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重是赢来的,不是争来的

 HNYZL 2019-01-28

上午开会的时候,小诗在发放会议资料。因为按照距离自己远近的方式发放,就忽略了有些人可能早已来到。

结果发放到中间时,一个同事大声叫了一句:“小诗,我都来好久了,怎么不给我?”小诗转过头,歉意地笑笑,赶紧递给她材料,表示抱歉。

结果,同事不仅没有原谅小诗,反而变本加厉地冷嘲热讽,说什么开个会还要看别人脸色。

一顿开说,让小诗很尴尬。其实材料的发放并不影响同事开会,因为所有材料发放完毕,领导才会正式开会。

但会议开完之后,同事又继续抱怨说开会要看别人脸色,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分明还是为之前的事情不满,一幅不泄私愤不饶人的样子。

这样的人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他们可能是在业务上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却不会心平气和地与人相处。也许在单位工作好多年了,有了一定的资历和经验,但却因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而得不到提拔,因而更加容易变本加厉地抱怨,抱怨年轻人不懂得尊重长辈,抱怨年龄大还要听从年轻领导的安排。

这种人,一点小事不懂得包容、礼让,不去换位体谅别人,抱怨的越多,越不被人尊重。

平常同事之间相处,有对与错之分,但更好的相处是指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将工作的事情上纲上线到情感问题上,上升到阶层上,这样争来的不是尊重,而是狭隘与过分自我。

一个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心怀包容与善意,为对方着想的人,即使不说话,也会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尊重,先要自重。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的人说话真的很难听,根本不知道尊重人,能不能怼回去?

能,当然能,可是对那些不会尊重他人的人来说,怼不会让他心悦诚服,反而激发出他们欲战欲勇的斗志,陷你于无意义的纠缠之中。

聪明的做法是用自己的能力掌掴他的戾气。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当年刚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在国内小有名气。

他高中的一个同学专门跑到他家里,然后不以为然地说:“如果这也叫小说的话,那我早就写出来了。”

他这种极其看不起人的态度着实让人不爽,但如果与他据理力争,只怕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之中。

村上春树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自己的写作风格与传统的作家风格不一样,被人误会很正常。要想让人信服,必须用实力证明给他人看。

因此当村上春树坚定写作之路,把这种看着很容易的写法写成自己的风格,写出一篇又一篇佳作,斐声全球,深受读者喜爱和尊重。而他那位自认为写作很简单的同学,一部小说也没有写出来。

可见,要想获得一个人的尊重,不是在他人表示不屑时非要争个高下,才能得到想要的尊重。而是用你的努力,干出他意想不到的成绩,达到他必须仰望的程度,不管他多不情愿,他都只能承认你的能力。

有句话说“要想别人看得起,首先自己要了不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村上春树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写作上达到一个让很多人难以期及的程度,同时用宽容和体谅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也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为之羞悔。

那些动不动就喜欢抱怨的人,即使很有能力, 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相反面对压力,敢于正视的人,即使没有做最好,也会得到理解。

彭小六在《颠覆平庸》这本书中讲个一个身边的事例。他说自己的一个朋友抱怨工作太难做,想要辞职。彭小六问清情况后才知道,这位朋友原来的公司规模小,这个朋友负责一个部门,手下十几个人,而且在一个地方,管理起来难度较小,做起来也得心应手。

可是后来公司扩大规模,他需要负责的工作范围扩大,手下人数增多到六七十个人,而且分散在多地,管理难度增强,他就有些畏难情绪,不想坚持做下去。

彭小六告诉他,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辞职,而在于如何解决问题。

辞职只能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不敢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只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聪明人遇到问题是先理清头绪,找到工作开展的关卡和难处,然后分析对策,让难事变得简单。

愚笨的人却容易认为他人是故意折腾自己,看自己难堪,他从来不认为这是别人对他能力的信任和期望。

其实越是工作中出现的挑战,越能潜发内在的潜能。调动一切情绪,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花更多的心思做好这份工作。

花费了多少努力,就可以收获多少成绩,得到多少尊重。相反遇到问题,只知道抱怨,突显的只能是自己的无能。

面对高负荷的工作,你看到的是折磨;别人看到的是机会。

有些人也去做了,迎面困难而上,可是在付出的过程中总是不停的埋怨,那即使也完成了工作,也得不到尊重。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努力被怨声载道稀释的荡然无。大家看到了成绩,却也看出了一个人的人品。人品没有,成就再大,也不值得尊重。

所以不能逃避时,就不要抱怨着去做,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把面对的压力变成能力快速提升的动力。自然你付出多少,得到的尊重就有多少。

所以一个聪明的人总是认真地对待要处理的各项事务,以一种勤勉的态度赢得他人的尊重。

严谨自我,既是对工作的尊重,更是对自我的尊重。

尊重自己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最近胡歌又登上热搜榜,不是因为他耍大牌,争电影排名,而且因为他跪地为粉丝签名。

当日胡歌参加《如梦之梦》5周年纪念活动时,为了听清粉丝的话,他毫不犹豫地单膝脆地。台下的这位粉丝说自己89岁的老母亲很喜欢胡歌,但因为身患癌症无法亲自前来,希望胡歌能为妈妈签个名。台上的胡歌聆听完粉丝的话,欣然接过粉丝递过来的本子,极其自然地跪在地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人生就是一场艰难的修行”的话,丝毫没有顾忌到个人形象的好坏。

台下这位粉丝忍不住掉下眼泪,连声表示感谢。其他观众也不禁为之动容。众多网友忍不住赞叹胡歌的暖心之举。

并且在当天活动结束后,胡歌台下见到资深女演员卢燕在两人搀扶下走过来时,细心地捡起前方地上的纸杯,怕对方踩到会受伤。

这一系列小举动,无不体现出胡歌的人品和涵养。“人生是一场艰难的修行”,胡歌用自己的举动,不仅在修炼演计,更是在修炼人品。

胡歌没有去会场争咖位,也没有要求主办方提供一切舒适的条件,更没有对粉丝的要求不屑一顾,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名气大而对前辈视若无睹。

相反,他用真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工作人员、粉丝、前辈,他用细心、周到和谦逊赢得了众口一辞的赞赏。

那些动不动因住宿条件、工作环境等不合心意就耍大牌、争地位的明星,他们争来的不是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而是迫不得已的表面妥协和内心深处的腹诽、不满。

相比之下,胡歌一直严苟对自身行为的要求,他总是认为作为偶像责任重大,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那些仰慕他的人产生影响,他要规范自身行为,作好榜样。

胡歌说他是用生命在演戏。一个有人品的人用生命演出来的戏,用涵养修炼出的人生,自会比别人多赢得一份尊重。

尽管胡歌因车祸毁了容,但一个有素质的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和涵养,是任何昂贵的皮囊都遮掩不了的光彩,自然也就会得到他人的赏识和重用。

相反,那些颜值很高、名牌加身、只知争段位和片酬,对所从事的事情毫无敬畏,对喜欢他的人毫无尊重的人,即使一时风光无限,最终只会让人鄙弃。

所以想要得别人的尊重,要先修自己的身。修身则气端,气端则为人谦逊,自然为人敬重。

所谓尊重,其实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认可和理解,也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认知。

一个懂得自我认知的人,才会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多出一份理解和包容。

一个懂得反思的人,才会认知到自己的不足,也才会正视别人的鄙屑,勇敢地面对现实,强大自己。把自己做好,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看似不争,事实会争得更多的尊重。

没有哪个人的尊重是用语言争来的,也没有哪个人的尊重是用傲娇的态度争来的,真正的尊重,只能用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赢来发自肺腹的认可和尊重。这样的尊重才是恒久、真诚的,与时不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