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肿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脏腑舒抗癌散”,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用于防治消化道肿瘤、兼治多种慢性脏腑疾病的中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属于A61K35/78类医用配制品。 现有技术中,中药可治疗多种疾病,包括各种脏腑疾病,对部分消化道肿瘤也有治疗、缓解、改善病症作用。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现有各类中成药,无论是单方、复方,大多只能治疗某一种疾病或几种疾病,缺乏系统有效,且无不良反应并具有广谱治疗作用、系统调整机体平衡的中药。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疾病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脏腑疾病或功能失调,往往会产生多种脏腑疾病,产生新的功能失调,特别对于消化道肿瘤和慢性脏腑疾病患者而言,由于病程较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气血不和,肝肾亏损、脾胃虚弱,表现为气血亏虚、阴阳失衡,脏腑功能互受影响的一系列症候群,患者往往还虚中夹实,病情较为复杂。现有技术的中药往往着重解决某种或几种问题,常常在调节某种机体功能平衡时,忽视了其它问题,产生新的机体失衡。 二、中医虽说“药食同源”,但现有中医药存在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恰恰是药食分开(指治疗用药)。一般中药煎剂,因中草药从采收,保管到零售要经过诸多转折和时间,故其质量不齐,陈货、虫蛀、霉变等不乏有之,直接影响疗效;再者,服用煎剂,既麻烦又难吃,对病人来说很不方便。在其余的中成药剂型中有效成份一般含量较少,疗效不显著;此外,有时为了提纯的需要,不可避免地在药品中增加或残留了对人体无益甚至有害的物质,同时生产工艺也增加了药品成本。 三、现有的各类保健品虽能系统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但缺乏对消化道肿癌及各种慢性脏腑疾病疗效显著的,此外保健品大多从利润出发,在广告、促销、口味上下功夫,实际效果大多较差,有些甚至含有激素、合成色素、香精、防腐剂等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其价格一般较高。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服用方便、用于防治消化道肿瘤并兼治多种慢性脏腑病的具有广谱治疗作用的中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的组成含量(重量)为生黄芪4~8份 白首乌4~8份山 药3~7份杞 子3~7份制菝葜3~7份 茯苓4~8份 炒白芍2~6份炒扁豆2~6份生薏仁12~28份粳(黑)米11.6~63份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是1、精选原料、清洗炮制精选优质、无虫蛀、变质、霉变的当年新药材并清洗。并将以下药材进行炮制白芍酒炒,精片微黄不焦;扁豆炒微黄,略带焦斑;菝葜削光外刺并洗净切片。用以干品同等重量的鲜生地,加适量的的粮食烧酒与水搅拌,粉碎,去渣,取汁后,放入菝葜片,文火煎煮,视其基本无水后烘干备用。 2、粉碎过筛黄芪、首乌、菝葜、白芍、茯苓、扁豆分别粉碎后过筛山药、杞子速冻粉碎后,过筛薏仁、粳米分别粉碎后,过筛3、配比混合,干燥灭菌以上各药粉按处分剂量配比混合后,低温干燥灭菌制得本发明药物。 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本发明药物的组成含量(重量)为生黄芪4~8份 白首乌4~8份山 药3~7份杞 子3~7份制菝葜3~7份 茯 苓4~8份炒白芍2~6份炒扁豆2~6份生薏仁12~28份粳(黑)米11.6~58.6份蚂蚁1.2~2.8份螺旋藻0.8~1.6份为医者均知,大凡慢性疾病,因病程较长,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阴阳失衡,脏腑功能互受影响的一系列症候群。故中医治疗疾病的方剂原则强调的是辨证施治,要辨明邪正虚实,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并无“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万应灵药。然本发明药物在祖传强身方剂和现代抗癌方剂的基础上经本人十余年来的亲身体验,研究探索和配比尝试,巧妙地组成一个具有广谱治疗作用的配方。消化道肿瘤与慢性脏腑疾病的体征和症状这里不一一详述,但其共同的特点,均有不同程度的气血不和,肝肾亏损,脾胃虚弱等表现,还往往虚中夹实,病情较为复杂。本方选用生黄芪、白首乌,平补气备为主药,黄芪补气兼能托毒、利尿,首乌补血兼能消积、解毒、通便,二者双管齐下,外清降浊,扶正驱邪。辅以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山药,助黄芪补气、茯苓宁心安神、利水导气,助黄芪、山药健运,助首乌治腹脏宿疾。杞子助首乌补血生津,壮精益神、滋濡肝肾,悦颜明目,润肠通便。重用薏仁为佐,既助黄芪益肺气,助山药健脾胃,助茯苓利水渗湿,又能与黄芪、山药相互消长共济(因黄芪、山药微温补气,实热者不宜多用,而薏仁微凉通利,大虚大寒者不宜久服),菝葜解毒消肿,活血止痛、驱虚寒,补茯苓、白芍之不足。再使扁豆和中行气,畅达三焦,白芍调和气血,通顺血脉,加蚂蚁补肾壮阳、祛瘀通络;螺旋藻化痰饮坚,清热润燥;粳(黑)米益胃护津。诸药合用,补气血、壮精神,强筋骨,降肺浊,清心神,健脾胃,补肝肾,理三焦,通二便,解毒泻热,虚实兼顾,调和脏腑、平衡阴阳,补而不腻,泻而不损,且全面营养,双向调节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和康复能力。故对消化道肿瘤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减轻放、化疗反应,防治手术后患者预防复发与癌前病变的,效果显著,并对多种慢性脏腑疾病,亦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消化系统,特别是胃肠病效果显著。 然而上述配方药物的获得却是不易的,本发明药物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为疗效好,适应广,无禁忌,不难吃,针对这一极为困难的课题,十余年来我以祖传秘方为基础,参阅《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内科学》、《名医治癌良》、《家庭癌症防治大全》、本草《纲目》、《精要》、《经疏》等以及《食治本草》、《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草药学》、《中药大辞典》等书籍,对可为本方应用的近百种中草药逐一进行药理分析,服用尝试,遵循慢性虚损疾病“只能缓调,不宜骤补”的原则,研究比较,反复推敲,再筛选配比。在参、芪等补气药中,人参有很好的抗癌作用,但力过强,太子参则过弱,党参适中且味甘,兼阴阳两补,然与补药之长的黄芪相比,则不及黄芪的应用广泛,无黄芪的双向调节功能(如补肺气,无汗则发有汗则收,固表的同时又能气冲而托毒,补气尚能利尿)也无黄芪抗菌抗病毒作用强。白术、山药、莲子、扁豆、芡实、甘草等健脾和中、助参、芪补所气。白术健脾益气而苦辛刚燥。甘草味甜最善调和,但宜忌太多。莲子、芡实甘香健脾而偏于固涩,均不及山药甘平功多,且含粘液质,能保护消化道粘膜,故选为辅药。扁豆健脾益气,消暑化湿,多年来从医体验其功在下气行滞,故选为使药。在补血药中熟地,当归、阿胶等均觉味厚或滋腻,当选首乌为佳,制(赤)首乌虽功多且强,但所含营养物质,不如白首乌全面,味苦酸涩,木质多,不如白首乌甘、粉多,苦涩少,其功效不仅滋养、强壮、补血,更重要的是能润肠道便,解毒消疮,治腹脏宿疾,故选白首乌为主药,与黄芪同补气血平衡阴阳。在南北沙参、二门冬,龟板、玉竹等众多的补阴药中筛选杞子助首乌滋阴补血。《本草记言》云杞子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行,阴可长,火可降,凡湿可去,有十全之功。而且也是抗癌良药。佐以茯苓、薏仁益脾和胃、利水渗湿,清热宁神,祛邪抗癌。至于鹿角、胎盘、茯蓉、仙灵脾等众多的补阳药中或因资源少,价昂,或味重温燥,故皆不取。而用现代开发的称为天然营养宝库的蚂蚁补肾壮阳,又祛瘀通络,利便驱邪,而且补充动物蛋白,益气力,长精神。为加强抗癌效果,攻补兼施,再从数十种尽可能入膳的抗癌中草药中(如蛇舌草、半枝莲、绞股兰、滕犁根、土茯芩、山海螺等等)反复试制服用,比较联系本方宜忌,筛选菝葜作为佐药,其抗菌,消肿毒功效尤佳,可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其宜用于脾胃虚寒者,阴亏偏热者不宜,正与方中茯苓、杞子、薏仁等互补不足。但全方以散剂服用,未免黄芪菝葜等偏燥,虽有杞子、白芍滋阴润燥,在实践应用中仍感菝葜微燥,故以生地制后方妥。原还分别试加过半夏、杏仁、昆布等化痰软坚药,现改用少量螺旋藻也有一定化痰软坚作用,且无毒性与宜忌。还能与菝葜等平衡酸碱,又使组方营养更为全面。全方用药,环环相扣,紧密合用,互去宜忌,效用显著。 乍看本方似乎是平常的补益剂,而且无升阳行滞之品,可能觉得补益过多会产生腹胀便秘的反应。然在实际临床中,非旦无此反应,反而对腹胀便秘者疗效显著,通便而不至泄泻,轻松而不至乏力,故无须用升阳行滞之物。所以若仔细推敲便知此方来之不易。 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1、直接以中药材加工成散剂冲服,最大可能地减少药材用量,发挥事半功倍的药物效用,同时保证了本发明药物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2、服用方便。全方用药性味平和,营养全面,无寒热偏胜,苦辛难良之弊,在达到服用中药煎剂的疗效的同时,又无禁忌症与不良反应,易为多数人接受,尤其为较难进食的重症病人,如食道癌等消化道癌症病人,手术后与放化疗等病人提供最佳的药食方便。 3、中药未经提纯直接加工成散剂服用,虽有大量的废弃物不能被人体吸收,但这些物质恰好起到清理通便的作用。 4、本方所选的中药,据现代医学报道有升高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轻化疗反应,激活体液免疫及抗体形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等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参阅《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内科学》,故对癌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发展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我本人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也是我发明“脏腑舒药膳”的原因所在,我于1989年夏患浸润性降结肠腺癌,晚期伴脾曲转移,当时去过多家医院咨诊,除手术外均无良策,而手术成功的机率又不高。后在浙江省中医院采用以中草药为主,结合小剂量的口服化疗、针炙等综合的保守疗法,病情得以缓解、控制。本人亦为世医,长期从不间断地服用中草药煎剂所带来的不便,促使我设想和酝酿一个可以直接服用的药剂配方。于是在祖传强身方剂与现代抗癌方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体验,反复试制服用。本方完成后已连续服用多年,实践证明,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虽不能在短期内根治癌症,但完全可以抑制癌症的病情发展,抑制癌变的发生。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为手术后的癌症患者预防复发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5、方内黄芪、首乌、伏苓、白芍、薏仁等有益心气、补心血、安心神、泻心火之功。临床试验能明显改善心脏疾病引起的胸闷、气急、心悸、失眠等症状。可用于心肌炎、心肌劳损、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的养护。 6、方内黄芪、首乌、杞子、白芍等有保护肝糖元,帮助肝脏解毒,消化肝脏脂及等作用,故对各类慢性肝炎,脂肪肝等有一定疗效。 7、方内多数用药,分别能健脾、利湿,益胃润肠,而且以粥糊的形式服用,对整个消化道粘膜起很好的清理和保护作用。方中黄芪、菝葜等所含的木质素,粗纤维等,既有抗菌作用,又能全面清除体内垃圾。而山药等所含的粘液汁等又能保护消化道粘膜不受磨损,并能促进溃疡愈合。故对胃肠道疾病效果尤佳。临床观察能明显消除慢性胃肠疾病引起的腹胀、厌食、腹痛、便秘等症状患者,服后均感腹部轻松舒服。 8、方内黄芪、山药、薏仁、白芍有补肺、清肺作用,能升清降浊,对慢支、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疾病有辅助疗效。 9、方内所用药物分别能补肾利水,清热,故对恢复肾功能及慢性泌尿系统炎症有一定疗效。 10、方中黄芪、茯苓、山药、首乌、杞子等有降血糖作用,故对糖尿病、早于营养失衡导致的肥胖症疗效好。 11、方中黄芪、首乌、茯苓、杞子等有降血脂、血压、胆固醇作用故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也有好处。 12、方中黄芪、首乌、杞子、蚂蚁、螺旋藻等均有抗贫血、抗疲劳作用,故能增强造血的功能,可治疗各类贫血。 此外,本方尚有抗风湿,美容等效应,故除了用于防治癌症,而且适应多种慢性脏腑疾病与亚健康人群的治疗与保健,有百利而无一害,确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在临床中也得到验证1、防治癌症方面,除本人收效良好外,患者吴玉仙,女,51岁,5年前患胃低分化鳞癌,手术后两三年虽经化疗,中药等治疗,但仍贫血、消瘦乏力,体质一直不好。近两年服用“脏腑舒”后症状消失,现状况良好。 患者吴凤英,女,60岁,患晚期食道癌,40多天未能进食,少量服用“脏腑舒”后,不吐,持续服药渐能进食,病情好转。 患者方尔仁,男,60岁,患晚期食道癌,不能进食,少量服用“脏腑舒”后,不吐,持续服药渐能进食,病情好转,现仍存活。 另有几个晚期食道癌、胃癌、肝癌病人,恶心呕吐,较难进食,服用“脏腑舒”均能减轻病状,延长生存时间。 2、作用于胃肠道患者顾巧英,女,51岁,两年前患慢性胃炎、气闷、饱胀、腹痛、便秘等,医治半年未愈,服用“脏腑舒”1月便愈,至今未复发。 患者汪蓉蓉,女,55岁,患胃病20多年,5月年前病情加重,消瘦、胃口小、腹胀、贫血、伴严重失眠,胃镜检查显示为浅表性胃炎伴萎缩中度肠化,服用多种药物,效果均不好,服用“脏腑舒”1月后各种症状均好转,贫血也得到改善。 患者李廉娣,女,53岁,10多年胃病史、95年前病情加重,上腹胀痛不适,呕吐,恶心、失眠伴严重头痛,胃镜检查为浅表性胃炎伴萎缩中度肠化,经常发作,服用“脏腑舒”三天后显效,病情得到缓解,头月后头痛消除。 患者李美珍,女,32岁,慢性肠胃炎、气闷、饱胀、胃纳差、便溏,服用“脏腑舒”二十天治愈。 患者马建华,男,35岁,慢性肠胃炎、气闷、饱胀、胃纳差、便溏,服用“脏腑舒”二十天治愈。 3、作用于心脏患者叶爱仙,女,24岁,患心肌炎、胃炎、胸闷、气急、腹胀、腹痛等症状明显,迅速消除,二月后复查完全康复。 患者吴秀兰,女,56岁,患严重心脏神经官能症,失眠、心悸、心烦、胸闷、腹胀、便秘、周身疼痛等症状较生,服药、输液均不能缓解,后服用“脏腑舒”三天一切症状便明显减轻,半个月后痊愈。 4、作用于泌尿系统,患者应炳坤,男,89岁,患前列腺增生,脏腑功能老化衰弱,严重失眠,服用“脏腑舒”后,停用其他药物,一周后失眠、尿急、小腹胀痛等症状明显改善,感觉全身轻松得多,现尚在服药中。 此外,通过众多的临床验证,本发明药物对多种慢性脏腑疾病均有明显的疗效,并能防治癌症,减轻放化疗反应,尤其对慢性肠胃疾病的疗效更佳,一般服药3~5天后显效,服药1~2月后,基本治愈,其显效率为98.3%,治愈率为86%。同时,在临床还发现,本发明药物对失眠具有出乎意料的疗效,其机理不明。 另,机理不明的还有本发明药物中无升阳行滞之物,按理应补益过多,会产生腹胀便秘的反应,然在实际临床中,非但无此反应,反而对腹胀便秘者疗效显著,通便而不至泄泻,轻松而不至乏力。 利用上述工艺配制的本发明药物,不仅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少,更重要的是,其中草药都不经过高温加工,都是在常温状态下加工配制而成,所以本工艺有效保存了草药的有效成份,不至于因高温工艺而使草药中的热效性成份及易挥发性成份遭到破坏,从而使药效下降。 当然本发明药物除了上述的散剂形式外,还可制成各种剂型,如丸、片、汤剂、胶囊等剂。制备方法均可采用普通的各类中成药的制造方法。 以下为本发明中药成药之非限定实施例。 实施例一以黄芪2g白首乌2g山 药1.5g杞 子1.5g制菝葜1.5g茯 苓2g炒白芍1g 炒扁豆1g生薏仁6g 黑米25.5g按上述工艺加工制成的50g散剂药物(其中各药材粉碎后均按60目过筛,适用于消化系统肿瘤与慢性脏腑疾病的预防保健。其服用时基本无药味,味佳,疗效有但不太理想。 实施例二以生芪2.5g白首乌2.5g山 药2g 杞 子2g制菝葜2g茯 苓2g 炒白芍1.5g 炒扁豆1.5g生薏仁8g粳 米25g 蚂 蚁0.6g 螺旋藻0.4g按上述工艺加工制成的50g散剂药物,(其中各药材粉碎后,均按80目过筛)适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的康复预防与慢性脏腑病的治疗。其服用时微有药味,味可,疗效稍差。 实施例三以黄 芪3g 白首乌3g 山 药2.5g杞 子2.5g制菝葜2.5g茯 苓2.5g 炒白芍2g 炒扁豆2g生薏仁10g 黑 米18.4g蚂 蚁1g 螺旋藻0.6g按上述工艺加工制成的50g散剂药物,适用于消化系统癌症的防治与慢性脏腑疾病的治疗。服用时有药味,味尚可,疗效明显。 实施例四以生芪3.5g 白首乌3.5g山 药3g 杞 子3g制菝葜3g 茯 苓3g 炒白芍2.5g炒扁豆2.5g生薏仁12g 粳米12.1g 蚂 蚁1.2g螺旋藻0.7g服用时药味稍重,但不难吃,疗效较显著,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肿瘤与较重的慢性脏腑疾病的治疗。 实施例五以黄芪4g白首乌4g山 药3.5g杞 子23.5g制菝葜3.5g茯苓3.5g炒白芍3g 炒扁豆3g生薏仁14g 粳米5.8g蚂 蚁1.4g螺旋藻0.8g服用时有药味,味尚可,疗效明显,适用于消化系统癌症的防治与慢性脏腑疾病的治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肿瘤的药物,组成含量(重量)为生黄芪4~8份 白首乌4~8份山 药3~7份杞 子3~7份制菝葜3~7份 茯 苓4~8份炒白芍2~6份炒扁豆2~6份生薏仁12~28份 粳(黑)米11.6~6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制备方法是(1)、精选原料、清洗炮制精选优质、无虫蛀、变质、霉变的当年新药材并清洗。并将以下药材进行炮制白芍酒炒,精片微黄不焦;扁豆炒微黄,略带焦斑;菝葜削光外刺并洗净切片。用以干品同等重量的鲜生地,加适量的的粮食烧酒与水搅拌,粉碎,去渣,取汁后,放入菝葜片,文火煎煮,视其基本无水后烘干备用。(2)、粉碎过筛黄芪、首乌、菝葜、白芍、茯苓、扁豆分别粉碎后过筛;山药、杞子速冻粉碎后,过筛;薏仁、粳米分别粉碎后,过筛。(3)、配比混合,干燥灭菌以上各药粉按处方剂量配比混合后,低温干燥灭菌制得本发明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中还含有蚂蚁、螺旋藻,其组成含量(重量)为生黄芪4~8份 白首乌4~8份山 药3~7份 杞 子3~7份制菝葜3~7份 茯 苓4~8份炒白芍2~6份 炒扁豆2~6份生薏仁12~28份 粳(黑)米 11.6~58.6份蚂 蚁1.2~2.8份 螺旋藻0.8~1.6份 全文摘要 一种药物“脏腑舒抗癌散”,由生黄芪、白首乌、山药、杞子、制菝葜、茯苓、炒白芍、炒扁豆、生薏仁、粳(黑)米、蚂蚁、螺旋藻等组成,该药物对多种慢性脏腑疾病均有明显的疗效,并能防治癌症,减轻放化疗反应,尤其对慢性肠胃疾病的疗效更佳,一般服药3~5天后显效,服药1~2月后,基本治愈,其显效率为98.3%,治愈率为86%。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P1/14GK1371704SQ0110829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 发明者纪福黛, 郑乃松, 纪增军 申请人:纪福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