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礼。

 秦岭之尖 2019-01-29


什么是礼?


礼” 的初文是 “豊” ,“礼” 是祭神以求福。

最初的礼是指宗教祭祀中的规矩,


《说文》里:“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

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

《释名》曰:

“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

《礼器》曰:

“忠信,礼之本也;

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

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

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荀子·修身》中云: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国家无礼则不宁。”

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礼,

都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做一件事如果没有礼,则无法做成;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礼,则不得安宁。



古汉语中也有“礼物”一词,

最早,礼物的意思是“典礼文物”,

如《书·微子之命》:“统承先王,修其礼物。” 



后来,也指赠送的物品。

《红楼梦》第二六回:“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老胡和老程他们,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西瓜,这么长,这么大的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罗猪、鱼。你说这四样礼物,可难得不难得?”



由此可见,

交际相互馈赠礼物,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往内容。

中国人一向崇尚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上》说: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

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物”一词由两个字组成,

“礼”,是仪式、礼节以及诸如忠孝等道德理念;

“物”,是物质的东西。

所以说,“礼物”不只是物质的礼品,

它承载着文化的礼节并牵涉到仪式,

无礼之物就只是物品而不是礼物。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礼物的价值在于送礼者的善意和心意,

以及对被送者的祈愿和祝福,

而非礼物本身的价值。

一份满怀祝愿的礼物,

更是一份心意的表达。


岁末年初,

「壹号收藏」联合「朱炳仁·铜」

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新年好礼,

作为对自己和亲友的新年祝福!



一份好礼,装满万事如意


甜蜜铜柿,让你心想柿成


深秋时节,柿子熟了。

饱满、圆润,红彤彤,

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

透着一股子喜气,

看了心里舒展。

据《尔雅》,柿子有七德:

“一寿,二多阴,三无鸟窠,四无虫蛀,

五霜叶窠玩,六嘉实可啖,

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



柿子好处多多,如果掰开来,

咬上一口,满口都噙满了甜汁。

它的甜美,让我们觉得,生活也是甜的。



它们好像在告诉你,只要满怀希望,

相信柿候刚好,人生刚好。

相信生活总会红红火火,柿柿顺心。

 

一柄如意手中握,万事皆如意


如意俗称“不求人”,

万事不求人,万事都如意。

最早的如意,

起源于搔背的工具,

搔之可如意,

所以称为“如意”。



以往,

亲友远行,送上如意,以表祝福;

佛僧讲经,也持如意,以备遗忘;

将士作战,防身代麾,以作指挥;

外国邦交,馈赠如意,以示和平。



如意也是皇帝、后妃们的玩赏吉祥物,

宝座旁、寝殿内都摆有如意。

在皇帝登基、大婚、万寿时,

臣子敬献如意,

表示政和、吉祥、顺心。

 


如意挂饰,手柄为流线型,

上刻吉祥莲子形,灵芝如意纹,

配浅灰、宝蓝丝穗,

造型优美极具传统特色美感。



柿子寓为“诸事”和“万事”,

把柿柿甜蜜和如意连在一起,

就是“万事如意”。

朱炳仁·铜为您献上的新年礼物

喜事连连,事事顺心


万事如意新年礼盒,将甜蜜铜柿和吉祥如意连在一起,

用非遗铜雕技艺和传统喜庆风格,为你献上新年的祝福。



如意挂,可以挂车里,挂门上,

作为小配饰挂包上、衣服上,

垂在身边,握在手里。

出行时一路平安,吉祥如意。



铜柿子,

可做香案、茶盘上必不可少的小宠物,

或者书桌上的小放置。

别小瞧了这个,

读书时镇纸,

闲适时把玩, 

不仅带来乐趣,

还带来事事如意。



朱炳仁·铜采用传统精工铸造打磨,

十几道全套工序精制,

铜质精良,玲珑生动。

“万事如意”搭配精致的礼盒包装,

礼袋中是一份厚重、吉祥,

又独特的新年好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