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在制备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1-27
专利名称:茶在制备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的用途,尤其涉及在制备外用药领域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用茶制成的治疗皮肤病菌的外用药。
茶(Camellia sinensis O.Ktze)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制成茶叶。由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物质,并具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人们常用的饮品。另外,茶叶的药理作用主要由其所含的黄嘌呤衍化物(咖啡因及茶碱)所产生,并含有大量鞣酸,所以有收敛、抑菌及维生素P样作用。
另外,现有的治疗皮肤病菌的外用药虽有许多,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名称为“一组具有消炎、止痒、抗菌作用的外用浴剂”申请号为95104681.0的发明专利申请,再如名称为“一种治疗多种疾病的外用药方”,申请号为95110055.6的另一发明专利申请等等,但它们均不能很好地治疗皮肤病菌。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茶叶的新用途,即在制备外用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菌的外用药。
本发明所述茶叶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茶叶在制备治疗因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疾病的外用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茶叶在制备治疗因外伤引起的皮肤感染、因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感染的外用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膏,其组成为每100克外用药中含有茶0.4-5克, 金霉素 0-3克,四环素0-3克, 红霉素 0-3克,凡士林余量。
所述的茶为茶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液,其组成为每100毫升外用药中含有茶 0.4-7克,蓝桉 0.6-14克,甘油 10毫升。
其中,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以叶和果实入药。性味功能微辛、微苦、平,疏风解热,抑菌消炎,防腐止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均有中等程度抑菌作用。内服可预防各种炎症,外用可治疗烧、烫伤,脚癣,皮肤消毒等。
所述茶膏的制备方法是1、将茶叶磨细,过180目筛,得茶粉;2、将茶粉按10%的量加入到医用凡士林中一同加温熔化,使用微火,并控制加热温度为80-105℃,加热时间20-40分钟,自然冷却得10%的茶膏。
所述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是1、将茶叶磨细,过180目筛,得茶粉;2、将蓝桉的枝、叶、果用水洗净,阴干,磨成粉;3、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53毫升和浓度为95%的医用酒精37毫升中加入0.4-7克茶粉,0.6-14克蓝桉粉,浸泡7-9天;4、提取上清液,残渣压榨,静置24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和上清液,加入10毫升甘油,再加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使之成为100毫升外用药液。
由于本发明提供了茶叶的新用途,即茶叶在制备治疗因真菌引起的各种皮肤病菌的外用药中的应用,因此,对男、女外阴部的霉菌有直接杀灭的作用,对脚、手癣,牛皮癣,痔疮,烧烫伤,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外伤感染引起的皮炎等有显著疗效。另本发明还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使用方便,见效快等特点。
以下是茶浸出液的实验结果。所述茶浸出液的制备方法是将12.5克茶粉放入250毫升开水中加热,温度为85-95℃,时间为30分钟,自然冷却后静置4小时30分钟,取出,倒出上清液即可。二、实验结果1.植物浸出液的抑菌结果
2.植物浸出液的MIC(g/ml)测定的结果
二、结论植物浸出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真菌中的石膏样小孢子菌、红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抑菌作用效果尤为显著,对大肠杆菌、真菌中石膏样小孢子菌、红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真菌中白色念珠菌无抑菌作用。
为表明本发明之外用药的治疗效果,本发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毛囊炎患者10人、手癣和足癣患者20人、鳞屑角化型患者10人、烧烫伤患者15人、蚊虫叮咬患者5人进行临床观察。
其中毛囊炎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头皮、项背部以及四肢、外阴等多毛部位,其周围有红晕,数日后即形成脓疱,脓疱的中部有毛发贯穿,微痛并瘙痒。手癣、足癣的临床表现为浸渍糜烂,皮肤因潮湿、浸软而变白,常有剧烈的瘙痒,伴随有恶臭。鳞屑角化型皮炎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增厚、粗糙,并伴有脱屑。
用药方法,每日在患处涂抹药膏或药液2-3次,重症者可涂抹3-5次。
疗程为重症者15-25天;中度病症者7-15天;轻症者3-7天;好转后再继续使用7-12天。
疗效如下毛囊炎患者全愈5人,好转2人,无效3人。手癣和足癣患者全愈10人,好转8人,无效2人。鳞屑角化型患者好转9人,无效1人。烧烫伤患者好转10人,全愈4人,无效1人。蚊虫叮咬患者好转5人。
实施例1取上述10%的茶膏4克以及金霉素1克,加入95克医用凡士林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得含茶量0.4%的软膏100克。
实施例2取上述10%的茶膏10克以及四环素3克,加入87克医用凡士林中,混合均匀后得100克含茶量1%的软膏。
实施例3取上述10%的茶膏25克以及四环素软膏2克,加入到73克医用凡士林中,混合均匀后得100克含茶量2.5%的软膏实施例4取上述10%的茶膏50克以及红霉素0.5克,加入到49.5克医用凡士林中,混合均匀后得100克含茶量5%的软膏。
上述各软膏均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脚、手癣,烧烫伤,蚊虫叮咬,脓疱疮,化脓性皮肤感染。
使用时将药膏轻擦于患处,一日2-3次,或者根据需要可增加用药次数。
实施例5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53毫升和95%的医用酒精37毫升中加入7克茶粉和10克桉粉以及10毫升甘油,并用上述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制得100毫升外用药。
实施例6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53毫升和95%的医用酒精37毫升中加入0.4克茶粉和14克桉粉以及10毫升甘油,采用上述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制得100毫升外用药液。
实施例7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53毫升和95%的医用酒精37毫升中加入4克茶粉和8克桉粉以及10毫升甘油,采用上述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制得100毫升外用药液。
上述各药液均可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脚、手癣,烧烫伤,蚊虫叮咬,脓疱疮,化脓性皮肤感染。
使用时将药液轻擦于患处,一日2-3次,或者根据需要可增加用药次数。
也可兑水浸泡,或者湿敷。
权利要求
1.茶在制备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中的应用。
2.茶在制备治疗因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疾病的外用药中的应用。
3.茶在制备治疗因外伤引起的皮肤感染、因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感染的外用药中的应用。
4.一种治疗皮肤病菌的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每100克外用药中含有茶 0.4-5克, 金霉素 0-3克,四环素 0-3克,红霉素 0-3克,凡士林 余量。
5.一种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液,其特征在于每100毫升外用药中含有茶 0.4-7克, 蓝桉 0.6-14克, 甘油10毫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茶在制备治疗皮肤病菌外用药中的应用,并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菌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每100克外用药中含有:茶0.4-5克,金霉素0-3克,四环素0-3克,红霉素0-3克,凡士林余量。本发明对男、女外阴部的霉菌有直接杀灭的作用,对脚、手癣,牛皮癣,痔疮,烧烫伤,蚊虫叮咬引起的皮炎,外伤感染引起的皮炎等有显著疗效。本发明还具有原料易得,成本低,使用方便,见效快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P31/10GK1359719SQ0114234
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7日
发明者明筱丽 申请人:明筱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