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中的“鼓风机版佩奇”截图自《啥是佩奇》 两部精心策划、大导演大制作的微电影,以中华传统春节为切入点,一部讲述农村爷爷想尽办法为孙子准备新春礼物的故事,一部讲述海外华人春节前夕带“福”寻根的旅途,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两部微电影走红之势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2019年元旦贺岁档。 有网友如是总结2019元旦贺岁档:打出“一吻跨年”宣传口号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在成功“末日营销”后遭大量普通观众差评;首映发布会上获得原著作者天下霸唱盖章认证的《云南虫谷》,愣是拍成了“奔跑吧,胡八一”;而有着贺岁档“活招牌”的葛优,其主演的《断片之险途夺宝》创下了他个人主演电影里豆瓣评分的最差纪录。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观众放弃大银幕而选择小荧屏?源于内容、源于真实,源于它的短,更源于那敲击心灵的故事。 七里地是一条路,一条通往家的路。家在哪里呢?在大雪茫茫的地方,在汽车容易抛锚的地方,在中国各个村庄,也正是我们正在踏上或即将踏上的返乡路……《七里地》以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福”字为线索来连接祖孙三代,让海外长大的孙女带上爷爷亲手写下的“福”字,踏上寻根之途,走爷爷、父亲当年走过的“七里地”。行走的过程里,海外长大的孙女终于明白了“故乡”的意义,明白“福”的内涵,明白了爷爷所说的“福在哪,家就在哪”。 于部分人而言,返乡的路途并不容易,影片抓住“不容易”这个点,让我们回到熟悉的场景之中。七里地难走,也不难走,它是一个象征,是三代人产生牵连的地方。其实,每个中国人的心底都有一条通往家乡的路,我们都曾在这条路上来回行走,“为生存而来,为梦想而走,为寻根而归”。 《啥是佩奇》与《七里地》的风格不一样,它立足于一个小家庭,局限在春节前的某个时间段,产生在城乡之间。 啥是佩奇?佩奇是长辈对晚辈的爱。一个农村的老头并不知道什么是佩奇,却因为对孙子无私的爱,用尽一切努力做出了一个形似佩奇的“佩奇”,让人震撼,让人想起自己年迈的爷爷,想起那些牵挂自己的人。这只粉红小猪像一只利剑,瞬间戳痛了观众的心,让人们脸上带笑,眼中含泪。 两部微电影都很短,都省略了很多情节,但都抓住了重要的点,让观众短时间迅速进入“团圆”的场合之中。所以,即便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两则广告,但都心甘情愿地想分享给朋友、给亲人,给这个世界,因为我们在有限的镜头看到了无限的情感,看到了绵延不绝的人间大爱。 新春未到,年味先行。《啥是佩奇》和《七里地》正是在关键时刻,以如此别样的方式,撞击着我们的内心。不论此时,也不论天涯。 |
|
来自: 昵称6202398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