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专家竟这样评价中国企业 出乎所有人意料

 zhihaizhao 2019-01-29

国人一向对德国企业崇拜有加,特别是对“德国制造”,充满羡慕嫉妒恨,而对国内企业则每每摇头叹息。

但是,当德国人突然呼吁向中国企业学习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感想?

近日,德国汤姆森集团总裁汤姆森教授(Bernd Thomsen)在德国《商报》上撰文说,德国企业可向中国学习七点。

一是金钱的使用。中国对增长领域投资特别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是德国的28倍。

二是机遇。中国是谁有好主意,马上就可以动手干。需要的资源会广泛配给,许可证颁发也很迅速。

三是教育。中国幼儿教育就普及数字化,升到大学更是层层递进。而德国则把各州的文化教育自主权看得比创新和竞争能力更重。

打开米尔军事,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四是敢冒风险。企业必须有冒险精神,但很多德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敢冒险。古代中国人就喜欢赌博。而投入一个有系统规则的游戏比投硬币的成功机率当然要大很多。

五是能解决问题就采纳。技术解决了中国许多问题。以前北京取款机不够,现在中国人都手机付款。德国虽然可算是“功成名就”,但企业永远不能躺在成就上睡大觉,而必须预测未来的问题,并着手解决。

六是创新意愿和热情。中国人都喜欢新技术,而德国企业则还必须激发员工对新事物的热情。

七是中国人的毫无顾忌,奋勇直前。这未必是楷模行为,但还是值得学习。 

汤姆森教授指出,中国解放了人们的创新精神。这反过来又推动中国,使其成为世界强国。而德国人的创新意识则不够强。德国企业1千强中,积极打造未来创新计划的连5%都不到,60%甚至根本就没有创新行为。为此,德国企业可向中国学习七点。

当我们听到德国专家号召德国企业向中国学习的时候,我们应当感到高兴,但更应当值得我们反思。

打开米尔军事,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过往我们很少了解到,曾几何时,德国产品就像如今的“中国制造”一样,是廉价、劣质、低附加值的代名词。德国作为欧洲内陆国家,与英法等国不同,进入工业革命的时间比较晚,当其他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大概半个世纪后,德国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化远远落后其他的欧洲国家。

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德国才正式开启工业革命序幕,由于缺乏先天技术和经验积累,加上人才不足,德国最初在制造业上的发展遭遇了巨大的瓶颈,因此德国就走上了模仿英法两国制造业的道路,更为严重的是,德国的工业界一度出现了剽窃、伪造商标这类违反工业道德以及商业道德的现象,德国政府甚至鼓励企业从英法进口产品,然后将其拆解重组后再出口到英法等国。

打开米尔军事,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一时间,来自德国的粗制滥造的低价产品对美、英、法等发达市场造成猛烈冲击。

1876年5月,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博览会上,德国机械工程学家、“机构动力学之父”弗朗茨勒洛批评德国产品质量粗劣、价格低廉、假冒伪劣,在德国内外引发震动。“德国制造”成为一个带有侮辱性的词语,这促进了德国工商界的反思进程。

当时的德国企业界已经意识到,“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质量,而不是廉价。”知耻而后勇,德国企业家抓住国家统一与工业革命的时代机遇,不到10年时间,“德国制造”已经超越“英国制造”的产品竞争力。

打开米尔军事,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1896年,英国罗斯伯里伯爵痛心疾首呼吁道:“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

200年来,德国商业史基本上都与工业制造密切相关,无论战争、经济危机、商业潮流、科技革命等外部因素如何影响,甚至是毁灭,德国工业制造的基石始终大而不倒,历久弥新。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德国专家们在呼吁向中国企业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看到企业的进步,不必妄自菲薄;但我们也深知中国企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也当设问:我们真的赶超德国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