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一叶 2018-11-23 15:37:45 说起竹编,我们想到的往往是竹篮、竹筐、竹箩等日常用品。 其实,在中国的能工巧匠手中,竹编也能成为一件精细的艺术品 竹编仕女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嵊州竹编。 嵊州位于浙江中东部,山水秀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为竹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竹编就出现在嵊州地区。汉晋时期,竹编开始往精细化方向发展。到了清代,出现了专门的竹编作坊。在2007年,嵊州竹编正式获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代嵊州竹编食盒提篮 清代嵊州竹编食盒提篮(正面) 嵊州竹编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设计、造型、制模、估料、加工竹丝篾片、防蛀防霉、染色、编织、雕花配件、装配、油漆等工序,仅竹丝篾片工艺就有剖青、锯竹、卷竹、剖竹、开间、烤色、劈篾、劈丝、抽篾、刮丝、刮篾等众多步骤,编织技法更有龟背、插筋、弹花、穿丝等一百多种。 围绕内模编扎,是嵊州竹编的特有工艺 嵊州竹编的编织方法粗细并存。细者能在一寸长度内编进150根竹丝,精巧细腻,薄如羽翼。大部分竹编精品,都是用着2毫米宽度的竹丝编制而成。 而今,如同大部分的传统技艺一样,嵊州竹编同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这一技艺的传承人们,纷纷进行着自己的探索。 嵊州竹编国家级传承人俞樟根,致力于将竹编从日用品升华为艺术品。并撰写嵊州竹编专门著作。 俞樟根 ![]() 代表作《越想古戏台》 嵊州竹编省级传承人袁亚琴则致力于下一代的传承 ![]() 袁亚琴 ![]() 代表作《麻姑献寿》 吕成在探索竹编的生活化表达之路,力争让嵊州竹编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 吕成作品 正是这些传承人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嵊州竹编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顽强的生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