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话】苏联航母发展之路(一)

 毛毛雨晨 2019-01-29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空母舰

在介绍苏联的第一代航空母舰——“莫斯科”级直升机航空母舰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苏联海军直升机的发展。早在1948年的莫斯科图希诺航展上,卡莫夫设计局展示了卡-8直升机。尽管其结构还十分原始,但是海军司令库兹涅佐夫敏锐地认识到这种新型飞行器对于海军而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于是卡莫夫设计局由此而开始专门为海军研制直升机了。与我们常见的直升机不同,卡莫夫设计的直升机都采用共轴旋翼结构,具有体积小、升力大、无尾桨等优点,特别适合在军舰上起降。1950年卡莫夫设计局完成了第一种舰载直升机卡-10,并于同年12月在“高尔基”号巡洋舰上成功进行了起降测试。1953年卡-15直升机研制成功,并于1957年正式进入海军服役(部署在57型“卡宁”级驱逐舰上)。1961年,更成熟的卡-25直升机通过了国家验收,并且同时批量生产反潜型、救上援型和目标指示型。该机是苏联第一种大批量装备部队的舰载直升机,极大地增强了苏联水面舰艇的反潜能力。

-15舰载直升机侧视图

当时卡-25直升机部署在61型“卡辛”级驱逐舰上,但各舰队都反映每艘驱逐舰只能搭载一架卡-25,数量严重不足,应当建造一级专门搭载卡-25直升机的反潜航空母舰。海军司令部立即责成海军中央舰艇建造研究所和第17中央设计局进行设计。其中,海军中央舰艇建造研究所的方案是:排水量5000吨,航速35节,搭载8架直升机,装有1座反潜导弹发射器、2座反潜火箭发射器、2座防空导弹发射器、25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2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第17中央设计局的方案在固定武器上与前者基本相同,只是排水量增加了一倍达到10000吨,载机量提高到14架。

-25舰载直升机

经过反复论证,海军司令部和造船监理委员会在196012月批准了第17中央设计局的方案,并责成其进行详细设计。19613月海军司令部正式批准了第17中央设计局的技术方案,并定名为1123型反潜巡洋舰,之所以采用巡洋舰的分类是为了避免遭到赫鲁晓夫等人的反对。由于该舰的建造涉及到造船、航空、导弹、电子等更多最新技术,因而最终多达27个设计机构和200余家生产企业参与到了航空母舰的建造中来。

“莫斯科”号直升机航母的建造

1123型反潜巡洋舰首舰“莫斯科”号于19621215日在第444造船厂(黑在黑海造船厂建造中的“莫斯科”号直升机航母,摄于1965年初。海造船厂,西方常称为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1965114日下水,19676月开始试航,19671225日完成国家验收。1968110日“莫斯科”号正式编入黑海舰队服役,隶属于第21反潜舰旅,母港是塞瓦斯托波尔。

在试航期间,“莫斯科”号发射了26V-611SA-N-3)防空导弹、1482RSUW-N-1)反潜导弹、170枚反潜火箭弹、9枚鱼雷以及大量炮弹。但是试航也暴露出该舰存在大量技术问题,并且发生了一起卡-25直升机夜间坠毁事故,造成一名飞行员死亡。为此刚刚服役的“莫斯科”号只得返回船厂进行改装,直到19689月才正式服役。

锚泊中的“莫斯科”号直升机航空母舰

此时的“莫斯科”号已经达到了战术任务书所要求的技术状态,并立即进行了长达48天的远航训练。此次远航的总航程达到10500海里,直升机共飞行497架次,552小时。令苏联海军鼓舞的是“莫斯科”号搭载的卡-25直升机在远航中多次发现美国潜艇,并对美国潜艇进行了长达96小时的跟踪,其中33小时是对美国核潜艇进行的跟踪。可以说,卡-25能随时歼灭被跟踪的美国潜艇。

19721118日,一架雅克-36M战斗机成功地在“莫斯科”号进行了垂直降落试验。1122日雅克-36M在“莫斯科”号进行了垂直起飞—垂直降落试验。这次试验标志着苏联海军终于拥有了固定翼舰载机,这一天也被“莫斯科”号航海日志记载为“苏联海军舰载机诞生日”。

雅克-36M战斗机

但是“莫斯科”号在197522日发生了其服役生涯中最严重的事故——存放防空导弹的弹仓起火。大火迅速蔓延到锅炉舱而导致军舰停电。在消防船的帮助下,大火燃烧了7小时后被扑灭,共造成3人死亡,26人受伤。这次大火使得“莫斯科”号进行了长达1年半的维修。

1976年该舰加入第30反潜舰师,负责在地中海跟踪美国战略导弹核潜艇和美国第6舰队的航空母舰。此后“莫斯科”号一直活跃在地中海。1991年该舰在访问叙利亚途中曾跟踪一艘美国核潜艇达77小时。苏联解体后,该舰仍然隶属于黑海舰队,但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在黑海舰队归属上发生了争执,导致黑海舰队既无军饷又无燃料。“莫斯科”号只得长期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1995427日俄罗斯海军将该舰编入预备役,不久后其舰名被注销,而“光荣”号导弹巡洋舰改名为“莫斯科”号。1996117日“莫斯科”号航空母舰正式退役并作为废钢铁卖到印度。

“列宁格勒”号直升机航母的建造

1123型直升机航空母舰的二号舰“列宁格勒”号于1965115日在第444造船厂(黑海造船厂)动工,1966731日下水,19681215日交付海军,19694月通过国家验收。

“列宁格勒”号直升机航母

“列宁格勒”号服役后主要负责地中海地区的战备巡逻。1972224日,苏联海军K-19号核潜艇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8人死亡,这是世界上非沉没核潜艇事故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当时K-19号已经紧急上浮,但是由于处在风暴中心,救援船只无法接近。“列宁格勒”号紧急前往救援,该舰的卡-25直升机在风暴中成功救出了12名被困艇员,并将28名救援人员运送到K-19号上。最后K-19号成功地幸存下来,被拖回北方舰队的北莫尔斯克基地。

K-19号核潜艇,在西方它被戏谑为“寡妇制造者”。作为一艘著名的潜艇,有不少模型厂商以它为题材生产H级核潜艇

19748月“列宁格勒”号应埃及政府邀请前往苏伊士运河执行扫雷任务。这些水雷是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方面布设的。战争结束后埃及海军曾经多次试图清除这些水雷,但是反而损失了一艘扫雷艇。“列宁格勒”号在此次扫雷任务中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直升机扫雷技术——由卡-25直升机拖曳扫雷具进行扫雷,具有安全性高、扫雷速度快等优势。在苏伊士运河扫雷期间,“列宁格勒”号出动直升机188架次,总飞行时间达到339小时,受到埃及政府的嘉奖。

此后“列宁格勒”号访问了索马里、毛里求斯、赤道几内亚、塞内加尔等国。从1980年起,“列宁格勒”号前往波罗的海执行战备任务,并参加了1981年的波罗的海舰队大演习。1982年该舰返回母港塞瓦斯托波尔。1984年,“列宁格勒”号远航到古巴哈瓦那进行访问,并与古巴海军进行了联合反潜演习。1985年起该舰进行了2年之久的维修。按计划“列宁格勒”号应当在1990年进行现代化改装,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只得于1991624日退役,19958月该舰作为废钢铁出售到印度解体。

AVL轻型航空母舰计划

赫鲁晓夫于1964年下台后,海军司令员戈尔什科夫认为发展航空母舰的时机到来了。尽管21123型“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研制十分顺利,但是这型航母并不是戈尔什科夫心中理想的航空母舰,原因很简单:1123型航母不能搭载固定翼舰载机。为了不引起大的反对声浪,戈尔什科夫决定提出一个代号为AVL的轻型航空母舰方案来试探上层的反应。造船工业部长布托马获悉了戈尔什科夫的计划。

19674月格列奇科升任国防部长,这使得苏联航空母舰的发展获得了强有力的高层支持,于是戈尔什科夫决定在1968年制定的1971-1980年苏联海军造船计划中列入航空母舰。当时美国正在研制变后掠翼舰载机F-111B,而苏联的米格设计局也在全力研制米格-23变后掠翼战斗机。鉴于当时航空技术的发展动态,戈尔什科夫命令涅瓦设计局以美国的F-111B为参考舰载机,设计AVL轻型航空母舰。

乌斯季诺夫

虽然名义上是轻型航空母舰,但是戈尔什科夫多次暗示涅瓦设计局“将排水量搞得尽量大一些”。于是草案的排水量高达50000吨(按当时标准已经超过中型航空母舰,按二战标准则是大型航母),航速达到32节,续航力为7000海里。该舰计划安装2部弹射器,搭载28架战斗机、4架预警机、2架电子战飞机和4架救援直升机。由于航空工业部没有参加方案论证,涅瓦设计局只得以美国F-111B战斗机和E-2预警机的数据来进行细节设计。按照涅瓦设计局的构想,AVL航空母舰应当采用核动力,蒸汽动力则是备选方案。但是AVL航空母舰设计方案后来被负责国防工业的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乌斯季诺夫否决了。因为乌斯季诺夫更加看好搭载垂直起降飞机的航空母舰。在这里笔者要简要介绍乌斯季诺夫其人(此君对苏联航空母舰的发展产生过决定性影响):乌斯季诺夫生于1908年,卒于1984年,是苏联著名的党务、国务活动家,也是著名军事家,于1976年获苏联元帅军衔。乌斯季诺夫自卫国战争以来一直担任苏联国防工业的领导者,负责各类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工作。对于航空母舰,乌斯季诺夫的态度比较复杂:首先,乌斯季诺夫反对建造美国式的大型航空母舰,这使得很多学者认为乌斯季诺夫是反航母派核心人物。但是乌斯季诺夫又十分看好垂直起降飞机的发展前景,主张建造搭载垂直起降飞机的航空母舰。按照乌斯季诺夫本人的说法“苏联不应该在航空母舰方面追赶美国,而应该在美国飞机制造者还没有取得成功的领域——垂直起降飞机的研制方面去超越美国”,于是苏联航空母舰的发展就体现了乌斯季诺夫的观点。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