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9)[转载](原创136)脉冲子《捧功调息》口令词

 秦之过也1 2019-01-28
《捧功调息》口令词——{全称:捧气贯顶法配合调息练法教学口令词}

 捧功调息,是捧气贯顶法的“内混元练法”,是脉冲子教练混元内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形体运动配合呼吸的采气之法,是聚气丹田的练本筑基之功。)

 

一、预备式:

预备        1、两脚并拢,周身中正,目平视前方,目光回收,两眼轻轻闭合,凝住脑中心。

2、    2、头部放松,两眉间放松,展眉落腮,面带微笑,舌顶上腭,唇齿相对,下颏回收。

3、    3、颈项放松,两肩两臂放松,胸背放松,腰胯放松,两下肢放松,脚平铺于地。

4、    4、垂尾闾,提会阴,百汇向上虚悬。

5、    5、用百汇带动身体前后微微晃动,微微晃动,晃动···体察自己前后摆动的整体状态,        使自己的摆动与宇宙原始运动的状态相合,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人天混化,周身融融。

  

    二、起势:

      1、开劳宫:掌心吸气含—呼气吐—吸—呼—吸—呼(可连续做9次1836)。

     2、翘掌吸—前推呼—吸—呼—吸—呼(可连续做9-18次)。

     3、捧气吸—贯气呼(贯肚脐); 

    4、展臂吸—贯气呼(贯命门);

    5、上提吸—贯气呼(贯大包);

    6、前伸吸—贯气呼(贯印堂);

    7、展臂吸—沉气呼;

    8、上合吸—下落呼;

     9、合实吸—呼;

第一节   

        三、捧功第一节:

    1、(接上式)吸—前伸呼;

   2、分手吸—沉气呼;

   3、推揉吸(收)—呼(推)—吸—呼—吸—呼(可连续做9-18-36次);

   4、平拉气吸(开)—呼(合)—吸—呼—吸—呼(可连续做9-18-36次);

   5、展臂吸—沉气呼;

   6、推揉吸(收)—呼(推)—吸—呼—吸—呼(可连续做369次);

   7、立拉气吸(起)—呼(落)—吸—呼—吸—呼(可连续做369次)

   8、捧气吸—贯气呼;

   9、点肚脐吸—呼—吸—呼—吸—呼

        注:第一节可到此止,亦可按自然呼吸,练至收归肚脐

 

 

    《捧功调息》分解  

 

    一、预备式

   1、预备式的调形、调神基本依着捧功的要求做。

  2、强化用头顶百汇带动身体做前后的微微晃动。

  3、关键是腰向后放松,膝关节向前放松,脚趾微微抓地。

 

    二、起势

       1、开劳宫,在预备式的基础上,以腰带动,做掌心含吐,配合呼吸。先吸气,掌心含,接着呼气腰向后放松,气沉丹田。劳宫的开合,动作要匀,呼气时掌心要尽量地吐出,要到位;吸气掌心含,是自然地一松。

     注:开劳宫,是“捧功”内混元练法的重要内容,也是采气聚气的重要关窍,应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耗功式”的突破练习,亦应融入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以之采气。  

     2、拉地气,接着开劳宫的式子,吸气,以小指带动转掌心向后,中指带动翘掌,成掌心向下;呼气,腰向后放松,掌前推,气沉丹田。前推后拉时,掌心是吐,前后姿势转换时,掌心内含。

     3{接上式},吸气,手拉回约一掌的距离,用小指带动转掌捧气,升与脐平;掌指微含,回照肚脐;呼气(沉气),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

     4{接上式},吸气,小指带动转掌心向下,向体后展臂,至体侧掌指微含拢气,回照命门;呼气(沉气),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

     5{接上式},吸气,两手逐渐转掌心向上,上提至两肋侧大包穴,中指点大包;呼气(沉气),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

   6{接上式},吸气,两手转掌心向上,慢慢前伸,与肩等宽高,掌指微上翘,回照印堂;呼气(沉气),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

   7{接上式},吸气,两手逐渐转掌心相对,扩胸,肩肘臂外撑,外展至体侧;呼气,小指带动转掌心向下,微微坐腕,下沉,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

   8{接上式},吸气,两手逐渐转掌心向上,向上合拢(此时应注意:两膝向前放松,小腹回收);呼气,两手相合下沉在胸前成合实手,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

 

   三、第一节

    1{接上式},吸气(胸腔吸满);呼气,转指掌向前,向前伸出,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

    2{接上式},吸气,两手分开,掌指斜向上;呼气,沉肩坠肘,神门带动微坐腕,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

    3{接上式},(体前推柔)吸气收;呼气推,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可连续做9次,18次,36次。

    4{接上式},(平拉气)吸气开,胸腔张开带动两臂开;呼气合,胸腔含,沉肩坠肘,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可连续做9次,18次,36次。

    5{接上式},吸气,两臂外分,外展,至体侧,呼气,沉肩坠肘坐腕,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

    6{接上式},(体侧推柔)吸气收;呼气推,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可连续做3次,6次,9次。

    7{接上式},(立拉气)吸气起;呼气落,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可连续做3次,6次,9次。

    8{接上式},吸气,松腕转掌向上捧气;呼气,两手从头顶贯气下落,腰向后放松,将气收归下丹田。可连续做1-3个呼吸气沉丹田,聚气、养气。

    注:第一节可到此止,如想做完整,可按自然呼吸一直做到收归肚脐。

                                   2011年8月23日  脉冲子 于九江“智能太极养生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