018年10月“中国·贵州·遵义第一届交旅投杯金弹子盆景展《雄关如铁》特等奖。




苟贤良,贵州遵义市人,生于一九四二年五月,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盆景协会理事,贵州风景园林学会会员,遵义市花卉盆景协会理事。一九七九年开始专业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作品主要取材于贵州特产树种火棘(红籽),有黔北盆景大王之誉。其作品创作技艺博采众长、独树一帜,讲求个性和特色、因材施艺,将作品的内涵与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风格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令观者赏心悦目、精神振奋,开黔北盆景艺术之先河。于二00四年九月八日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荣誉称号。



其人自一九七九年从事盆景创作,于一九八三年在遵义园林试验场首开个人盆景艺术展,获得成功。应遵义公园之邀于一九八四年在遵义公园举办第二次个展,参观者络绎不绝。一九八七年应遵义园林局之邀,于红花岗举办第三次个人盆景展,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为迎接一九八八年遵义第一届双交会,于遵义湘山宾馆举办第四次个人展出,受到市政府表彰。一九八九年,为隆重庆祝建国四十周年暨个人盆景艺术十周年,在遵义河滨公园举办了第五次个人盆景艺术展,该次展出作品多达450余件,精品100多件,引起轰动。其连续几次的个人盆景展览,在遵义及周边省市的盆景界引起强烈的震动,唱响了遵义盆景的主旋律,有力的推动了遵义乃至贵州盆景事业的发展。




一九八六年,受遵义市第二职业高中聘请,主持该校首届“花卉盆景专业班”,为遵义的盆景艺术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被遵义教委评为“无私奉献、重教育才”先进个人,当选遵义市第九届人大委员。三十年来,个人曾无数次义务为遵义的大型庆典、文艺活动及重大节日送展盆景,多次被市、区政府评为“为两个文明建设再作贡献”先进个人。其作品被花木盆景杂志、家庭盆景制作养护与观赏等书刊杂志、挂历刊用。个人则入选遵义市志、遵义文史资料、遵义经济专辑。其先进事迹被遵义日报、贵州日报、贵州农民报、贵州都市报、中国林业报等报刊杂志刊载;遵义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也曾多次报道其先进事迹,并对其进行专访。


由他所创立的苟氏盆景园,一直为广大盆景爱好者免费开放,是遵义盆景界参观学习、研讨交流的中心。这不但绿化、美化了人居环境,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水平,而且带动了周边很多农户,对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他所带动的盆景生产项目成为历届政府“基层组织示范带”的重点项目,每年都有很多来自各县市及乡镇的领导及科技带头人等前来参观学习。


▲苟贤良先生的第三代嫡传(其孙子)在制作盆景


在他的带领和熏陶下,五个子女全都走上了盆景艺术之路,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近百亩规模的苟氏盆景园林。其子苟开金所创立的贵州省遵义市观赏火棘开发研究所的研究成果,“野生火棘的扦插与播种”技术,具有成形快、成本低、当年开花结果的特点,为野生火棘的开发和利用铸下了广阔的前景与基础;并有效的防止了野外采挖对环境资源带来的破坏。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苟氏盆景已成为遵义盆景国内市场的龙头,在默默的带动着、推动着遵义盆景事业的发展。苟氏父子除了制作和收藏了许多难得一见的精品外,更是大规模培育、积累着丰富的基本素材,为今后盆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苟贤良老先生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就是建立一个代表遵义乃至贵州盆景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盆景园。苟开金告诉记者,为给父亲圆梦,也为了更好地推动盆景事业的发展,下一步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大型盆景博览园,收集遵义乃至贵州民间制作高手的盆景,由专人管护,尽可能保持原貌,并挂牌对原作者及作品创作特色进行详细介绍,这样既可以避免有些盆景艺人技艺“后继无人”的尴尬,又可以更好地展示不同的盆景技艺,供观者借鉴、学习,取长补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