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京剧演唱的“脑后摘筋”

 cxag 2019-01-28

什么是京剧演唱的“脑后摘筋”

张再峰

◆ ◆ ◆ ◆



        京剧业内有“脑后摘筋”一说。从字面看,因不足用具体、准确的语言来解释,所以很难理解,摘哪根筋?怎样摘法?

        由于其说法意义不明,所以对究竟怎么唱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歌唱家郭兰英(原来是唱山西梆子的)认为,“脑后摘筋”是把声音绕到脑后去唱。

范石人先生认为“脑后摘筋是指颈后由天柱穴经过地池穴\',通过玉枕穴的两根脊柱大筋。“摘”字作上提解,上提时使用内劲,下巴微向里收,梗脖子,使劲时大筋左右肌肉微酸胀,习惯后即消失。”

        卢文勤先生认为:“脑后摘節是指气息把声音送到蝶窦等高部位的空隙里去振动,声音是明亮的,也是能穿出来的。” “余叔岩所演唱的脑后音,用“脑后摘筋”来说明都嫌不够。简直使你感到在后脑勺的枕骨上振动, 骨骼也是可以引起共鸣的。”


       以上说法都未必说得清并使人理解和信服。笔者认为,也不必过分纠缠。总之“脑后摘筋”是属头腔共鸣之范畴,是唱高音的方法,“脑后摘筋”起码可以说明, “脑”是头部,位置很高,  “后”是脑后, 不是“前”。而“摘筋”,应该不是指具体去摘哪根筋,而是指要在这个地方取得好的共鸣、金子般的声音。如同“丹田”其实不能产生气息,但要人为地、意念是在丹田产生的气息一样。因此,“脑后摘筋”这个术语,可能就是“脑后音”同一个术语的另一种说法,或另一种感觉的形象比喻。甚至可能与“脑后音”就是同一个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