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气祛湿—胃胀

 逸农农 2019-01-29

杨某某,女,57岁,门诊患者。

初诊

反复胃胀多年。

患者反复胃胀多年,偶有呃逆,头痛,颈部偶有不适,纳差,眠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弱。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痞证”范畴,证属脾虚湿盛型,应以健脾祛湿为治疗原则,整方如下:

半夏9g        陈皮12g      焦三仙各30g

海螵蛸30g   远志12g      泽泻30g

木香12g      砂仁6g        连翘20g

珍珠母20g   厚朴12g      苍术20g

白术20g      代赭石30g   旋覆花30g

羌活20g      独活20g      石菖蒲12g

7剂,免煎颗粒,日1剂,开水冲服,分早晚两次温服。

复诊

二诊:服药后患者胃胀明显减轻,呃逆次数减少,头颈部不适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脉弱。上方7剂继服。


按语
        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影响脾的运化,症见胃胀、呃逆等。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健牌,燥湿化痰;焦三仙消食健脾行滞;海螵蛸柔酸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砂仁行气调中,和胃醒脾;连翘清热解毒,善清心火;珍珠母平肝潜阳,重镇安神;厚朴燥湿除满,行气消积,降逆平喘;苍术、白术合用燥湿健脾;代赭石平肝降胃镇冲;旋覆花消痰下气,软坚行水;独活、羌活,辛散苦燥温通,均善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主治风寒湿痹,风寒表证,表证夹湿及头风头痛等证候;远志芳香清利,性温行散,宁心安神,散瘀化痰;石菖蒲辛散温通,利气通窍,辟浊化湿,理气化痰,活血止痛;泽泻利水渗湿泻热,使湿热从小便去。全方集健脾、燥湿、理气、化痰为一身,标本兼治。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