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早的水稻栽培是从这发明的 为什么广西到清朝才迎来大发展

 潇潇雨ekg9m5f4 2019-01-30

大家好,欢迎收看迷彩虎讲堂,我是你们的忠实战友,迷彩虎。上期虎哥和大家聊到了广西的地理特征,今天就跟家谈谈广西的人口形成。广西作为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世居壮、汉、瑶、苗、侗等 12 个主要民族,由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汉人都有迁入,也是我国汉语方言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中以讲壮语居多。

广西人的形成历史悠久,从考古发现的百色古人类遗址可知,早在 70 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在此劳作生息。距今 2 万年前,在桂西、桂南、桂北山区活动着母系氏族社会的古人类“柳江人”。 距今2 万―1 万年前,生活着学会制造和使用钻孔和磨尖的石器的“麒麟山人”。距今1 万―6000 年前,甑(zèng)皮岩人走出石灰岩洞与大山河谷,向平原和滨海地区发展,开始定居生活,从桂林甑皮岩人遗址来看,当时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距今6000―3000 年前,广西步入父系氏族时期。距今 3000 年左右,广西开始出现文明社会。

先秦以前,广西为百越的聚居地。先秦时期,此地属骆越国,杂居着百越中的西瓯(ōu)、骆越。其中西瓯主要分布在桂林郡和南海郡内,相当于今天的桂江和浔江流域;骆越在象郡,靠近今天的广西左右江流域,雷州半岛。二者是构成现在壮族的两个主要支系,在其1000 多年历史中,发明了我国最早的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巨大贡献。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多是来自西瓯、骆越人。

汉到魏晋南北朝时,当时广西大分属郁林、苍梧、合浦 3郡,分布着乌浒、俚、僚诸族,当时登记在册人口26.7万人。以骆越的后裔,僚人为主,但僚人也是对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整体泛称。这一时期内陆人口的流入,影响了广西古代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随着被迁徙到广西的汉人增多,南越和西瓯等越人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这部分越人开始分化,走上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演变为今天的壮、瑶、黎等族的先人。

隋唐两宋时期,广西的少数民族进一步细分,僮(zhuàng)族出现,苗、瑶两族正式分立。隋朝时主要居住湖南武陵一带的苗族,到唐朝,已有部分迁徙到桂林、贺州、富川、来宾、融水、平南和昭平。从元朝开始瑶族已遍布于今广西地区的东部和部分西部地区,清代壮族已经分布于今广西整个地区。清末的桂林、梧州和玉林主要以迁入的汉人为主,壮族较少。汉人聚集桂林一带主要因为桂林是进入楚地的咽喉要道,战略意义非凡,而灵渠又联通珠江、长江水系,是中央政权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和控制命脉所在。

广西因为远离中原,得到真正的大开发相对 较晚,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农业发展是根据地理地势去蔓延,先进的农业技术从中原向边陲扩散,先进入方便连接的荆楚两湖,待开发饱和后,或因人多地少,或因战乱干扰,更多的生存需求使得人流继续往西迁,来到地广人稀的广西,为广西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大量农耕人口,推动广西大开发。

广西的人口数量也受战乱的严重影响,如东汉永和年间,人口首次达百万,而到西晋一统三国跌至24万;又如明朝万历年间曾有130多万人,而在清朝顺治年间只剩19万出头。由于南明抗清和吴三桂叛乱导致的人口减损,广西的中、南、东南区域出现大量荒地,清朝中后期以后,开始出现由桂东北迁徙来湘籍人口,和桂东南迁徙来广东客家、潮汕人,这两个方向的大量移民使得当地农业充分开发,出现了大量冲田、梯田。同时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普及也为人口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到鸦片战争前,广西人口已经接近千万。

从秦汉开始的羁縻政策,到此时已发展成土司制度。“羁縻”和“土司”就是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命当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员,地方首领需要纳贡上税和提供兵源供中央调遣。土司制度上千年的半独立管理促成了广西地区的民族关系繁杂。明清开始实施的改土归流与屯田卫所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改变现状促进民族融合。近代帝国主义入侵以后,广西各族同胞团结一致,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道路上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综合经济实力从全国第22进步到17。受沿海经济特区影响,广西人口分布呈现东南重,西和北轻的布局,随着环北部湾和泛珠三角经济带的深入建设,广西人会迎来更具潜力的发展契机!本集节目就和大家说到这里,下集虎哥将要讲述广西省会南宁的精彩内容。关注迷彩虎,还可查看上集介绍广西奇特的地理以及大话中国34省市的已往的3期视频,有讲述“共和国长子”辽宁的崛起兴衰史和未来出路,也有中国核心地域陕西的历史人文、经济发展,还有我国海上贸易大省浙江等系列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