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喜欢吃完早餐才刷牙,他却要先刷牙才吃早餐,她要开着电视才能入睡,他却有光就不能入睡。 相爱很难,相处更难,两个截然不同的人要在同一个空间相处, 要互相迁就、妥协、忍让。 ” 这是来自港剧《玛嘉烈与大卫》,里面的一段旁白。 ▲ 图源:《玛嘉烈与大卫》剧照 不得不说,家庭成员的需求,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无论你正在经历人生的哪个阶段,最贴近你和你家人生活方式的家,才会舒适长久。 比起风格,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 为什么这几年,我们对华而不实的效果图的需求越来越弱,而愿意在一些家居社交平台去欣赏屋主的家,原因大概就是我们想找到家的味道。 所以我们应该明确,装修风格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事。 兼具美感和务实机能的房子,才是舒适好住的房子。 ▲ 图源:nextcolors 另外,你喜欢的风格未必适合你。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喜欢欧式风格,可如果你家中有年幼的孩子在家里跑来跑去,考虑到儿童安全问题,这种风格就不适合应用在自己家。 也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给予在设计师身上。 你的家,第一个设计师永远都是你自己。 用心思考家的全貌,才能找到家的样貌。每个家,都应该有主人的样子。 ▲ 图源:hands-a-design 随着生活状态的流动,生活需求也是不断改变的。 家会陪伴你成长,你应该考虑两个阶段的需求,一是当下需求,二是未来需求。 当下需求即你当前你的生活状态,比如说你最喜欢待在家中什么区域,你每日的活动动线,每个活动的细节等等。 未来需求一定要事先考量,毕竟家的格局很难轻易改变,所以你需要静下心来,规划将来五到十年的生活模式。 ▲ 图源:hands-a-design 分析家庭成员生活喜好,让家拥有你喜欢的样子 以美食为主导建立的家 开放式厨房我们说过很多次,利弊相信大家也早已烂熟于心。 但是它一定是为爱烹饪的人准备的,而非“开火少我可以肆意把墙都推倒”。 ▲ 图源:100life.jp 对于那些对美食有执着热爱、想展现自己厨艺的人来说,厨房就是家的核心区。 在烹饪的过程中,可以照顾孩子、与家人对话乃至看两眼电视已经是老生常谈地诉求了。 ▲ 图源:suvaco.jp 你甚至需要一个比一般家庭更大的智能冰箱。 它会为你进行食材识别,膳食健康搭配建议,过期食品提醒,以及一键补货功能。 你或许还需要一个可移动的工作台。 它可以随时让你重新布置自己的工作空间,在需要时可以离水槽或者冰箱更近一些。 厨房工作结束后,又能轻易地将其放回原处。 想必你还需要一个小家电的收纳柜,记得把它们放在离厨房操作台比较近的区域,方便兴致来的时候快速进入料理状态。 ▲ 图源:Pinterest 最后,用洗碗机搞定所有餐、厨具的清洁。 虽然你在厨房上花费的时间多,但也需要通过电器的辅助,来节约清洁工作的成本。 以工作区为主导建立的家 诚实来说,我们的工作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即便回到家,还是有很多需要处理的工作事宜。 有的时候,我们还要通过读书、学习来充实自己。 如果你和你的家人是这样的生活状态,或许你家就需要一个以多功能工作区为核心的场所。 ▲ 图源:suvaco.jp 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打造一个开放式书房区。 一张足够宽敞的桌子,可以满足一家人办公的需求,孩子也可以在这里写作业。 利用书柜做隔断,让书房区更加完整。 ▲ 图源:100life.jp 明确自己生活以工作学习为主导,或者你应该早点“取缔”家中的电视墙,将其设计成一面书架墙,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 相对于完整独立的书房已经失去了吸引力,敞开式的工作氛围往往更容易集中精力,事半功倍。 如果采光还不错,那就更加完美了。 ▲ 图源:100life.jp 或者从起居室直接切出来一块空间,打造一个双人办公区。 如此一来,一家人有了更多相处时间以及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感情也会更加亲密。 ![]() ▲ 图源:toolbox 以儿童活动为主要需求的家 很多家庭在购房之前,总是希望买一个两居室,方便孩子出生以后,留出足够的空间供他玩耍。 实际上,五岁以下的小朋友对儿童房的需求不大,他们更加依赖父母的陪伴。 ![]() ▲ 图源:suvaco.jp 我也曾采访调研过很多家庭,发现孩子们平时更愿意在起居室活动,而非自己的小房间。 过早规划出儿童房的形态,多少有些形同虚设。 ![]() ▲ 图源:suvaco.jp 依旧可以在起居室设计出孩子活动的空间。 这样孩子在玩耍的时候,父母可以即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共享美好的亲子时光。 走廊、过道的墙面,可以刷上黑板漆,方便孩子写写画画。 当起居室肩负亲子活动的同时,一定事先预留出收纳玩具的空间,让起居室可以随时恢复整齐。 ![]() ▲ 图源:suvaco.jp 或许你还想问,自己的起居室可以背负以上所说的三个需求吗? 其实这也正是很多80、90后目前的生活常态,只要你了解自己的需求,这一切都不难实现。 ![]() ▲ △一个公共空间,融合了开放式厨房、书房以及儿童活动区的功能 图源:suvaco.jp 舍弃旧思维,重新规划布局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老一辈之间已经产生了差异化。 就我们上述所说的点,起居室不再只是为了会客而生,因此才衍生出了更符合我们现阶段的生活场景。 以下则是对家中隐私空间做出的微调。 ![]() ▲ 图源:hands-a-design 卧室可以小一点 就拿我现在住的房子来说,起居室面积很小,卧室的面积却将近18㎡。 这就意味着我只能把很多生活场景转移到卧室中来。 但实际上,我更愿意卧室是一个面积不大,足够我睡觉的地方即可。 外在的干扰,只会影响我的睡眠。 因此,在卧室里设置工作区、影音区都是干扰,可以把这些功能分发到公共区域。 甚至衣柜我都不需要,可以再另外设置一个衣帽间。 ![]() ▲ 图源:suvaco.jp 你需要一个衣帽间 或许是受了《欲望都市》里Carrie的影响,每个女主人都希望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衣帽间。 这也是两个人同居之后,大部分男主想替女主实现的愿望。 前面说过,如果你只把卧室当做睡觉的地方,那自然有多余的空间分配给它。 无论是简单的隔断还是另起“炉灶”都不难实现。 当然,如果你家中是主卧套主卫的形式,完全可以把其中一个卫生间改造成衣帽间。 衣帽间除了更衣之外,还可以身兼储物间的功能,来强化家庭储物需求。 ![]() ▲ 图源:hands-a-design 需要注意的是,让衣帽间靠近浴室,才更符合活动动线。 把洗手台独立出来 把洗手台独立出来,能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同为上班族的两个人,早上一同起床的时候一个人可以先上卫生间,另一个人可以在外洗漱,这样撞车了。 洗手台甚至可以当梳妆台使用,下方还可以收纳护肤品、保养品。 这样一来,上面说到的卧室,也不用再设置梳妆台了。 毕竟家中女主人如果要早起,早上开各种瓶瓶罐罐护肤、化妆的声音,还是挺影响另一半睡眠的。 ![]() ▲ 设计一个壁龛,可以收纳更多物品。 图源:pikby 生活一直在挑战我们的智慧、耐心,理想与热情。 在你人生状态发生转变的时候,也不妨多为家人考虑一些,做到彼此理解、尊重、呵护与宽容。 最后想引用丘吉尔的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人造住宅,住宅造人”,两者永远都是互相成全的状态。 了解自己以及家人的需求和渴望,并且尽可能去完成实现吧! ![]() 这篇文章由住范儿特约作者Linger创作 把你的装修经验分享给住范儿的小伙伴 还可获得稿费报酬噢 ▼ 投稿请邮件至:fuweihuan@zhufaner.com
来源:住范儿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