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届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后,一部中国动画公司出品的动画获得了关注。武汉太崆动漫的《冲破天际》,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角逐,另外四部影片包括爱尔兰老牌工作室Cartoon Saloon的《午后时光》,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的《动物行为》,皮克斯故事艺术家特雷弗·希门尼斯的《周末》,以及同样很有中国特色的来自皮克斯首位华裔女导演石之予的《包》。出售友情链接 《冲破天际》海报 《冲破天际》的制片人、太崆动漫CEO张少甫回想当天得知入围的情景:“早上五点多,还是半梦半醒的状态,感觉自己在做梦,即便是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相信。”虽然未来的动画道路还很长,但张少甫“说这样的时刻,一辈子只有一次”。 张少甫 追逐梦想不是一个人的事 张少甫5岁时随父母去美国生活,是个典型的“ABC”。到研究生才开始学习动画的他,2011年的“毕业作品”《龙娃》一举摘得了当年学生奥斯卡的金奖。之后他进入迪士尼成为一名动画师,曾参与制作《疯狂动物城》《超能陆战队》《海洋奇缘》《美味盛宴》动画电影等。 和八年前获得学生奥斯卡的经历相比,张少甫感觉这一次的提名感受十分不同,“学生时代,是个人的成绩,而这一次荣誉则属于我的公司和团队。而且,是更加真实的奥斯卡竞逐,提名名单上的许多创作人员,都是我从事动画这个行业心目中的英雄。” 《冲破天际》描绘了一个梦想成为宇航员的小女孩追逐实现梦想的“脚步”。宏大的航天梦被单纯的童真简化成清新的插画风格,繁杂的成长道路被步态各异的脚部特写直观表达。“中国式父亲”的默默付出和陪伴是梦想背后打动人心的情感力量。 这是太崆动漫成立以来做的第一个作品。其实有那么点“企业文化宣传片”的意思。张少甫记得自己小时候学英文,cosmonaut指俄罗斯航天员,astronaut指美国航天员,taikonaut指中国航天员,“taiko”和 “太空”谐音,有一种中西结合的意味。从“太空”出发,主创们决定第一部电影讲一个想成为宇航员小女孩的故事。主创团队曾经看到一张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刘洋小时候在家乡与姥姥的合影,她脸上幸福开心的表情富有感染力给主创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第一个故事就这么敲定了。 把一个小女孩的太空梦用鞋子来讲述,这是这个动画短片的核心创意。“最初这个动画的概念,就源于,太空和脚步,还没有加人,但是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觉得完全是鞋的镜头,虽然有创意,但是很单调。” 《冲破天际》中脚步的镜头 张少甫回想自己追逐梦想的重要时刻,“我第一次站在‘学生奥斯卡’领奖台上时,最直接的感想不是我成功了,而是真的感谢我的父母。后来每次看到颁奖礼,大多数人都会感谢自己父母,因为父母是一直以来支持你的人,在孩子还完全不明世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心中梦想的种子。这种共情,是全世界所有人都共通的。一个独立追求梦想的故事,缺少了情感并不会打动人,追梦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一定还有什么更重要的。” 关于动画创作的过程,张少甫说,最花时间的部分还是故事,“故事是很神奇的东西,它是看不见却是最核心的,一个动画,从模型到绑定到灯光,各个环节都可以看见和调整。故事是无形的,却是面向每一个人的。”张少甫说,国内的动画许多由一个编剧操刀说了算,但他主张集体创作,要每一个人把自己心里的东西拿出来给人看,“告诉他们,做动画片脸皮不能太薄。”最后的故事里有该片导演Bobby Pontillas生长的单亲家庭背景,有张少甫自己的移民背景,也有另一位导演Andrew Chesworth和父亲的关系缩影。 张少甫与Bobby Pontillas、Andrew Chesworth合影 动画是一门语言,中国的年轻人潜力无限 张少甫成长在好莱坞,认识的动画人和合作伙伴也都在洛杉矶,最初决定创业的时候,他也决定“只招收最优秀的动画人才”,此次《冲破天际》的导演Bobby Pontillas曾任迪士尼、蓝天工作室角色设计总监,Andrew Chesworth曾任迪士尼动画工作室高级动画师,他们是共同制作《疯狂动物城》《海洋奇缘》《无敌破坏王》等动画片的伙伴。“中国的动画产业还很年轻,最初我也很难在国内招到合意的人”,但家乡武汉政府扶植动画产业决心坚决,也有大批动画专业的毕业生踌躇满志打算投身这个行业,加上国内制作成本上的优势,张少甫决定中西两边双管齐下。 洛杉矶和武汉视频会议 这显然也是太崆的制作模式带来属于自己的优势。洛杉矶更接近核心创意,武汉的工作则更偏向具体的制作。两边的工作室共21人,白天黑夜地隔着电话视频会议开展工作,因为有时差,一边一天工作完成后提出的问题,能够在另一边的工作中得到完善和解决。 张少甫参与《疯狂动物城》的时候,迪士尼的动画总监发现他的言行举止和狐狸尼克的十分吻合,就把这个重要的角色完全交给他打理,做完那部动画,他对于如何用耳朵和尾巴以及毛发竖立的程度表达动物的情绪了若指掌。《超能陆战队》的大白形象到张少甫手里的时候,可不是观众看到的那个萌样,为了展现一个“气球人”的动态,张少甫拿着个瑜伽球自己扑在上面又滚又压,来模拟人类和大白的互动时受到的“反作用力”。 身处全世界最优秀的动画出品基地,张少甫对迪士尼的印象是,“每个人都是厉害得不得了的角色,没有人不应该在那里。”回想初到迪士尼的日子,张少甫自嘲说,“每天上班前都有一个想法:完了,今天他们就会发现我其实是假的,哈哈哈哈。” 但几部动画历练下来,张少甫还成了迪士尼最年轻的动画导演和培训师。“动画是一门语言,很多人以为动画师是技术人员,其实动画师是演员和小导演。” 《冲破天际》剧照 《冲破天际》中,中国动画人参与制作的比例超过80%,尤其武汉的团队,几乎都是刚毕业不久的新人。洛杉矶经验丰富的从业者通过在线培训的方式给这些年轻人支持,张少甫觉得这是他选择回国创业十分重要的初衷。“到现在还没有真正看到中国动画的潜力,但我非常相信中国动画在不久的将来,完全能够跟国际接轨比肩,问题不是中国的人才不行,我在网上也看到很多言论这么说,但我不相信。” 7分钟短片耗时7000小时,动画不是“快钱”生意 《冲破天际》的创作可追溯到2017年1月,到四五月完成剧本,八月在武汉渲染出第一个镜头。整个团队21人,花费时间超过7000个小时。 虽然画面看上去简单,却蕴含着许多精巧的小心思和技术上的挑战。联合导演Bobby一直想做一部“感觉像插画一样的短片”,“我以前就很喜欢看别人尝试用3D动画做出一些可以流传下去的经典作品,把动画做成会动的故事书一样。” Bobby喜欢二维的动画,在今天CG成为主流的动画行业里,这种“怀旧风”有时候显得不合时宜。而这个想法让团队开始探索二维效果用三维渲染的方式。举例来说,一个简单的环境空镜头中,会直接使用色彩设计稿的图层,再由灯光师加上边光和阴影效果用遮罩选区、真实阴影、手绘阴影和动画等方式综合处理,最后合成。 二维效果用三维渲染 这样的“效率”未来做长片是否担心节奏过慢,张少甫说,“我们做的时候没有考虑时间,只是考虑故事好不好,在这个行业里面,情怀就是生意,永远会让人记住的是那些感动的感觉,故事不好的话,观众走出电影院就忘记电影发生了什么,那么做的整部电影都是白费。我这次从导演转向制片人管理,更注重的是项目的质量和营养。” 回国创业的这些年里,张少甫也遇到不少“浮躁”的人,“动画是一个文化生态,需要钱,需要时间,还需要耐心。在好莱坞的六大公司做动画,都会投入相当长的时间精力,但中国尚处在一个赚快钱的时代,很多东西的不稳定,所以大家只想着怎么快点把东西做出来,但这是急不得的。” 这些年,张少甫也十分关注国产动画行业的发展,上一次《大圣归来》的成功令他兴奋,最近的《白蛇:缘起》获得好成绩他说自己也由衷开心,“他们都很棒,我很高兴看到我们传统的东西可以用动画表现出来,还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同时,他也希望自己此次“出征”奥斯卡可以给中国动画人更多信心,“我的梦想是真正看到中国的动画能起来,通过这一次的奥斯卡,也可以给中国的动画一点信心,有朝一日或许大家可以联合起来。让中国的动画不只是在中国崛起,也可以在全世界发行,让全世界喜欢。” 《冲破天际》截止目前共入选60多个国际电影节,16项大奖。和传统走电影节的短片发行路径有所不同,该片去年9月已经在互联网平台上线。“网络时代的战略有所改变,我们获了十几个国际电影节的奖项的时候,就想要先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短片。”张少甫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