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带滩形态存变化,沉积物粒径需细查

 沐沐阅览室 2019-01-29
导 读

地理蹊不搬运题目,而是解读题目中的知识含义答案与解题思路已改在题组说明里给出。您也可以直接在留言栏内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欢迎关注”地理蹊“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2019合肥一质检

23、与2001年相比,2009年九曲江河口发生明显变化的地貌类型是

A.洪积扇   B.冲积扇  

C. 河漫滩  D.三角洲


24、2009年玉带滩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

A.东岸大于西岸,北部大于南部  

B.西岸大于东岸,南部大于北部 

C.西岸大于东岸,北部大于南部   

D.东岸大于西岸,南部大于北部


25、为避免玉带滩沙嘴消失,应该在

A.万泉河中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万朱河中上游兴建水库,防止洪水侵蚀 

C.沙嘴建护岸工程,减少海水的侵蚀   

D.沙美内海西岸网箱养殖,减缓水流速度

解题思路

本题组以2001年和2009年玉带滩周边海陆分布为背景材料,以九曲江河口发生明显变化的地貌类型、2009年玉带滩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为避免玉带滩沙嘴消失应采取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河流地貌、堆积物颗粒分布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外力作用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题组难度中等偏易,除题组中第二小题稍有难度之外,解决沉积物平均粒径既要考虑玉带滩的形成原因也要考虑玉带滩所受的外力侵蚀,因为粒径大小会受到外力的搬运、堆积等及力的大小共同影响,而其它两小题均是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及理解,难度均不大。

DAC  23、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2009年在九曲江河口附近多了一些沉积物堆积体,河口附近由于河口地势平缓,河水流速减缓,以及海水顶托作用等而形成的堆积地貌为河口三角洲,D正确;而洪积扇与冲积扇均是在沟谷出口的地方,河流形成的这种地貌大多分布在山麓地带河流出山口处,河口处不会出现,A、B错误;而河漫滩则是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在河流凸岸处出现,它是河流凸岸的水下堆积体由于面积扩大,在枯水期是水面而形成,在洪水期时,河漫滩被淹,继续接受堆积,也不会出现在河口处,C也不对。故本题正确选D。


24、根据材料可知,玉带滩是砂质颗粒物组成的沙滩半岛,是在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再结合图中玉带滩呈狭长形状,沿海一侧较平直,内海一侧曲折,可以推断玉带滩的形成应该是由河流携带来泥沙再受海浪的顶托作用在此堆积而成。玉带滩形成后,西侧泥沙堆积会更多,而东侧由于没有泥沙的堆积反而受海水的侵蚀作用加强,细小的砂粒会在海水退潮后携带更远,在加上此处还会受到偏东方向台风的影响,留下的或再堆积的一些较小的砂粒会被风吹至内海一侧,另还有河口处泥沙堆积增多,内海能至玉带滩处的泥沙颗粒也会随之变小,所以玉带滩表层沉积物东部砂粒应较大,而内侧较小;从图上还可以看出2009年沙嘴处变得更小,可以推测出是因为某些原因上游泥沙来量减少,海水侵蚀更大而形成,所以北部的砂粒应大于南部,故此2009年玉带滩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东岸大于西岸,北岸大于南岸。A正确。


25、玉带滩及沙嘴的形成原因通过以上推测已经知道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受海水顶托作用堆积而成,而上游植树造林或兴建水库,都会导致下游泥沙减少,受海浪侵蚀影响,玉带滩沙嘴反而消失程度加快,AB不对;大沙嘴建护岸工程,可以减少海水的侵蚀,从而可以避免沙嘴的消失,这个措施可行,C对;内海西岸网箱养鱼,减缓流速,并不能减少沙嘴消失的速度,反而还会造成内海水质恶化,D不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