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作伴在北疆——追寻逊克知青村干团队(一)

 红豆居士 2019-01-28

作者:方 良 沈春达

五年前,我们退休了,开始自由地支配更多的时间来参与老知青的各项活动。在一次知青小型聚会上,好友沈龙生赠送我们一张黑白老照片,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

青春作伴在北疆——追寻逊克知青村干团队(一)

X

沈龙生说:这是当年在参观大寨途中拍的一张集体照,因吊唁毛主席的去世,每人都在臂上戴黑纱。但送完照片后,他就匆匆走开了。因他还在上班。接到这张照片后,我们很兴奋,也感兴趣。因为图中人物都是当年在逊克知青中响当当的角色。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我们开始搜寻图中人物。不料这项工作持续了三年的时间。

我们首先是从《逊克县知青工作大事记略稿》一书(见第146页)中找到一点记载:代表团成员来自全县各公社,分别是担任公社或生产大队领导干部的知识青年。代表团团长是沈永志;副团长是金士英与姜学增;秘书是王向东、赵圣安与祝均一;记者是任国安;联络员是方孟烈与张吉生。然后是征询我们所认识的原逊克县各个公社知青陈伟民、刘文龙、黄建强、陈锡珠、陆发奎、金士英、张新渝、杨杰、毛亚宁等人,请他们辨认图中人物,很快就凑满了二三十人。最后,我们向逊克县档案局的领导求助,请他们在档案库里寻找县知青办组团的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档案局的同志们费尽心思,在一堆堆材料中,找到了一份重要的纸质材料,拍照交给了我们,使得我们终于在接到照片的三年之后,找到了图中全部人物。

介绍一下图中人物,他们是:

前左一赵圣安(车陆公社西双河大队,代表团秘书、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前左二方孟烈(车陆公社宏伟大队,代表团联络员、时任车陆公社农建营营长)、前左三吴向阳(新鄂公社新春大队,时任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前左四方德金(边疆公社边疆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前左五张恒瑞(松树沟公社新立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前左六李曰胜(干岔子公社前卫二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前右六姜学增(代表团副团长,时任县知青办主任)、前右五祝均一(干岔子公社兴隆大队,代表团秘书、时任大队 党支部书记)、前右四郭小平(干岔子公社新发大队,时任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在干岔子公社水利营任水利营党总支书记)、前右三张林忠(车陆公社库尔滨大队,时任党支部副书记)、前右二陈伟民(反修公社一连,时任连党支部书记)、前右一张吉生(逊河公社三合大队,代表团联络员、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

中左一王向东(边疆公社靠山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中左二曾庆福(干岔子公社东升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左三周民立(奇克镇公社红卫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左四沈龙生(松树沟公社东发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中左五马国强(边疆公社高滩大队,时任公社党委书记)、中左六葛振雄(逊河公社大公河大队,时任大队革委会副主任)。中右七姚荣民(松树沟公社北镇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右六王永建(边疆公社高滩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右五周勤伟(新兴公社新兴大队,时任大队革委会委员)、中右四张锡光(边疆公社百合大队,时任大队党总支书记)、中右三战敏(干岔子公社河东大队 ,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右二沈永志(车陆公社下道干大队,代表团团长,时任县委常委、大队党支部书记)、中右一管德才(松树沟公社兴隆大队,时任大队革委会主任)。

后左一吴志宝(逊河公社小公河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左二沈云秀(边疆公社山河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左三张胜利(干岔子公社东升大队,时在公社水利工程营,时任公社团委副书记)、后左四边桂云(边疆公社前进大队 ,时任党支部副书记)、后左五董梓辉(逊河公社西兴大队知青、时在逊河公社训华灌区,时任农建营指导员)、后左六张渊(车陆公社红疆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左七张学兰(车陆公社卫东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后左八储忆钢(干岔子公社向前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右七张新喻(逊河公社西兴大队,时任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后右六万丽华(北安农校753班毕业生、地区农科所驻逊克蹲点干部,原黑河知青)、后右五金士英(逊河公社双河大队,代表团副团长,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团省委副书记)、后右四王晓莉(松树沟公社五三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后右三林宏(逊河公社双河大队,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后右二陈艳芬(干岔子公社新发大队,时任公社党委副书记)、后右一曲桂华(车陆公社西双河大队,时任公社妇联主任)。

青春作伴在北疆——追寻逊克知青村干团队(一)

(图片说明:这是参观团中的干岔子公社代表集体照。前排左起:张胜利、储忆钢、陈艳芬。后排左起:曾庆福、战敏、祝均一、郭小平、李曰胜。其中上海知青6人:郭小平、陈艳芬、祝均一、李日胜、战敏、储忆钢。当地青年代表1人:曾庆福。郑州知青1人:张胜利。)

在弄清楚图中人物之后,我们又开始征询当事者的回忆。参观团成员张胜利根据本人的日记记载,对参观团的行程,给出了准确无误的信息。她说:在1976年8月,经逊克县委批准,由县知青办组建赴大寨等地学习参观团,成员有来自全县各公社的38名知青代表,以及随队干部2人、记者1人,共41人。参观团于8月31日在县里集中、次日起程,经多个省市、参观了6个县的30多个先进典型乡村单位,于10月6日返回逊克县城。

青春作伴在北疆——追寻逊克知青村干团队(一)

(图片说明:参观途中与外地知青参观团相遇,一并行进参观。)

啊!参观团成员,在一起经历了近40天的团队生活,该有许多经历值得回顾!

但是,我们在关注他们参观行程的同时,则把更多的注意力去追寻他们在农村担任村干的事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