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文章,除了拥有好的结构布局,势必有许多好的句子。一个没有好句子的文章,就像一锅没有调味料的汤,做菜步骤都对,原料也合适,但是喝起来没有味道。 能够广泛流传的文章,在文中总是会金句迭出,让人记忆深刻还朗朗上口。 要写出一个好句子,有一些技巧可循,基本原则是同顺完整,便于理解和传播。 (2)句子通俗化,口语化,简单化。 长句子一般用在专业性比较强的文章里,显得句子内容得严谨,但是却不便于理解。 自媒体文章面对的读者,一般认为是普通大众。这样文章就要求通俗易懂,句子也是尽量的能让人明白,越没有距离感越好。将长句子转变成几个短句子,缩短了理解的时间,增加了文章传播几率。
这样长的句子读起来都费劲,就跟别说去理解和分享了。 另外句子中的“佶屈聱牙”这个词过于书面语,在自媒体文章中,不太容易让人理解。很多时候一些书面语的词如果放在文学作品里,非常有格调,可是如果放在自媒体文章中,则会让文章显得有距离感。而用一些指代不明确的词,会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看下面的例子:
到底有多帅,大家没有概念。而驻足这个词比较文雅,太书面语,显得与普通大众有距离感。但如果用了个名词,效果就不一样了。
(3)多用修辞,尤其是比喻,排比,对比等常用修辞。 一个好句子,善用修辞,能够给句子增光天色。这其中比喻、排比和对比等常用修辞手法,既容易掌握,又能用后便于传播。 比喻可以把干涩的事物写的饱满,把不易理解、想象的场景描绘得生动、具体。
这句话如果直接说冷,读者想象不出有多冷,而说像“刀割”一般,有过体验的人立马能体会到这种冷的程度。没有经验的南方人,也能想象得出来这种冷的感觉。 排比能够增强句子的气势,使其读出来别有一番感觉,最适于传播。
用“无法。。。但。。。”构成的排比句式,就显得比下面的句子有气势得多。
对比的作用是通过反差,突显需要表达的事物。
通过前后的对比,突显了两类人对生命的态度。 (4)说出别人想不到的看法。
用了对比的手法,把上学时的对错观,和成年后的输赢观作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句子如果只到“上一课”,就没有什么新奇,精彩就在于上完课之后,转身离开。细细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 总结,写出一个好句子,有四个技巧: 图片发自简书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