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 2、辛凉解表 3、扶正解表 二、泻下剂 1、寒下 2、温下 3、润下 4、峻下 5、攻补兼施 三、和解剂 1、和解少阳 2、调和肝脾 3、调和寒热 四、清热剂 1、清气分热 2、清营凉血 3、气血两清 4、清热解毒 5、清脏腑热 6、清虚热 五、祛暑剂 1、祛暑解表 2、祛暑利湿 3、祛暑益气 六、温里剂 1、温中祛寒 2、回阳救逆 3、温经散寒 七、表里双解剂 1、解表清里 2、解表温里 3、解表攻里 八、补益剂 1、补气 81、玉屏风散 | 《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方得人心」 2、补血 3、气血双补 4、补阴 5、补阳 94、肾气丸(八味肾气丸、崔氏八味丸) |《金匮要略》「方得人心」 6、阴阳并补 7、气血阴阳并补 九、固涩剂 1、固表止汗 2、敛肺止咳 3、涩肠固脱 104、桃花汤 |《伤寒论》「方得人心」 4、涩精止遗 5、固崩止带 ![]() 十、安神剂 1、重镇安神 111、磁朱丸(原名神曲丸) |《备急千金要方》「方得人心」 2、补养安神 ![]() 十一、开窍剂 1、凉开 118、至宝丹 |《灵苑方》引郑感方,录自《苏沈良方》「方得人心」 2、温开 120、苏合香丸(吃力伽丸) |《广济方》,录自《外台秘要》「方得人心」 ![]() 十二、理气剂 1、行气 123、金铃子散 |《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方得人心」 1、降气 132、四磨汤 |《济生方》「方得人心」 ![]() 十三、理血剂 1、活血祛瘀 2、止血 147、小蓟饮子 |《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方得人心」 ![]() 十四、治风 1、疏散外风 2、平息内风 ![]() 十五、治燥 1、轻宣外燥 2、滋润内燥 166、琼玉膏 | 申铁翁方,录自《洪氏集验方》「方得人心」 ![]() 十六、祛湿 1、化湿和胃 2、清热祛湿 3、利水渗湿 4、温化寒湿 182、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著汤) | 《金匮要略》「方得人心」 5、祛湿化浊 185、萆薢分清饮(萆薢分清散) | 《杨氏家藏方》「方得人心」、 6、祛风胜湿 ![]() 十七、祛痰剂 1、燥湿化痰 190、茯苓丸(治痰茯苓丸)|《全生指迷方》,录自《是斋百一选方》「方得人心」 2、清热化痰 203、滚痰丸(礞石滚痰丸) |《泰定养生主论》,录自《玉机微义》「方得人心」 3、润燥化痰 4、温化寒痰 5、治风化痰 ![]() 十八、消食剂 1、消食化滞 To Be Continued... ![]() 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方剂学》 本内容仅供中医药学习参考及其文化传播 请在医生的处方下正确用药 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