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告诉诸葛亮慎用马谡,可他不听劝阻反而重用,原因有这三点

 tng1959 2019-01-29

在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大多都能涌现出很多的能人异士。他们帮助主君成就一番霸业,而这些历史人物的出现,对于后世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接下来,小编要和大家说的是,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间的那点事。当时魏、蜀、吴三国呈鼎立之势,各国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的谋士,刘备手下就有卧龙诸葛亮。但奈何自己的军事实力不够,实在是令人惋惜。

在公元222年的时候,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只这一战就让刘备大伤元气。没过多久,刘备就染上重病去世了。在刘备临终前的时候,他告诉诸葛亮要谨慎使用马谡这个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诸葛亮非但没有听刘备的劝,反而是重用了马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小编认为,原因有这三点。

首先来看第一点,马谡本人的军事才能深受诸葛亮的赏识。早期的马谡担任过太守的职位,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讨论军事。时间一长,诸葛亮对于马谡也是有所耳闻。在诸葛亮南征的时候,就听从了马谡的计策。他主张“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很快就平复了南方的叛乱。在这一点上,马谡的本领也是数一数二的。

然后咱们再来看第二点,除了马谡,基本上处于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这时候的蜀国不像早期兵强马壮,文臣武将众多。放眼四下,能够挑起大旗的人没有几个。选过来选过去,好像只有马谡能够更加出色的胜任,其他人就像是做了陪衬一样。其实从这点上也能反应出来,这个时候的蜀国已经是大势远去了,只剩下苦苦挣扎。

最后说一下第三点,军事实力相对薄弱。在古代打仗,除了策略等问题,还非常注重各个国家的综合军事实力。从古到今,以少胜多的仗有是有,但很少。虽然失街亭和马谡离不开关系,但另外一种角度来想,是不是也侧面体现出了军事实力不够强大这点。最后诸葛亮没有办法,只能“含泪斩马谡”。以上这三点就是小编分析总结出来的,如果各位看官还有不一样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咱们一起交流和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