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永坤;黑熊的控诉

 夏日windy 2019-01-27

为什么要制定动物保护法


 

这里的保护对象是一切动物,不单单是野生动物,也包括家养动物,宠物。

 

为什么要制定动物保护法?最主要的当然是为动物着想:由于动物权利在中国文化中的缺失,当下中国动物的生态可悲。

保护动物在当代中国常常作为虚伪的代名词,常常听到有人说“动物权利,你别吃肉啊”!记得文革中,批判孔子虚伪的一个“证据”就是,孔子一方面说“君子远庖厨”(不忍心听动物临终前的哀鸣),另一方面又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动物。浸润于此种文化中的国人通常对动物缺少起码的同情与怜悯,相应的则是动物遭遇的悲惨。让我举二个例子。

 

被活体取胆的黑熊

 

活熊取胆本是韩国在1983年发明的一项技术,其残忍令人发指,但是却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有上市公司归真堂又通过所谓新技术持续这一罪恶的生意。它打出的招牌是无管引流。所谓无管引流是在活的黑熊胆囊部位人工制造一个微创通道,每天早晚两次在黑熊进食过程中用塑料管插入胆囊收取胆汁。这是一个非常残忍的行为。

亚洲动物基金会曾经在四川新都龙桥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黑熊救护中心,收留从养熊场解救出来的黑熊。养熊场的“活熊取胆”对他们造成的伤害非常深,它们体内永远插着钢铁导管,以抽取它们的胆汁。导管长期对腹部及肝胆部位的反复刺激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肝癌、腹膜炎等致死疾病。经四川黑熊救护中心解救的219头熊,它们身上都留下了过去痛苦经历的后遗症。已经死去的47头熊,主要死于肝癌和腹膜炎,活下来的172头熊,20%以上已经肢体残缺,有的只剩下两条腿。由于多年囚禁和抽取胆汁种下的病根,相当比例的黑熊不能够正常终老,死去的47头黑熊没有一头是老年熊。

更可怕的是由于恐怖、痛苦的经历留在心灵上的阴影和精神后遗症。在四川黑熊救护中心,不少熊患上强迫症、狂躁症。一头两腮旁边的毛特别长而显脸宽的黑熊靠近园区边沿缓缓走过去又走回来,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摇头,始终没有停止重复这样的动作;另一头熊直立面对墙壁,不断举起前肢冲着墙上一个好像水泥平台的地方使劲捶击,样子焦躁不安,让人心痛。

从跨出铁笼这一刻,黑熊们开始了探索未知的生活。自从被囚,它们就再没有见过铁笼以外的世界,也再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四肢。它们的探索极为艰苦,第一步,工作人员和熊都要共同付出极大努力。一头名叫安德鲁的黑熊被囚禁了20余年,遭受了我们根本没法真正了解的虐待和痛苦,成了失去一条腿的残疾熊。来到康复区时,从水泥地迈向草地,就试探了许多次。肖雪慧:《2007年人文中国》,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转引自《动物的生命尊严》,《报刊文摘》2008年10月15日。)


可怕的虐待吃物


大家还记得前几年在CCTV是介绍的中国食品:油炸活鱼,要求上桌后鱼嘴还在动。大家都知道暴殄天物这个成语,王朝贪官中以管河工者为最,这些家伙吃尽山珍海味尤不满足,竟想出这么个损招:将猪关起来用木棍击打其脊梁,猪狂窜,此时活生生地割下猪脊梁上的肉,据说猪的精华全在上面,最好吃。你说说这种国人比豺狼狠多少?

 

但凡有人性的人,都会对黑熊们对猪们、甚至对鱼们产生怜悯,都会同情他们的遭遇,并因而产生减轻他们痛苦甚或解救他们的念头。动物与我们同属于这个星球,它们与我们分享太多的DNA,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77%!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我们是同类。

人们通常侧重从人的角度来评价事物或行为的意义,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变成单一思维就不足取了。人与动物都是这个星球的过客,它们也有尊严,有生活得更好的要求,人有义务在可能的范围内满足它们的要求,懂得这“一小点”其实是文明的一大步。西方早就有了动物立法,而中国没有保护所有动物的立法,期间距离是文明的距离,不可用“中国特色”来使之正当化。如果中国特色能够正当化恶待动物,那么同理,奴隶制也可以因之而正当化。仅仅在100多年前,西方人要求我们放弃奴隶制的时候,我们抗拒的理由其实也是种种的中国特色理由。

 

其次,动物立法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阐明:

 

首先是哲学或宗教学上的自我救赎意义

人类统治这个星球已经有数万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给不知其数的动物带来了痛苦,更造成了同样难以计数的物种的灭绝,其罪不小。今天,人类终于觉醒,应当为自己的过往行为承担责任,保护动物是人类可行的救赎解脱之道。当然,这个理由对唯物主义者没有意义,尤其是对那些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们百无禁忌,一无敬畏。

 

其次是对人类的正义及秩序意义

看看我们周围日甚一日的暴力,如果你想一下,就会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对动物残忍的人很容易对同类也作出残忍的行为,对动物的残忍行为是他日后对同类的残忍行为的预演和“锻炼”。人是有情感的,情感对人行为的影响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当代美国伦理学家里德雷甚至证明情感是人类美德之根。对他者痛苦的同情是人的情感的重要方面。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这个“哀”是人读出来的,感知其哀的是一种情感。正是这一情感是人类“成为人类”的重要进化力量。当一个人对动物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时候,与他同处的人必然同时感受到他的冷漠;当一个人从虐待动物中获得快感的时候,就预定了他将来会成为或已经是一个可怕的反社会或反人类分子,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其实我这个说法已经有点人类中心主义了,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其实都有情感,我相信有养宠物经验的朋友有更多的体验。

“伤害动物者更易伤害人类”这个判断是有经验数据支撑的。据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提供的数据,约36名连续杀人罪犯都有过虐待动物的经历,甚至在童年就残杀过动物。46%的人曾有伤害动物的行为。国内很多变态杀人的罪犯其实也有虐待动物的经历,某人经手的案件中还有勒死猫练手再去杀人的(李卓凝:《虐杀动物亟须法律亮剑》,《人民法院报》2015年11月14日。)。虽然未见国内的相关数据,我相信如果有数据,情况只会比美国更有说服力。据《报刊文摘》2007年8月29日报道,西班牙电视台表示,他们不会再直播斗牛全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孩子,避免“播出对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有影响的暴力场面。”我想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再次,保护动物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我们且不说善待动物能够使动物为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善待动物使动物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供人消费:例如,善待马儿可以使马儿跑得更快;享受好环境、好食物的鸡能产出更好的蛋品等等。这里单单说说直接的经济收益或损失。早在2005年,《解放日报》就报道,欧盟国家一个畜牧产品进口商,应邀造访某省一家实业公司,准备购买大量活体肉鸡,谁知外商在准备签约时,来到鸡舍旁实地考察后甩出一个问题,说这些鸡的生活环境“不够宽敞舒适”,“没有达到欧盟规定的一些动物福利标准”,交易最后告吹。乌克兰曾向法国出口一批生猪,经过60多个小时的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却被法方拒绝入境。法方的理由竟是:这批生猪在途中没有得到充分休息,违反法国有关动物福利的规定拒收。WTO的规则中也写入了动物福利条款。WTO农业委员会提出的《农业谈判关于未来承诺模式的草案》第一稿及其修改稿,已将“动物福利支出”列入“绿箱政策”之中,形成所谓的“动物福利壁垒”。

最后保护动物也具有重要的国际政治意义,改善国家形象。前已论及,文明国家大多早已制定了相关法律,中国如果在这一领域长期落后下去,这毫无疑问会降低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就象上世纪初那样,不把中国人当文明人。其结果轻者歧视你,重者减少与你的交往,包括经济交往。这与人权是一个道理,你可以说人权是主权范围内的事,否则就是干涉内政,但是人家低看你一眼,少与你交往,这也是人家的主权。比如一个家长对孩子家暴,邻居无可奈何,但是对你嗤之以鼻你是无法阻止的,尽管你的拳头很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