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池穴:缓解手脚冰凉

 知识传承永恒 2019-01-28

阳池穴

手少阳三焦经第4个穴位:阳池穴,出自 《针灸甲乙经》。为三焦经原穴。

位置:抬臂垂腕,腕关节背面,由第四掌骨向上推至腕关节横纹,可触及一凹陷处(相当于腕背横纹中点处)即为此穴。

 

释 文

1.阳,天部阳气也。

池,屯物之器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阳热之气。

本穴物质为中渚穴传来的弱小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传入之热,此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阳热之气,如阳气生发之池,故名。

2.三焦经原穴:本穴物质为阳热之气,性干燥,表现出三焦经气血的本源特性

缓解手脚冰冷

阳池穴具有通调三焦,舒经活血的功效。常用来治疗肩臂痛,手腕痛,耳聋,口干,咽喉肿痛等疾患。除此之外,阳池穴还有一个最大的功效,即缓解手脚冰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经常会感觉到手脚冰冷,尤其是女性,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全身都会感觉发冷。中医认为上述情况是阳虚所致。

阳虚是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病理现象。人体的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具有温暖肢体及脏腑的作用。《素问·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人体阳气不足或虚衰,机体功能就会减退,机体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都是阳虚最典型的表现。

阳池穴属于三焦经,三焦是体内阳气的主通道,阳池穴是三焦经的根柢大穴,如它名字一样是阳气搜集的穴位。

阳池穴可以生发阳气、沟通表里,刺激阳池穴可以将身上的阳气激发出来,体内的阳气才能够正常运转。

经由过程推拿阳池穴,能更调整个三焦经的气血,能加能人体内的阳气,可以促进体内气血的通顺,更多的阳气运送到四肢的结尾,四肢行为自然也就缓和起来了。

要领1:先用左手大拇指按压右手阳池穴,力度迟缓增进,一次按3-5息,按50次,然后摆布手交流,最好天天都僵持做。

要领2:四肢行为极冷主要的伴侣,可用艾条在晚上9点摆布艾灸阳池穴,艾条间隔穴位2厘米,一只手艾灸5-10分钟,一样寻常一个月摆布就能彻底根治。

功能:推拿阳池穴能加强体内阳气,疗养三焦成果,而三焦统筹着体内的五脏六腑,推拿阳池不仅能办理四肢行为极冷等题目,更能疗养五脏。

中医以为:阳气足则百病除,经由过程按压阳池穴,更对脾胃、肾脏 果调理调都有很好的辅佐,往往阳虚、寒湿及气血瘀积所引起的疾病,都可以来按阳池穴。

 

穴位配伍

1.配胃脘下俞、脾俞、太溪主治糖尿病。

2.配阳谷治腕关节炎。

3.配大椎、外关治疟疾。

4.配中脘、巨阙(灸),治妊娠恶阻。

5.配阳溪、阳谷、腕骨,治腕关节痛。

6.配风门、大椎、天柱,治寒热头痛。

7.配外关、曲池,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8.配少商、廉泉,有清热通络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9.配脾俞、太溪,有疏调三焦,养阴润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阳池穴

功效:通调三焦,舒经活血

主治:头项及局部疾患,像头痛、项强、耳聋、口干、喉痹、臂肘疼痛不能举等。

1.《针灸甲乙经》 :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2.《针灸大成》: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举。

3.《外台秘要》:治寒热痎疟,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肿。

4.《类经图翼》:主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举。

日常保健

1.刺法:直刺0.3-0.5寸。

2.按摩阳池穴时间要长,力度要缓。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另外经常按揉阳池穴,能够防治“鼠标手”。

3.艾灸每日2-3次,一次10-15分钟。可以补益阳气,对于治疗手脚冰凉,有特殊功效。艾灸阳池穴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临睡前,也就是亥时(21-23点)。此时人体气血最旺,功能最强,调理的效果自然也是最好。

4.用中指指腹按摩阳池穴,可改善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褥期出现的手脚冰凉状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