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游英德宝晶宫

 畅游世界2015 2019-01-30

  从红色旅游点___连樟树出来,登车奔向英德宝晶宫。

记得前两次游宝晶宫,已是十多年前的故事了。此宫乃位于燕子岩山腹中的一个大溶洞,分上、中、下、底四层,总面积达两万平方米。前两次入内,只游上、中、下三层,底层洞穴低矮,且有积水,尚未开发。不知现在可否开放游览也?

进入山门,发现今非昔比,面貌大为改观,路宽,车场大,且正在建玻璃桥 ! 正印证一句顺口溜 : 神州处处玻璃桥,上桥走走收钞票。千军万马桥上过,乐坏桥主忙点钞!

  从导游图看,果然大观。如按老黄历走,还真有些找不到北。大兴土木,门票岂能不涨?窃以为涨价有理!

  偌大湖滨,新辟'英石长廊',行走其间,不停感慨景区主人为景区更上一楼,费尽'移山之力'!

此湖原名'碧绿湖',现改有雅号'天鹅湖'!湖中可有天鹅?举目四望,暂时尚未瞧到。

  英石,为神州四大园林名石之一,产于粤地英德,以其'皱、瘦、漏、透'之特点而闻名遐迩,极具观赏价值。我不懂赏石,窃以为,在石头塗鸦,有'蛇足'之嫌也!

  天鹅湖面积1380余亩,四面群山相拥,湖水清澈碧绿,水质纯净,故原名'碧绿'是也!

极目远眺,竭力寻觅,终于在湖之一角,发现小黑点一颗,用长照作望远镜观看,乃一只天鹅也,大喜!拍下一帧,以证'天鹅湖'名有其实也!虽只有一只踽踽独游,然一只也是天鹅,说不定很远很远的湖畔,会有几群天鹅戏水呢!

  湖中有亭,湖也有花,风景如画,且喜见到天鹅,脑洞大开,让原本没有多少艺术细胞的我,也玩了一把 '艺术':将相机镜头贴英石上的'窿'(粤语称洞为窿),拍出几帧别有洞天的湖光山色。

  也可能这并非什么艺术,更谈不上高雅,但只要自己感到养眼,足可以自娱自乐一番,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让自己获得一种莫名的满足!

  过石桥,奔溶洞,闻阵阵怪叫入耳,叫声怪异而恐怖。这是什么东东?定神一神一看,湖边、林中站立无数恐龙。那恐龙摆尾搖头,龇牙咧嘴,正仰天吼叫!

这东东前所未有,可能是新增设的吧,想必此地在白垩纪可能有恐龙出没。我来自四川那个号称'恐龙之乡'的自贡,对恐龙是见怪不怪,只不过对这里是否也曾出现了恐龙,实在无据可考!


  这一堆恐龙蛋比鹅蛋大一点,我觉得有些滑稽,可能是天鹅蛋吧,龙蛋蛋不至于如此的小!想必应该有专家设计塑造,但这个专家可能是人们戏称的'砖家'!

  拾阶而上,进得宝晶宫溶洞,所幸游客稀少,清静!

洞口依然如故,洞内比之从前有很大改观,小路便于行走,灯光斑斓,美仑美奂。


  在下洞之冷洞中漫步,温度适中,比洞外暖和;然进入上洞之暖洞中,洞温高达24度!

此时正值寒冬,毛衣、大衣严裹,置身其间,燥热难奈,急忙宽衣,仍大汗淋淋。同游李大哥身着衬衣,依然大叫难受。

  从暖洞出来,凉风拂面,立即添衣,真谓冰火两重天!如此温差,年轻人可能快意,但对年近古稀的我及同游,还真有些受用不起!

倘余碧落洞一景 ,有自五代以来之题刻127篇,历经千年而完好元损。欲前往观北宋东坡先生之《碧落洞》墨宝,无奈同游精疲力尽,只得作罢,留下些许遗憾!

  回头仰望洞口断崖上关山月书'宝晶宫'三字,依依不舍别过而登车返程。

时至今日,仍对宝晶宫那一热一冷的冰火考验记忆犹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