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老幼,趾甲畸形或者趾甲病是常见的和最易影响足部行走的问题之一。趾甲问题的临床变现多种多样,轻者红肿、疼痛,伤口反复发作并有渗出,重者影响整个下肢,甚至威胁生命,比如合并糖尿病足等。而且,老年患者,跌倒的风险有可能增加。 01 病因 嵌甲这一命名容易误导,临床习惯称甲沟炎,引起这一临床症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正确的修剪趾甲仅是其中原因之一。嵌甲在不穿的鞋的人群中极其少见,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因为趾甲不受外来的压力。在穿鞋时受到前鞋膛的限制,踇趾被压向第二足趾方向,在趾甲的外侧形成压力,而鞋本身则压迫趾甲的内侧。这一外在压力将甲襞压向不恰当修剪形成的趾甲锐利缘,造成局部皮肤的破溃,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进入开放性伤口,尽管伤口很小,但也会引起感染,形成瓶颈状、引流不畅的脓肿,引起局部红肿、肿胀、多汗及压痛,再加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了整个嵌甲感染。增生的肉芽组织缓慢被上皮覆盖,进一步阻碍了引流、引起肿胀加剧,这使趾甲更易受到外界压力的损伤,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02 正确的修剪方法 指甲是人的门面,漂亮的指甲可以给人带来更大的魅力,但是不适宜的修剪和过分的修剪会给你带来很多疾病。 首先指甲不能留得太长,太长的甲下会有许多细菌,不知不觉的随着吃饭进入你的身体,其次,太长的指甲会在无意中伤害你或者周围人的皮肤,造成感染的危险。第二,指甲不能留得太短,太短你可能会引起指甲长入甲沟,引起甲沟炎,那就要经历拔指甲的痛苦了。还有可能诱发灰指甲。正确的修剪方法是,半个月修剪一次,远端距肉一甲厚度左右,两侧甲沟的指甲最好留得长一点,完全露在皮外。三天清理甲下灰尘一次,两日温水泡甲一次,最好不要过分的挫甲床。 趾甲远端距肉一甲厚度左右,两侧甲沟的指甲最好留得长一点,完全露在皮外。 03 非手术治疗 (一)I期(炎症期) 在病变I期,患者的侧方甲襞出现轻度红肿、肿胀与压痛。治疗方法包括将甲板侧缘自侧面甲襞皮肤内掀起,并用不吸收的棉垫、绒棉或者丙烯酸纤维垫塞入甲角处,将趾甲轻轻垫起。保持患者舒适的情况下,一般坚持2-3周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II期(脓肿期) II期由I期进展而来,此时局部红肿、多汗、压痛加剧,甲襞肿胀高出甲板侧缘,并且开始有渗液流出。开始时流出液为稀薄、黏性的血清样分泌物。由于局部皮肤正常情况下存在大量微生物,感染迅速形成。分泌物即变为脓性并有臭味。患者此时行走困难,几乎不能穿鞋。在此阶段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仍然有可能治愈。 方法步骤: 1)消除对趾甲的所有压迫,包括袜子的压迫等; 2)每天温水(自来水煮沸冷却)泡足4-5次,每次10-15分钟; 3)有条件可以做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使用广谱抗生素; 4)肿胀消退后,压痛减轻,即可开始采用I期病变的趾甲远侧甲下填塞方法治疗。 5)如果渗出没有停止、炎症没有显著消退,则不能使用上述方法。 ![]() 04 手术治疗 ![]() (三)III期(肉芽形成期) 在III期病变,肉芽组织覆盖于侧方甲襞,妨碍引流物的流出,对于此期病变。此时也失去了采用自侧方甲襞皮肤抬高甲缘进行治疗的可能性,保守治疗容易反复发作,一般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基于病因学两个方面:趾甲是主要的侵犯性结构,而软组织是被侵犯组织,需要切除全部或者部分趾甲和甲床生发区,反之亦然。既然甲襞是疾病的罪魁祸首,手术的目的就是切除或者修整甲襞。 手术方法包括: 1)全甲板摘除术:目前较少使用,优点是能充分引流,主 要适应症于环形趾甲脓肿。 2) 部分甲板摘除术: 3)部分甲板及甲床切除术:关键是切除部分甲床和生发层,适应于II期和III期疗效肯定。 4)甲板边缘切除和甲床消融术:使用苯酚烧灼甲床可能是 治疗甲沟炎最为常用的方法,门诊即可完成。 5) 甲板和生发层切除术:这种手术方式较少用,主要使用于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趾甲病变(甲内屈,甲弯曲,甲廯),较少注重外观。 6)部分甲襞和甲床切除术。 7)甲襞切除和缩小手术。 8)远端Syme术。 ![]() 05 提醒 ![]() 甲沟炎是一个足部常见疾病,需要掌握正确的趾甲修剪方法。早期发病尽量减少鞋袜的压迫和减少运动等因素,保持足部干燥,如果疾病继续进展可以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趾甲下垫棉花减少锐性趾甲继续损伤甲襞皮肤。II和III期尽量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对于老年患者更需要关注趾甲引起的感染(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减少足部疼痛可以预防部分摔倒而导致老年骨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