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耳山情趣

 卧听风铃 2019-01-28
 说明:马耳山因状与马耳而得名,主峰海拔706.7米,为鲁东南第一高峰
 

   立冬前一天,和友人一起来到马耳山下李家峪村(曾经的李家庄子),35年前我从这里初中毕业,一切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水泥硬化的路面代替了当年的土路,高大宽敞的白灰红瓦民房代替了原来的低矮草房,令人叹惜的是村前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已经没有昔日的长流水,沿村东边一指示牌向北,到达普通车再也不能行驶的马耳山前一开阔地停车徒步前往。

走在人工修建的蜿蜒山道上,两边是千亩百年柞树林,但见棵棵树木参天,粗而壮的树干上布满了象征智慧的皱纹,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而所有柞树已经被几场寒霜几乎染成桔黄色,无边无际,不时秋叶落纷飞。路两边散落着野蔷薇,如果是花季想必一定是花的海洋,洁白的花似琼脂如白雪般压枝,沁人心脾的香丝丝缕缕溢满整个山谷。

 
 

顺小道一直往前走,望着马耳山的西耳朵直插蓝天,感觉今天又特别幸运, 在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日子,走在古木蔽日的道上,边走边观看两侧斑斓色彩,心中也感慨着这些百年的老树,把这里打扮得严严实实,从春到秋该制造出多少氧气,又是一个天然氧吧好去处。

 
 

拐过一弯道,被一棵生长在乱草丛中已经红透了的野海棠吸引过去,刚拍两张照,一低头,突然从前方跑过一只毛茸茸的黄鼠狼,已经四十多年没有见过这种野生动物了,我顺口喊了起了“哎,快看,一只黄鼠狼”,话音刚落,黄鼠狼嗖地跑入一堆乱草丛中不见了踪影。猛然间有说话的声音,吓得我浑身一颤,双手上举,遍体生凉,全身起鸡皮疙瘩,条件反射似地大声说“啊哟,还会拉呱来”,脑子第一反应就是那黄鼠狼变成了精成了会说话的人,到底说什么话我至今想不起来,那人又说了第二句,“是个小的,还有更大的”。脑子里面耸的一下感觉那一瞬间身体中的血液停止了流动,全身麻木,刚想转身往回跑,老公跟了上来并听到说话声,有人随即从野海棠丛的东侧慢慢起身,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着迷彩服的农人,与他搭讪,得知是本村的牧羊人,整年在这一带放牧,共放养了二十多只羊,六头牛。牧羊人以他饱经沧桑的面容,山里人最淳朴最善良的表情,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谢别牧羊人,祝牧羊人今年发财。

生平第一次遇到如此惊恐之事,不禁想起小时候听到的歌“娘呵娘,有女莫嫁马耳旁,山陡峭,路弯长,山前狼挡道,山后狐狸藏”,“嫚呀嫚,生女要嫁马耳旁,陡峭有柴草,路弯坐轿上,有狼杀肉吃,狐皮做冬装”。现在这里生态环境保护相对完好,才有如此稀少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保护好生态环境,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走出柞树林,迎来槐树坡,这里的槐树以裸露的体态展现在眼前,有棵槐树旁边竟然长着一棵胳膊粗的藤蔓,相互扭成绳状已经攀上了槐树的枝尖。看到这一切,仿佛听到冬季老槐树那扭曲桠枝在呼啸的北风中发出飕飕的声音,心中不禁起敬,槐树呀,在春末夏初,不与百花斗艳以素洁的身姿开满枝头,用独特的清香引来多少蜜蜂嘤嘤采蜜,没有你们数千亿万亿计的花朵怎么会割出清气香甜的槐花蜜呢!

好的风景总是险处,在马耳山西耳朵的西南部,远远就望见有几棵红透了的不知名的树,树的根系大多生长在岩石中的石缝里,给这略显萧条的槐树林增添了几处色彩。近前观看,树的叶子是椭圆形,虽然我叫不出名子,但在这深秋不是红叶谷的地方,也能见到如同烈焰般的红叶,足以惊艳在内心深处。近处的坡面覆盖了四处疯长的覆盆子,深紫色的叶子密密匝匝,远观近看都象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又想起覆盆子味道,看来还得来年成熟时。

沿着履痕小道继续前往,最让人生畏的是一棵完全生长在石缝间的不知名树,树的叶子全部脱落,枝桠交错盘曲向上生长,神奇的大自然,不只松树有不屈不挠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还有这叫不出名子的树,是马耳山高耸入云的精神激励着这里的树吧,山高巍然矗立,树自挺立不倒。

 
 

快到马耳峰山耳朵附近,又现满坡的商陆,也叫土红参(方言下奶棵),肥大的凋叶垂垂挂枝,突显出串串紫红的果实垂挂枝尖,如同葡萄串在光照下更加夺目耀眼。
 边走边休息,汗水浸胸背,终于来到马耳山西耳朵下,马耳山的耳朵是天然的花岗岩石头而成,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了凹凸不平的表面,几近没有植物可生,令人禁不住拍手叫绝。关于马耳山的耳朵,有着众多的神话传说,在这里就不多赘述。

绕到北侧,秋风阵阵送凉,无比惬意自在。抬头仰望,陡峭石壁上清水涔涔,石壁上生长着青苔。由于背阴,地面湿滑。转到东侧,二郎神当年神鞭劈山的一堆乱石尤在 ,当地人也真会想象编出些动人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实则乱石是经风侵雨蚀后自动散落下来的碎石块。

刚坐下休息,从南面来了一队攀山的人群,他们从东耳朵沿曲折的小路攀上马耳山极顶,我在原处四处观望,苍穹一片高远湛蓝无云,极目北方,秋风拂弄着一切都被轻纱般的薄雾覆盖着,苍茫一片,一望无际;南边一览众山小, 峰峰相连,远处尽管朦胧,也挡不住深秋的色彩斑斓。

 
 

从东侧的小道下山,踏着满地的松针落叶,如踩地毯般柔软。如果停车李家裕,到岔路口处一定从山前隆起的山脊小路走,左侧是去松柏的墙夼村(从此处可上下)。走了约五分钟,一大片不知名的山果又冷不丁地呈现在眼前,近观原来是已经熟透的果子外皮炸裂,金黄的皮裂成三四瓣,露出里面红宝石般珠子样的果肉,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仿佛相同体貌的蝴蝶落满枝,又似相同的小姑娘的发卡流光溢彩。周边有的衬托着绿色的枝叶、翠绿的松枝。不加任何修饰,用天然而成的色彩把这里打扮得如此洁净素雅,也只有无私的大自然!

 
 

一路不知惊吓出多少藏在枯草丛里的蚂蚱,在秋日暖阳下乱飞。不是年少时代,已经没有捉蚂蚱的情趣。路过古老苍劲松树下的一颗野梨,低处枝上的果子已经被路人采过,从高高的枝头摘下几个,已经熟透,入口爽甜,有久放风水梨的味道,今天尝到马耳山的水土孕育出的天然物产,心中的愉悦,难以言表。
 沿山脊路再次来到千亩百年柞树林,山风阵阵,丛林中响起万千叶子拍手的声音,哗哗作响,给静谧的山林增添一首绝美交响乐,以欢迎我们的到来。弯曲的山道上落满了枯叶,看到这层层落叶,纷飞的思绪匆匆闪过脑际。

又是一季的萧瑟秋风经过,吹遍了丛林吹遍了田野。红或黄的树叶随风飘落,没有忧伤更无所畏缩,淡定从容离开枝桠着实难得。静看秋风扫落叶,这绝美的瞬间让人无限遐想感悟颇多。叶子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无曾细说,是怎样的情怀让叶子如此决绝?最终融入泥土化为尘土孕育的又是新的枝叶。人生短暂何尝不似这满树的叶,懂得知足懂得感恩功名利禄淡泊,留一份纯澈留一份清静时间足以证明一切,学做水的品性处下不争奔流不息一路欢歌。

即将下山时,再放目,马耳山前的丛林色带在阳光朗照下万木竞秀,一派层林尽染。望着这浩浩荡荡的秋景,心中涌起四句小诗:

  静染寒霜笑送风,飘零秋叶姿从容。

来年爆绽枝头满,片片成荫又葱茏。写于2016.11.16(267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