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看三国,避免叹息岁月;少不看水浒,避免聚众闹事;男不看西游,避免脱离现实;女不看红楼,避免矫情过度。 首先,前两句话是明末清初文学批判家金圣叹说的。 老不看三国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里,曹魏、东吴、巴蜀这三国里,阴谋诡计太多,整天说的不是阴谋诡计,就是发起战争。 让整本书陷入了一种充满阴谋的氛围,非常不利于应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去读。 少不看水浒《水浒传》是本挺有意思的书,其实跟《三国演义》差不多,都是一开始对他们注入极大的期望值,但是结果却令人难以接受。 其实我觉得不仅少不能看水浒,老也不能看水浒,万一看着看着冲动了呢? 比如动不动就砍头、挖心等,更有甚者,菜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还开了个饭店,专做人肉馒头、人肉包子。 那是个吃人的时代,对于孩子来说,最好还是不要接触这些。 毕竟现在跟那时候时代不一样了,是法治的时代,而那种以暴制暴的年代,已经不适应于现代了。 再加上少年一般都很叛逆,看了水浒之后,冲动之下,万一做出错误的事情,那就不好了。 至于“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这两句,其实是后人加上去的,我就按照自己理解的意思来解释吧。 男不看西游“每个男孩子的心中,都住着一位齐天大圣。” 谁都想跟孙悟空一样,腾云驾雾、斩妖除魔,包括我也是,自小到大,就想拥有孙悟空的能力。 但是《西游记》事实上有些偏离现实了,现实生活没有齐天大圣,没有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而等到男孩子接受了这个反差之后,可能会觉得很伤悲,所以最好别看。 女不看红楼《红楼梦》是个悲情故事,女孩本身就容易悲伤,又喜欢胡思乱想。 其实关于这一点,我觉得还是请@半瓣花上阅乾坤 来回答比较好,毕竟是这方面的专家。 连我一个大男生读起来,都觉得特别悲伤,更遑论是容易动情的女孩子。 女不看红楼,可以避免过度矫情,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吐槽一下,我这四本书(原著)全部看完了,西游记大概看了三遍以上,水浒传大概看了四遍以上,三国演义看了两遍,红楼梦看了两遍。 不敢说看得有多么的透彻,但是起码还是了解了前因后果,一些细节还是记得很清楚的,可是我也没有什么不适啊! 这四句话,其实也就是类似于今天的心灵鸡汤——可能连鸡汤都不够,主要还是看适不适应于现代的人,反正我觉得,上学时期最好还是把四大名著通读一遍,这不会有什么坏处的。
喜欢矫情的人,也不需要《红楼梦》来加持。 尊重现实的人,不会因为看了《西游记》就天马行空。 看透人生的人,凭一部《三国演义》就能乱其心志,那也不叫看透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