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轴线长度所需精度的估算在选定的桥梁中线上,于桥头两端埋设两个控制点,两控制点间的连线称为桥轴线。由于墩、台定位时主要以这两点为依据,所以桥轴线长度的精度直接影响墩、台定位的精度。 二、桥梁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目的:为测量桥位地形、施工放样和变形观测 提供具有足够精度的控制点。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测量 目的: 测定桥轴线长度 进行墩、台位置的放样 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 布设形式:三角网 选择控制点时,应尽可能使桥的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以利于提高桥轴线的精度。如不可能,也应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以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控制点的要求,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便于交会墩位,其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 在控制点上要埋设标石及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如果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则中心标志宜做成顶部为半球状。 2、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及测量 目的:桥梁高程施工放样的依据,以后变形观测的高程基准点。 水准基点布设的数量视河宽及桥的大小而异。一般小桥可只布设一个;在200m以内的大、中桥,宜在两岸各布设一个;当桥长超过200m时,由于两岸连测不便,为了在高程变化时易于检查,则每岸至少设置两个。 水准基点是永久性的,必须十分稳固。为了方便施工,也可在附近设立施工水准点。 桥梁水准点与线路水准点应采用同一高程系统。 三、桥梁墩、台中心的测设在桥梁墩、台的施工过程中,首要的是测设出墩、台的中心位置,其测设数据是根据控制点坐标和设计的墩、台中心位置计算出来的。 分直线桥和曲线桥两种形式。 1、直线桥的墩、台中心测设 直线桥的墩、台中心位置都位于桥轴线的方向上。墩、台中心的设计里程及桥轴线起点的里程是已知的,相邻两点的里程相减即可求得它们之间的距离。根据地形条件,可采用直接测距法或交会法测设出墩、台中心的位置。 2、直接测距法 用于无水或浅水河道。 根据计算出的距离,从桥轴线的一个端点开始,用检定过的钢尺逐段测设出墩、台中心,并附合于桥轴线的另一个端点上。 如用光电测距仪测设,则在桥轴线起点或终点架设仪器,并照准另一个端点。在桥轴线方向上设置反光镜,并前后移动,直至测出的距离与设计距离相符,则该点即为要测设的墩、台中心位置。 3、交会法 当桥墩位于水中,无法丈量距离及安置反光镜时,则采用角度交会法。 4、曲线桥的墩、台中心测设 曲线桥的中线是曲线,而每跨桥梁却是直的,这种折线称为桥梁工作线。墩、台中心即位于折线的交点上,曲线桥的墩、台中心测设,就是测设工作线的交点。 在曲线桥上测设墩位与直线桥相同,也要在桥轴线的两端测设出控制点,以作为墩、台测设和检核的依据。测设的精度同样要求满足估算出的精度要求。 控制点在线路中线上的位置,可能一端在直线上,而另一端在曲线上也可能两端都位于曲线上。 桥轴线控制桩是根据曲线长度,以要求的精度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出来。 在设出桥轴线的控制点以后,即可据以进行墩、台中心的测设。采用直接测距法或交会法。 5、直接测距法 在墩、台中心处可以架设仪器时,宜采用这种方法。 由于墩中心距L及桥梁偏角α是已知的,可以从控制点开始,逐个测设出角度及距离,即直接定出各墩、台中心的位置,最后再符合到另外一个控制点上,以检核测设精度。这种方法称为导线法。 利用光电测距仪测设时,为了避免误差的积累,可采用长弦偏角法,或称极坐标法。 6、交会法 当墩位于水中,无法架设仪器及反光镜时,宜采用交会法。 由于这种方法是利用控制网点交会墩位,所以墩位坐标系与控制网的坐标系必须一致,才能进行交会数据的计算。如果两者不一致时,则须先进行坐标转换。 四、墩台纵、横轴线的测设纵轴线是指过墩、台中心平行与线路方向的轴线,横轴线是指过墩、台中心垂直于线路方向的轴线;桥台的横轴线是指桥台的胸墙线。 直线桥墩、台的纵轴线与线路中线的方向重合,在墩、台中心架设仪器,自线路中线方向测设90°角,即为横轴线的方向。 1、墩台纵、横轴线的测设 曲线桥的墩、台轴线位于桥梁偏角的分角线上,在墩、台中心架设仪器,照准相邻的墩、台中心,测设纵轴线的方向。自纵轴线方向测设90°角,即为横轴线方向。 在施工过程中,墩、台中心的定位桩要被挖掉,但随着工程的进展,又要经常需要恢复墩、台中心的位置,因而要在施工范围以外钉设护桩,据以恢复墩台中心的位置。 所谓护桩即在墩、台的纵、横轴线上,于两侧各订设至少两个木桩,因为有两个桩点才可恢复轴线的方向。为防破坏,可以多设几个。在曲线桥上的护桩纵横交错在使用时极易弄错所以在桩上一定要注明墩台编号。 五、桥梁施工测量包括:基础放样、墩、台放样及架梁时的测量工作。 中小型桥梁的基础,最常用的是明挖基础和桩基础。明挖基础是在墩、台位置处挖出一个基坑,将坑底平整后,再灌注基础及墩身。根据已经设出的墩中心位置,纵、横轴线及基坑的长度和宽度,测设出基坑的边界线。在开挖基坑时,如坑壁需要有一定的坡度,则应根据基坑深度及坑壁坡度设出开挖边界线。 桩基础是在基础的下部打入基桩,在桩群的上部灌注承台,使桩和承台连成一体,再在承台以上修筑墩身。 基桩位置的放样,以墩、台纵、横轴线为坐标轴,按设计位置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在基桩施工完成以后,承台修筑以前,应再次测定其位置,以作竣工资料。 明挖基础的基础部分、桩基的承台以及墩身的施工放样,都是先根据护桩测设出墩、台的纵、横轴线,再根据轴线设立模板。即在模板上标出中线位置,使模板中线与桥墩的纵、横轴线对齐,即为其应有的位置。 墩、台施工中的高程放样,通常都在墩台附近设立一个施工水准点,根据这个水准点以水准测量方法测设各部分的设计高程。但在基础底部及墩、台的上部,由于高差过大,难于用水准尺直接传递高程时,可用悬挂钢尺的办法传递高程。 架梁是建造桥梁的最后一道工序。无论是钢梁还是混凝土梁,都是预先按设计尺寸做好,再运到工地架设。 梁的两端是用位于墩顶的支座支撑,支座放在底板上,而底板则用螺栓固定在墩、台的支承垫石上。架梁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测设支座底板的位置,测设时也是先设计出它的纵、横中心线的位置。支座底板的纵、横中心线与墩、台纵横轴线的位置关系是在设计图上给出的。因而在墩、台顶部的纵横轴线设出以后,即可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用钢尺将支座底板的纵、横中心线设放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