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背起行囊去旅行】有奖征文活动
寻梦向天歌/文 有生以来第一次在长江轮船上欢度中秋佳节,那充满诗情画意的长江夜景、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心旷神怡的高雅意境,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长江宏伟壮阔的气势和宽广博大的胸怀,生动地领略了皓月当空、江山美景的深情韵味。 我们乘着徐徐降临的夜幕,登上停泊在重庆港码头的海内观光08号客轮,满怀热望地站在轮船尾部的甲板上迎接那激动人心的美妙时刻。江面上的天空此时好像搭盖在长江两岸山峦和建筑群上面的淡蓝色帐篷,天幕上仿佛铺盖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给人一种清淡静谧、爽快惬意的感觉。夜色渐浓,映入眼帘的是长江两岸疏落有致、明亮柔和的灯光。位于码头北岸标志性建筑上“重庆港”三个红色大字,在闪烁转动、迅速变换的电珠光束中显得更为耀眼醒目。微风中江面上波光鳞鳞,岸边各色各样的光亮投进水中的倒影在悠悠晃动,此时的水面看上去就象飘浮着一层薄薄的金铂纸片,闪动着银屑似的亮光。南岸笼罩在朦胧光影里的山恋忽明忽暗,充满神秘色彩。天空、江面、山色、楼群和灯火编织一幅轻摇慢舞、光影朦胧的美妙夜景,让人在宽松舒畅、悠然自得的意境中享受着夜晚的恬静和安祥。 真象是上天和人间早就约定好的一样,随着轮船起锚时划破夜空的一声巨吼,一轮圆月从东边山头露出了娇媚美丽的面容,被薄薄云纱笼罩的月亮脸庞显露出橙红色的光晕。恰在此时一架夜航的飞机轰鸣着腾空而起,由西向东迎着圆月进入预定航线轨道,机身背部红蓝绿三色亮光在高空闪烁;与此同时,人们眼前猛然一亮,江岸上所有的灯光一齐闪亮起来,特别是北岸标志性建筑上两盏明灯放射着万丈光芒,两道强光在空中盘旋转动,先前那些忽明忽暗的山影被光亮映照得清晰可见。这时的江面灯火通明,交相辉映,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同船的游客们欢呼雀跃起来,喜不自禁地拿起照相机快速拍摄着值得永远珍藏的美好时光,内心由衷地赞叹着、感慨着。 轮船渐渐驶离港口顺流东下,辉煌耀眼的灯火在渐行渐远中变得柔和起来。头顶那轮银盘似的圆月紧随轮船陪伴我们前行,月亮把温柔可亲的银辉洒向长江两岸的每一个角落。明月相伴,良辰美景,我们因陋就简地将塑料小方桌拼凑摆放在中间,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沉浸于神奇美妙的月色之中。我们用一次性塑料杯子酌量地倒入白酒,举杯邀明月,把酒抒情怀,互相表达中秋佳节最诚挚最美好的祝愿,陶醉在祖国万里江山的锦绣壮美之中,旅途的劳顿和倦意全被心中涌动的愉悦之情所代替。抬头望月,情怀激荡,思绪万千,可以思接天地,情寄古今;可以慨叹华夏辉煌,地大物博,江山神奇;可以回顾往昔,畅想未来,不为虚度年华而留下更多遗憾。 当我们已经完全看不见港口岸边那些灯火的时候,唯独圆圆的银月依然锲而不舍地紧跟着我们。明月皎皎,秋水盈盈,光风霁月,波光月影,相映生辉。时而江流宛转,回环绕行,月照山坡,象流霜一般,宛如覆盖一层白纱;时而月对江天,万里无纤云细烟,唯见孤月一轮,倾吐光辉;时而月上中天,悬挂江空,秋江处处,明亮闪耀,秋江因明月生辉,明月赖秋江添色。坐在甲板静静地欣赏着两岸梦幻般变换着姿态的景致,任由远航的轮船承载着感动的思绪驶向悠久闻名的历史长河,正是今夜这轮圆月曾经撩拨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的情感之弦!吟月抒怀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在众多吟月诗篇当中诗人们抒发了人生苦短,岁月难留的伤感情怀,有的借吟月表达思家念亲,渴望与亲人团聚的浓厚感情。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传世名篇《春江花月夜》把吟月诗篇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至今仍能激起人们体味到清丽明媚、悠长浩阔的江月胜景那种超凡脱俗的美学享受。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千古绝唱《水调歌头》词中吟颂的感慨曾经引起古今多少华夏儿女的情感共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之路就象今夜这周而复始、每月轮换的月光,阴晴圆缺世间常情,每当圆满之时自然应当平心静气,心静如水;每当遭遇亏缺之时则更应该坐怀不乱,处变不惊,不顺心不如意的时侯暂且容忍,自信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因为世上没有蹚不过的槛,没有翻不过的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