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燕子/婚纱设计师,手工自造迷,文艺爱好者。 关于红燕子自造/记录手工生活,解析手工设计理念,分享世界手工艺术。 我们在国外手工网站上看到,特别是etsy上手工品卖得风风火火,且专职做手工的人越来越多,但为什么在我们国内手工品就那么难呢? 还有一个痛点,就是在ETSY上开店的居住在国内的手工爱好者基本都有封杀的可能。为什么? 要回答好第一个问题,首先观察国内的手工市场,说雷声大雨点小一点不为过。上面是“保护非遗,发扬工匠精神”的吆喝声。下面便是旋风似的材料包课程。今天“大白”了,明天“暴力熊”了。材料包课程叫卖跟量贩K歌似的:买手工材料包,送图纸送教程,包教包会。难怪有人戏称手工材料包课程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式教育。手工技术值钱吗?都免费了,还值什么钱!另一方面有卖手工成品的,我也看了,成品几乎就是材料包上的翻版,东家积点,西家攒点,这种借鸡下蛋式的手工品卖得乍样,可以想象。 我怀疑中国的手工是不是在热闹声中诞生的。 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量:在机械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难道一直靠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机械手产品续存发展?凭什么与机械业长期抗衡?手工品的价值高于机械价值的节点是什么? 01 手工的时间价值 我们暂且不谈材质成本,手工制作花费的时间成本就大大高于机械成本。时间是什么?时间是金钱,时间是生命。可是消费者要问了,你的时间跟我们买产品有什么关系?是的,凭什么你花费的时间要由消费者买单??这便是我们接下来的话题,手工艺人的时间价值表现在哪? 02 手工的美学价值 美学即艺术哲学,现在很多手工品张口闭口就贴上温度,情感的标签,讲真,温度与情感是你的,别人又摸不着看不到。扪心自问,现在多少手工艺人真的是用心用情在做自己的手工?除了东抄西仿,就是东拼西凑,跟机械操作有什么区别?顶多就是叫机械手。其成品相较于机械还显得笨拙粗糙。如何让客户感受到你的温度你的情感?再说要掌握一门手工技术技能并不难,难的是什么?其实不论什么产品都需要一种东西来支撑:美学。这便是手工艺价值中最重要的一环。 美学储备量决定了手工的价值比。 前面我们提到,国内的大多手工艺人,连基础的美学知识也不具备,更别谈设计。做手艺,美盲比文盲做手工艺更可怕。 就拿我上次在公众微信上推出的一期有关手工编织花艺的文章,当中为了做一组对比说明,随性在网上抽取了两组钩针编织花,也不知是谁的作品,结果就有人上门兴师问罪了,说红燕子是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批判我崇洋媚外,说自己就喜欢钩土生土长的花,哈哈哈,红燕子平生第一次被这种天真可爱的言行彻底征服,所以说美盲比文盲更可怕就在于:Ta不是不会审美,而是不知道什么是丑,混淆了“土”与“俗”的定义。 再举一个例,很多商场都有国外品牌的钩针编类的服装服饰,价格不菲,从几千到上万不等,可还是不少人买,所以说并不是手工在国内没有市场。而是除了品牌附加值以外,消费者还是认同一种设计价值。但同样的款式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效果。我经常会听到有钩针爱好者在商场看到某款钩针服装,说很简单,自己也会做。然而真的做出来的效果跟商场里的总会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这便是艺术上讲的质感,也就是美学的一个方面。 美学表现形式很多,比如材质,色彩色调,纹理结构,工艺技巧,细节处理,搭配技巧等等。但不同材质又有不同。而这些正是大部分手工爱好者最欠缺却又不肯花时间与金钱去学的。认为,“只要技术技能在手,不愁钱往包里走。”这跟以前读书人认为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样。但事实果真这样吗? 就拿编织来说,看大家天天就在琢磨针法,花样,款式。却几乎很少人去研究线材的材质属性(包括一些材料销售商):光泽、软硬度、弹性、粗细变化、纹理结构,混纺含量等等,以及各种材质钩出来的效果与风格。而这些方面正是一件成品最本质的东西,就跟我们设计服装一样,不了解面料怎么行。 03 手工的艺术价值 有了基础性的美学观,还是不能形成消费者真正想购买的理由,为什么?因为同样的美学观,机械的产品自然比手工的更细腻更工整。这时候我们需要把对手工的美学观升华成一种艺术载体,可以是纯欣赏艺术,也可以是生活艺术,从而达到一种特色性。 手工的艺术首先表现为一种特色化。比如,钩织一个杯垫,你就要想将运用在什么情景?(餐?茶?)针对的是哪一部分受众群体?你将应用到哪几种手工艺?用什么工艺手法技法更能体现?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更有感染力?运用的色彩有什么代表意义或可以体现哪些事物?等等。不能说好看就是一切,好看更要好品。跟我们做菜一样,讲究“色香味”俱全。 04 手工艺的核心价值:个性化与唯一性 相较于现代高,精,尖的机械化产品,有了美学与艺术做前盾之外,红燕子一直坚持认为,个性化与唯一性才是手工产品的核心所在。这便说到手工产业的未来趋势:高级定制。 说到高级定制,很多人只是一知半解,只看了“定制”,却忽略了“高级”的内容。而“高级”两字才是内核。红燕子看过很多国内高级定制店的模式,就是先设计出一些样品,还有的就直接盗用人家的现成图片,挂一个高级定制。然后方式就是看图定制,顶多做点尺寸或颜色的定制,便美其名曰高级定制。其实这只能叫定制,说得难听点,顶多叫高级加工。 何为高级定制? 高级定制一定有其个性,唯一性,针对性。红燕子认为应该分成三步走。 1. 出模板。店里设计一些不同款式不同风格不同色系的样品款式;当然你也可以只出自己喜欢的风格样式,聚焦成自己的小众品牌。 2. 顾客选择。出样品模板的目的就是供顾客有个参考的基准,不至于盲目猜测,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顾客的偏好。 3.店家设计。这是决定性的一步,首先根据顾客的选向,判断顾客的大体诉求,之后听取顾客的描述与想法,比如做什么用途,送礼(生日,结婚,节日)或自己用,然后增减或修改原有模板的元素。以达到顾客的目的需求。但如果是做服装的高级定制,有时不是只根据顾客的喜好,而更多是设计师要根据倾顾客的年龄,身高,体重,肤色,职业等方方面面来定制其适合标准。才能达到特色,个性与唯一的协调统一。所以高级定制一定是兼备有很深的美学修养与设计才能为一体的手工爱好者才可以胜任。当然行业不同,产品不同,高级定制的内容就会有不同。目前国内的高级定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切有待摸索。 能够把手工做到以上几点,我想这样付出的工时才能给自己的手工价值一个很好的定位,好的手工产品的市场不需要爆款,不用哗众取宠,需要让时间来沉淀,用时间与才华来积聚内容的手工艺人,才是未来手工产业的支柱。 价值你来判 最后红燕子放三组手工编织的小物件,在网上都有卖的,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咱不踩不夸,申明一下,红燕子传的图片从来以作品本身说话,不针对某人,再说现在网上图片传得谁是主人谁是盗真假难分,说到“主”与“盗”两个字,便是文中开头提到的,为什么中国人在etsy上手工店基本都有封杀的可能。因为中国人的“仿”造能力已经美誉全球了。其实说得好听点是仿,不好听点就是盗。所以这也是红燕子一直不愿意做材料包课程的原因。我一直感觉咱国内手工人不缺技术技能,也不少匠人精神,真正缺的是庖丁解牛的精神。 特别是现在日本的手工课程很受国人追捧,但日本很多手工艺就是从中国这流传过去的,现在我们手工艺人反倒粉饰起了对方,日本人宣讲的工匠精神很多就是资产者的文化垃圾。中国不需要文化垃圾,因为当代中国已经有太多制造文化垃圾的人。 打住打住,一不溜神又是得罪人的节奏,哦不,这次不只得罪人,还有得罪国的架势了,逃之夭夭。。。。。。 以上纯属红燕子个人浅识,想到就说。不认同的空中飘过。 看 图 第一组:青苹果VS红苹果↓ 第二组:三支玫瑰VS三支玫瑰↓ 第三组:3副相同的叶形耳饰↓ 问题:如果让你们购买,会各组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