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就快到啦! 临港滴水湖畔传来好消息: 上海天文馆建设取得最新进展—— 外幕墙及内部精装修工程正全面推进, 展示工程的整体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 对于这个成绩, 小布要给个“优+☆”! 另外,据小布拿到的最新时间表, 天文馆的建筑安装工程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 展示工程计划于明年年底完成, 最终将于2021年和大家见面! 灰常灰常期待,有木有? 让我们先来看看上海天文馆的“档案”吧! 基本情况 上海天文馆是上海科技馆的第二个分馆,位于南汇新城镇临港大道与环湖北三路口,总用地面积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包括一幢主体建筑,以及一米望远镜、太阳塔、青少年探索营等附属建筑,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国际顶级的天文馆。 ↑关于我的外貌,有人说我长得像“蝴蝶酥”,有的觉得像“修正带”。看看昨天云雾缭绕中的我,明明是“天空之城”好不好?! 建设进度 2016年11月8日,上海天文馆正式开工。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建设,顺利完成主建筑及附属建筑的结构验收、钢结构大悬挑卸载等重要关键节点,目前正全面推进外幕墙工程和内部精装修工程。 小布听闻,截至去年12月25日,上海天文馆的土建工程完成约91%、机电工程完成约75%,钢结构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总体施工安全质量可控,验收合格率100%。 令人服气的是,自开工以来,在建中的上海天文馆获得了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明星工地、上海市人气工地、上海市优质结构等荣誉称号。这么多奖状,绝对是一枚学霸、优等生! 技术难关 上海天文馆的建筑形态优美、构造复杂,建设过程中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 其中,大悬挑钢结构非常罕见,它由二层双向桁架结构组成,跨度约61米,平面悬挑最大约有36米,属目前全国最大的悬挑钢结构,充满科技内涵的它足足支托起了整个大约2000吨左右的主体钢结构! 建筑设计 上海天文馆建筑设计体现了“天体”及“轨道运动”的概念。 在工地现场大家可以看到,建筑体以弧线始发,一系列螺旋带状物围绕着整个建筑,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球体作为建筑内的三个“天体”,相互之间处于动态轨道关系之中,使得建筑通过太阳光影的变幻成为一台可以展示时间的天文仪器。 主建筑外的景观区域还设计了4条螺旋形的步道,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征着星系的旋臂,并与外围的“星空之境”公园自然融合。 展示工程 小布听说,上海天文馆的展示工程的整体规划设计也已基本完成。 主展区分为“家园”“宇宙”“征程”3个紧密相联的部分—— “家园”展区:从都市人久违了的星空开始,以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光学天象仪带你步入璀璨的星空; “宇宙”展区:世界首创,从时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5个角度全景式地解析宇宙运行的规律; “征程”展区:以史诗般的手笔展现人类探索宇宙的伟大历程。 此外,展区还包括一个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以及“中华问天”“行星乐园”“航向火星”特展区和临展厅等。 特别设置的太阳塔,还可在白天实现太阳的多波段观测,通过专业级的光学设备展现高清晰度的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影像;一米望远镜可在夜间带您欣赏极高清晰度的月面、行星和难得一见的美丽深空天体。 等不及, 和你去看星星有多璀璨, 宇宙有多浩瀚…… 2021年,一起 去赴这场和宇宙的约会吧! 编辑:赵婧 部分摄影:朱泉春 部分图片:上海科技馆提供 ![]() |
|
来自: 红翡綠翠 > 《上海风光.建设.生活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