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患者病例分享 患者王某,女,65岁,上海人。2018年6月底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6天”入院,MRI(核磁)示:右侧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后角旁急性脑梗塞。7月中旬转入我院予康复治疗。 治疗情况 轮椅推入病房,经针灸及康复功能训练等治疗4个月后,左侧肢体肌力有所恢复。治疗后可以拐杖辅助行走,左上下肢明显畸形。左肩关节疼痛无力上抬,肘关节屈曲畸形呈90度,腕关节及手指关节畸形,左手不能抓握东西。左上肢肌力III级。左下肢外翻畸形呈45度,左下肢肌力IV级。 10月中旬,给予柔性正骨治疗,拉伸肩关节及肘关节,第一次治疗后肘关节畸形消失。 后续治疗两周左右,手指关节及下肢关节畸形均消失。患者可以完全脱离拐杖行走。 至今发病半年余,已回归家庭,拿针、做饭等日常家务活动均可以胜任。 ▎学习的缘起 接触柔性正骨正值自己对于内观有深入体会之际,可以安住当下,进入“静”的状态。 10月7日是学习的第一天,毛泰之老师说柔性正骨是在自己治疗的时候无意中进入内丹状态体会到的。 我认为内丹的状态就是空性无我的状态,这种状态我刚好在10月5日体会到。心灵的共鸣让我喜不自禁。 5天的课程短暂而珍贵,我不忍错过毛老师讲解的每一个字,觉得收获特别大。 ▎关于中风的思考 参加柔性正骨的初衷,是想用除针灸以外的疗法提高中风治疗的疗效。每天在医院里待着,看着中风病人畸形终生的常态,有谁会想到去矫正? 上课的最后一天我冒昧地去问了毛老师柔性正骨是否可以用于中风病人,他很肯定地告诉我:可以的。 在我心里,对于中医是很深的爱,但是对于一个医生来讲,面对的是病人,不管用什么方法,对病人好的我都要试试,没有中西之分、民间中医与医院之分,只要有效的就是“良药”。柔性正骨就是现代筋骨病人的“良药”!我很幸运,遇到了这么有效的、实在的治疗方法。 12月又来到北京参加临床典型病症精研课程的时候,我很喜悦地分享了自己治疗的病例,看到毛老师眼睛一亮,我知道,我做对了! 他又进一步告诉我们对于中风病人,在自己有把握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调整枕寰关节恢复患者脑部血供,调整脊柱骨盆利于神经修复,调整四肢关节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及矫正畸形。 对于中风的治疗,我又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打破思维的惯性 我们明明知道中医正骨手法了得,但是为什么在医院里就看不到手法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呢? 在学医及从医的道路中,我们形成了很多的成见,但是成见一定是对的么?我觉得要打个问号。 为什么骨头畸形了一定要做手术?我们所谓的“常见疾病的常见治疗”一定是最好的么?核磁共振看到关节腔变窄,除了手术,怎么就没有一个医生说可以用正骨手法复位呢?为什么骨头的问题多数都是手术、手术、手术的结论呢? 东方柔性正骨课上,毛老师说过“骨头怎么歪的就怎么矫正回去”! 对啊!是这个理啊!怎么大家就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方法呢?大道至简,这个道我们已经遇到了,那么是不是更应该以一个开阔的心态和更宽的眼界来看待“新”事物呢? ▎人体的自愈力 人体有非常强大的自愈力,只是医生以及病人是否愿意相信人体能够本自具足地自我修复? 关于自愈力,毛老师讲了一个例子。 农村的老太太每天都干农活,然而骨质却并不会疏松。但是如果有几年不需要干农活了,骨质疏松马上就有了。为什么呢?因为人体会自动调节身体所需。 人体的骨质增生也是如此,骨结构的变化导致人体代偿,所以就有骨质增生去维持身体结构的平衡。因此,如果用柔性正骨使骨结构回到原本的状态,那么增生的骨质就有可能随之消失。 肩袖损伤可以修复么?答案是,只要相关的肌腱不是完全断裂,我们就可以通过正骨将肩部的骨、肌肉、韧带调整至原本的状态,结合针灸理疗,完全有可能修复损伤的肩袖。关键在于医生是否相信这个可能性?这些都是需要打破思维定式的。 ▎结语 针灸加柔性正骨治疗中风,我想我会将它继续在临床中去实践运用,为更多的病人带来真正的康复,带来发自内心的喜悦。 水趋善下,卑自登高。作为一名医生,需要以这样的谦卑精神去学习前辈宝贵的经验,不断努力进取,并用一颗慈悲之心对待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