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是说民间的习俗中,每年的腊月23日,家家户户的灶王爷都会被玉皇大帝召到天上去,然后到大年初一再回来。 灶王爷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家之主”,他有一本“善恶薄”。身边有两个善恶童儿,一人持“善贯”、一人持“恶贯”,专门清楚记录着一家一户每个人,一年之内的功与过、善与恶, 每到年末,灶王爷就会赴天庭,汇报家家户户的具体情况, “源易缘”注意到,在中国道教的神话体系里,灶王爷和土地爷,论级别都不算“大官”。但却在中国,深受民间百姓们的敬重和信仰。
特别是在每年的农历腊月23日,家家户户都还会买来粘牙的“芝麻糖”,效敬灶君爷和灶君奶奶。 据说,买芝麻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感谢灶王和灶王奶奶保佑这一家的平安无事;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灶君爷吃了芝麻糖后,能粘住灶君爷的牙齿,到了天上时,多言美事好事,少说不好的事情,期待来年有更多更好的福报。 灶王爷有何来历,他又尊姓大名?民间传言不一,“源易缘”也在以前的民俗系列文章《他的官职比土地公还小,却能直达天庭!人人又敬又怕:给他买糖吃》中曾谈到过。 “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民间留传的传统故事里,多认为灶王爷与玉皇大帝是同姓“老本家”。 张灶王有兄弟俩,哥哥是泥瓦工,绝活是筑灶台;弟弟会画画。由于张灶王心肠好,爱热情帮助人,深受四邻们的爱戴。 腊月23日深夜,70岁高龄的张灶王和妻子相继辞世。有一天,做弟弟的对全家说,他睡梦中看到大哥和大嫂相继成仙,被玉皇大帝封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随后,弟弟还将梦中看到的大哥大嫂的样子画出,张贴在自家中,同时赠送给了邻居们。就这样,灶君文化流行越来越广。
“源易缘”通过梳理传统民间文化,对灶君爷和灶君奶奶的传说中,还发现另外一个较为特别的说法。 这个说法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灶王爷与神话名著《封神演义》中的一对“狠角色”有关,那就是张奎和高兰英夫妇。 熟悉封神神话的朋友都清楚,张奎在商王朝大厦即将倾倒之时,仍然赤胆忠心,孤守渑池城。
面对大势已去的纣王和商王朝,张奎夫妇自然也不能力挽狂澜,最终死于杨戬、杨任和韦护的围攻之下。 “源易缘”也留心发现,张奎夫妇死后,分别被封为了“七杀星”和“桃花星”。 从张奎夫妇所封的神位来看,两人所奉的神位,与灶王爷的神位一职如“风马牛不相及”,没有任何的联系。 那么,民间又是怎样将张奎和高兰英夫妇尊奉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呢? 查阅资料发现,有说法称将两者联系起来,是因为张单和张奎名字误写所致;
而“七杀星”的这些特性,与五行文化中的属性“火”有关,于是人们便将此联系起来。 另外一个方面,应与张奎夫妇的行为举动有关,为保商王朝,两人忠勇有嘉、忠义有节,因此在一些地方也就被尊奉为了“灶王爷”。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中国神话》、《中华民俗》、《中国道教》、《易经》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