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群居动物,它们在生活中无论是进食、睡觉还是迁徒都以集体为单位,彼此间相互关照,相互协助,而北美旅鸽就是其中的一员,不过比较不同的是,它们的数量庞大到遮天蔽日。 北美旅鸽只分布在北美地区,是一种中型鸽类,它们体长32-41厘米,翼展65厘米,体型比寻常鸟类大很多。旅鸽的身体呈长椭圆形,背部呈蓝灰色、腹部为黄褐色,身体后面还有一条惹眼的长长的羽毛尾巴,形似斑鸠。 旅鸽曾经是世界上群居数量最多的鸟类,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最多的有10亿只。它们成群生活在森林里,有时一棵树上就有超过100个鸟巢,树枝都能被它们压弯压断,当它们成群飞行时遮天蔽日,覆盖面积宽达1.6公里,绵延500公里。 美洲曾有超过50亿只旅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鸟类,曾占据了世界上鸟类总数量的三分之一,不过如今人们却再也见不到这种动物了。照理说,群居动物数量越多,应对危险的能力也越强,更别说是数量如此庞大的旅鸽了,那为何旅鸽会灭绝的如此之快? 除了环境被破坏,人为因素在旅鸽的灭绝中有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对旅鸽的捕杀开始于17世纪,刚来到美洲大陆、从没见过旅鸽的欧洲人意外发现旅鸽肉质鲜美,于是开始对其捕杀。 欧洲人人数和精力有限,并没有对旅鸽的种群造成多大的伤害,但这样的行为却影响到了以后的美国人。一些美国人于1800年后开始对旅鸽进行商业捕杀,由于当时旅鸽的数量巨大价格非常便宜,于是这些旅鸽成了穷人们餐桌上最常见的肉食。再后来美国的城市化砍伐掉了大面积的森林,旅鸽失去了生存环境,使旅鸽的数量在几十年里急剧下降。直到1900年,世界上最后一只野生旅鸽在俄亥俄州被一名男孩打死。 据估计,在19世纪初每年捕杀的旅鸽数量达到1亿只之多,其间曾有人向政府提议保护旅鸽,但没有被采取。1914年,最后一只人工养殖的旅鸽在动物园死去,自此旅鸽这一物种彻底消失在了地球上。 在旅鸽灭绝这一事件中,虽然人类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它们一次只产一枚卵的繁殖速度也对它们的灭绝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鸟类灭绝了百年后,有生物学家企图复活旅鸽,并为此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计划。生物学家表示,第一只旅鸽有望在2025年重新归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