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卫健民政分工看“医养结合”

 益耳山 2019-01-28

近几年,“医养结合”为核心的养老服务模式在越来越多的机构中落地,也非常受投资者乃至社会各界的热捧。而前几天,一些与《民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发布相关的文章刷爆了养老人的朋友圈,因为这意味着卫健委和民政部的机构与职能几经易稿,最终落地,中国养老管控新机制已经形成并明确。那么,卫健委和民政部究竟在“养老领域如何职能分工”的问题,这又会对医养结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两部委职能分工内容

在国家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后,曾有朋友认为未来民政会退出养老的管理。但从本方案出台看:民政仍在管养老,不但没弱化,而且在强化。专门设立养老服务司,使归口管理部门更为明确。养老服务司将承担老年人福利工作,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建设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和标准建设,以提升老人福祉,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同时承载政府兜底的那部分困难老人供养机构的管理问题。

从整体上看,民政部门在去除退伍军人安置、军属优待、养老机构的前置审批等职能后,强化了民政部门的民生保障职能,使其能更好的为困难群众、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基本兜底职能。负责公益力量的建设培育和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则对于发挥“公益”力量,推动养老服务向居家与社区的渗透与倾斜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等老年健康工作。

由此不难看出:养老仍然归属“民政”主管,“民政”“卫健”两手抓,只是各司其职,分工不同。民政负责兜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卫健委管理着老龄办,负责健康老龄化的政策制定与规划,同时负责构建老年人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也就是战线前移的全流程、闭环的健康服务体系,简而言之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养结合”。


为什么要医养结合?

8年前曾有幸与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有过几次交流。洪教授对战线前移,做好健康教育有着很前瞻性的理解(详见《播种健康,收获幸福》)。这几年在养老行业摸爬滚打,通过跟一些老人客户的交流对接,发现其实洪教授所提的“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是对医养结合的最好诠释。结合起来,我国实行“医养结合”的原因大体如下:

1.这些年来,我国人口“四化”(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空巢化)可谓是迅猛发展。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20%;到2040年,每三个老人中平均就有1个老年人。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支出也大幅攀升,2016年全国财政医疗支出13154亿元,是2008年3182亿元的4.1倍。而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占增加额的70%以上。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的财政已经被沉重的医疗费用压的不胜负荷,这只以引起中国政府的警醒。而中国未富先老,老龄人口世界第一,老龄化速度更是历史上罕见的,因此必须建立机制,在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的基础上降低医疗支出,以减轻财政压力。

2.老年人随着身体老化,患病率远超年轻人群,而对医疗服务的依赖性很强。很多老年人(特别是城市老年人)因孤单、对自己疾病的担忧、出院后没有合适的康复与慢病管理入口而导致小病大治、长期压床,使得我国原本就非常紧缺的医疗资源更为紧张,特别是三甲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

3.因老龄化来的猝不及防,中国无论在政策应对还是养老体系建设方面都显得有些仓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前些年,国内从政策层面上更追求床位数与机构养老比。因此从2013年起掀起了一波养老机构建设狂潮。但存在着严重的供需错位(比如片面追求高端化、布局不合理、服务跟不上等)导致空置率极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而这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医疗配套跟不上。

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养老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家庭的养老承载功能更是日益弱化。老人的养老需求已从浅层次的“生存需求”过渡到“品质养老”阶段。未来随着50后、60后进入养老阶段,他们的消费观念会更前位,经济基础也更扎实;所以后期的机构养老所占的比例将绝不止3%或4%这点份额;这些老人(包括当前的)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健康寿命余年更长一些,避免一些健康意外,有着“长命百岁、无疾而终”的梦想;这就需要更周全完整的医疗保障。而这些健康养老需求短期内难以被满足。截止2016年底,我国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6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居民健康预期寿命只有68岁,也就是说人均有8年是带病生的,而且很多老人患的还不止一种疾病。


为何医养结合进展缓慢?

前期医养结合的进展缓慢是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社会上,很多人对于“医养结合”的理解还局限于“疾病治疗”这个单一环节,认为“养老机构办医院”或者“医院办养老院”就是医养结合。当然无法否认这两种是“医养结合”的表现形式,但这两种方式能否把“医养结合”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呢?

首先看“养老机构办医院”,现实中已经有很多养老机构按这条路推进而成为“先烈”。具体原因如下:1.专家资源:医疗服务是个严重依赖于专家与人才的行业;因此养老机构办医院,首先面临专家瓶颈。好的专家自带ID与流量,会带来刚需客户。如何让好的医疗专家到养老机构所办医院开诊对绝大部分养老机构投资者来说都是个难题。前些年医保对接也是个难点。2.团队建设问题:医疗行业是个需要靠经验累积的行业,年轻人希望得到良好的成长环境,也因此不太愿意在养老机构所设立的孤立的小医疗机构上班。3.稳定的客流:老人虽然疾病高发,但养老机构的老人客流能否支撑起一个医院的成本开销呢?医院办多大规模才能更好的吸引老人入住呢?这些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4.服务收入:如何体现科室特色,以保证服务收入。国内绝大部分病人一有点小病小灾还是想往大型三甲医院凑,而不是选择养老机构所办的医院单位;靠治疗挣钱养老机构办的医疗单位难以干过公立医院。5.资本与耐心瓶颈:一家医疗机构从无到有,投资回报周期其实并不短。而且医疗机构能否获得成功同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要以为“医疗大健康”是风口,所以任何一头猪都能上天,那纯属“无知”。所以机构投资者做医疗“资本”与“耐心”缺一不可,做之前是否已经准备好了,熬得住寂寞吗?

那么“医院办养老院”是否可行呢?认为问题同样不少。具体如下:1.在中国医疗资源属于稀缺资源,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等,门诊与住院都忙不过来,又都是公办机构,会有多大的意愿会考虑产业链延伸到养老行业。2.在中国,医疗体系的社会地位与收入都远高于养老系统。而且医疗服务的收入更加短平快,简单明了,让医疗系统的人去做养老产业或事业,恐怕还真得有些情怀。3.近年来,有些二级一级医院因为病人不多,有些考虑转型做养老。而这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有些公立一级二级医院没做起来,是因为存在人浮于事、管理松散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转做养老,原来的工作人员如何安置是个难题。其二,医疗系统做习惯的人相对严肃、成本观念差,缺乏服务意识,这与做养老在本质属性上的需求是冲突的。4.政策依托:原来的医院在在建设时都处于市区,而且很少会考虑后期拓展做养老的问题,而周边随着这些年的开发建设,基本很少多余的土地可做养老。除非政府的政策强力引导、建设样版示范工程的需求或城市发展的拓展与拆迁等带来的新的机遇。

而在过去,养老机构隶属于民政部,医疗归卫生部门管,医保归人社部管,牵涉到资金保障又与财政部相关。由于部门管理的交叉重叠严重导致“医养结合”领域容易出现利益纷争和责任推诿等问题。这种职责界定模糊被称为“九龙治水”,也是“医养结合”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

而国内随着GDP增速的放缓,养老金危机已经显现。如果医疗卫生费用继续前几年的高速度增长,将会导致财政的不胜负荷。国家推动“新医改”与“健康中国”这些政策的出台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所以,这次分工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老年健康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国家战略,多部门联合制定《“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也实属正常。放开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体系的出台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前景思考与展望

随着卫健委与民政职能分工的确定,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两年,养老领域(包括医养结合)领域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具有落地性。可以说,在养老产业这条漫漫长征路上,成功的曙光越来越亮。

对于未来,作为一个医养领域的从业人员,姑且大胆畅想一下:

1.随着管控职能与框架体系的确定,未来康养产业特别医养结合领域的政策出台将迎来加速期,并且会日益朝着执行层面细化。随着重心下沉,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医疗信息化的推进,健康服务的普惠性会越来越强,医疗数据有望全国一盘棋,医疗可异地结算的面积将扩大。

2.民政系统将会在115项大检查和养老机构星级评定上持续发力,以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品质。长效机制建设将更清晰的摆上台面,养老服务的标准将日趋严格,不断出台。国内养老企业或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一场洗牌,会有一批服务水平、运营能力不足的机构被淘汰。

3建立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质量评鉴机构将提上议程,这将带来行业的新市场机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可以提高社会的公信力,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让养老机构能更好的站在整个行业的大格局中看自己。

4.支付体系上将有巨大调整,长照险有望进行更大面积的覆盖,成为降低医疗成本,推动健康服务公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

5.养老服务及医养结合的宣传及政策解读有望全国一盘棋,并从中派生出一些市场机会。有有希望出现一些专业做养老观念宣传和政策引导的企业,并借此做大做强。

6.随着养老政策的扶持重点转向社区和居家,以及三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则有可能在国内建立起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从而将医护辐射到家庭;提高便利性,降低医疗成本。

7.医疗服务的前端与后端将有望被打通,康复产业、健康管理、慢病干预将迎来市场发展的井喷期。健康产业将有望以良好的接续性实现闭环的服务链条与服务体系打造。并由此助推一些商业类医疗与健康险种的推出。

8.中医药及一些民族医药将因在预防保健、慢病管理、老年病上的特色优势迎来发展的春天。各种民族医药的研发与扶持力度将持续落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