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平市作为山西省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的试点,坚持问题导向和医改方向,率先探索出一条县域医改之路,为山西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医改蓝本。 记者:钱丹丹 通讯员:思梦 来源:中国县域医疗报道 ![]() 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医技楼(图片来源: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 2018年底,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顺利完成医技楼搬迁工作,为群众、职工营造一个舒心的就医、工作环境; 开展叫号服务、启用“病案通”,手机APP预约挂号、诊间支付、清单查询,检查结果自助打印等,通过各种平台和手段,顺便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就诊,打造服务品牌; 继续深入推进“一科一亮点”特色服务,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年收到111面锦旗,60封表扬信,在2018年“进一步改善服务行动”活动中表现优秀,受到了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的表扬。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山西省高平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医改成绩单。 现如今,看病近了,医生好了,花钱少了,老百姓满意了,这是山西省高平市通过医疗改革带给当地老百姓就医最直观的感受。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高平市,拥有49万人口,其中39万是农民,多年来,“看病难、看病贵”也曾一度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就医烦恼。 2016年4月25日,《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一体化实施方案》获批,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组建成立,正式打响了高平市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战役。一直困扰高平的优质医疗资源沉不下去、医疗服务水平提不上来、农民医疗满意度低的坚冰终于被打破。 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院长李军告诉《中国县域医疗报道》,2018年,高平市基层诊疗量比例由48.9%提升至67.3%,县域内就诊率由67%提升至82%,“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到90%,高平市人民医院医疗费用增幅降至10%以内,患者次均费用下降4%,分院患者自付费用占比降至20%以内,贫困患者在分院基本实现住院零自付,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 图片来源: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 1 “六统一”打破体制藩篱,形成利益共同体 2016年4月29日,高平市率先组建成立了全省首家县乡医联体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集团以高平市人民医院为总院,整合了16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 集团打破体制的藩篱,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品“六统一”管理,形成了利益一体化、责任一体化、发展一体化,这是高平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的核心,实现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 集团内部统一法人为一人,各分院院长由集团理事长兼任,法人任命各分院执行院长,授权委托执行院长全面负责分院及村卫生室日常管理工作。 完善财务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放管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集团设置总账户,各分院设置分账户,集团委派财务人员对分院账务进行管理。 继续推进业务统一管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制定了10个病种临床路径在集团内重点推行,制定管理方案,明确治疗流程,实行表单式管理。按照统一的诊疗护理规范,继续组织开展各种培训;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和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进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集团制定了人事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对集团人员进行了聘用管理,按照集团人员编制实行总额控制的原则,在不突破编制总额的前提下,由市人民医院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考核。全部实行岗位聘用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新进人员可由集团根据工作需要自主招聘,落实了集团的用人自主权。 绩效考核实行分级考核,市医管委对集团考核,集团对各分院统一进行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分配薪酬,收入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分院医护人员倾斜,激发医务人员队伍内在活力。 实行药品统一管理。即“统一目录、统一议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药品统一管理,规范了基层分院的药品管理,保证了下转病人得到同质化的治疗,方便了慢性病患者在当地取药,为基层慢性病患者用药提供了保障。 图片来源: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 2 组建医联体,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高平市人民医院积极与上级医院构建医联体关系。在成为山西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心血管病医院、山大二院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又与省儿童医院建立了儿科专科联盟,与省人民医院肾病科成立了肾病专科联盟,与山大一院疼痛科建立了疼痛专科联盟。 2018年,高平市人民医院又成为介入、检验、结核、呼吸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市人民医院指导工作,采取病例带教等形式,提高人民医院的核心诊疗能力。 图片来源: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 同时,高平市人民医院派出中级以上医务人员对基层分院全面开展传、帮、带,组建12支巡回医疗团派驻下乡开展巡回义诊。 2016年,高平市在山西省率先以“1+1+1”的模式(人民医院专科医生+分院全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1-9月份,集团专家下沉180余人次,诊疗3000余人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300余人次,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当地百姓就医更有获得感。 3 搭建信息化大平台,群众就医更便捷 搭建信息化大平台,是2018年高平市医改的另一大亮点。高平市财政投入1200万元建立了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分级诊疗、健康管理系统等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大平台,打通了人民医院集团内信息系统,实现了平台内互联互通,通过远程会诊模块,医师间可实现跨区域、可视化的在线交流,为患者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使患者既转得上,也转得下。 图片来源: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 在下联乡镇分院的同时,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还搭建了上联北京等地大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与大医院的专家视频连线,不仅救治了患者,还解决了来回路费高、挂号难、问诊时间短等诸多问题。 据了解,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现在已经可以和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26家知名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上下互联互通,带来的便利贯穿了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极大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 现在患者在医院看病,可以直接从手机上预约挂号,然后到诊间看病,通过扫二维码可以直接进行支付,支付完了以后直接到检查检验科室做检查,检查完了然后直接到自助机上取片,整个流程都实现了信息化。 图片来源: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 4 加强医院服务、质量、技术品牌建设 近几年,脑卒中急诊患者和突发心肌梗塞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为了打通生命通道,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高平市人民医院建立了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制定出一条科学、合理、省时快捷的救治流程。 两个中心,实现了区域协同救治,加强了与基层分院的协作,通过微信传输心电图进行远程会诊,并结合一键启动电话使危重患者在基层就能被快速诊断,真正做到了患者救治的无缝衔接。 2018年7月,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顺利通过了国家胸痛中心评审,成为山西省第3家获得国家胸痛中心评审认证的县级医院;11月份通过了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评审,成为山西省首批国家示范卒中防治中心。 图片来源:高平市人民医院集团 同时,于2018年7月正式运行的高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打破了高平市没有单独新生儿病区的局面;医院外科腹腔镜手术数量增长数倍以上,能独立完成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腹股沟疝等腔镜技术,还开展了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手术;骨科开展了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手术、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手术,开展了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颅内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邀请北京协和等医院专家在医院开展了疑难手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排版编辑:钱丹丹 内容审核:萧 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