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在甲骨文中,左边是一个跪地而坐的人,右边是鬲,鬲是盛酒的器具,将酒供奉在神前的样子是为福,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足。 商、周青铜器铭文上有不同写法的福字,有的上面加了后来的宝盖头,象征头顶的天,或者说是后来的“家”,人们对福的看法,在文字的表达上便从向神灵“祈福”,转向通过个人努力来“求福”,现实的意味更浓郁了。现在从字面上看,有衣穿,有口饭吃,有能养活家中人口的田地,衣食饱暖就是“福”了。 经典文献对福的阐释: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诗·鲁颂·閟宫》 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解老》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为人祭曰致福。——《礼记·少仪》 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福、禄、寿、喜、财放在一起。 《尚书》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五福”求的是心平气和、宽厚仁和、富贵如意、福寿绵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