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逊 经常听到一句话:“做人没有格局,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因为格局,才往往能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能做多大事。 那到底什么才是格局? 要理解什么是格局,首先要明白一种思维方式——结果导向。 当你具备这个结果导向的思维的时候,你所要的那个结果,就是你的“格局”。 一个销售团队新招了两个销售顾问,小李和小明,他们能力几乎不分伯仲,一起被招进来,经手的项目一样,表现同样卖力。 但年终总结的时候,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小李的工作报告上写着“今年新签了5个华南的大客户”。
年后恰好因为一个项目上缺少负责人,所以小明很顺利地成为这个项目负责人,也因此直接晋升。 晋升原因是:能将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全局工作联系起来,有大局观、有高格局。 在《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话。 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个将军,为了赢得一场战役,而不考虑整场战争,那么他的格局是不高的。 我们通常说说一个人“格局高”,指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他所要的那个结果,是能把别人所要的结果涵盖在内。 格局,需要放下你的蝇头小利,把自己的志向放到更大的盘子上去考虑。 在众多中国女企业家中,董明珠绝对算是大格局的。董明珠有多厉害? 30岁那年,她丧夫,还要养着一个2岁的孩子,在别人的眼里,她这辈子是没戏了。 36岁那年,她南下闯荡,只身来到珠海,从基层业务员做起。 40岁那年,公司营业额4.6亿,她一个人就做了1.6亿。 53岁那年,她出任公司总裁,作风彪悍,不留情面,同行说:“她走过的路都寸草不生”。 她放弃 8000 万年薪,为格力耗尽青春,只拿不到1%的股份。 董明珠说:“就在2004年,格力电器差点卖给一家美国世界500强的企业。对于我来讲,可以拿到年薪8000万。 当时我拒绝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它今天是世界500强企业,明天未必是;我们今天不是世界500强,明天未必不是;我相信我们有一份执着的精神,有一天一定能成为世界500强。” 这么多年来,董明珠至始至终在为格力努力工作。最终格力成为世界 500 强,家用电器类全球排名第一。 有这么一句谚语,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格局”。 当你想方设法的去分一块更大的蛋糕的时候,何不考虑去把蛋糕做的更大,那时,你更掌握分蛋糕的主动权,不是吗? 提升格局,最重要的是学会从容,不要着急。试着去多做一些未来几年内才能看到收益的事情。要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春天播种,秋天才会收获。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四起,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多如牛毛。朱元璋作为众多割据势力的一支,实力还不是特别强大。 最后的赢家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扫灭群雄,开创了将近三百年基业的大明王朝。实力远逊于对手的朱元璋到底是如何赢得天下的呢? 答案就在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时,朱升说的那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一个讲究长期坚持的战略,不在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着眼于长期实力的逐渐增长乃至大成。 朱元璋正是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一步步完成了统一中国的煌煌帝业。 最后引用一番上次看到的一段话:
格局也是如此,当你想要得到一个结果的时候,想想怎么样才能放大这个结果,做好当下,放眼未来。 今日推荐 与美貌相比, 良好的说话沟通能力, 更是让你脱颖而出的资本! 更高速的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