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秋鹄书屋 2019-01-30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1、20世纪50年代,81岁的老渔民郭汝一家四代同堂共55人在中秋节夜大团聚,欢度佳节。一家团圆是老传统,不过现在的一家人应该没有那时那么多了。但中秋节晚上,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这一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2、1961年9月21日,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在包装月饼。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3、1963年中秋节,在购买供销点的月饼顾客。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4、1963年中秋节,一家市民三口在北京特产——蜜饯果脯摊前。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5、1963年中秋节,北京市食品商场为顾客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节日食品和各色中秋月饼,供人们欢度佳节。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6、1978年中秋佳节,上海各食品店月饼上市。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7、1979年9月25日,上海市民在选购上海冠生园制作的月饼。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8、1979年9月25日,上海市民在选购上海冠生园制作的月饼。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9、20世纪70年代还凭票供应月饼呢!朴实的生活,平和的面孔,珍藏着一种安然的满足。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10、1979年中秋前夕,上海利男居工场正在生产各种广式月饼。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11、1980年9月9日,北京市中秋月饼即将大量上市。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12、月饼厂的工人们正在制作月饼。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13、1987年中秋佳节,正在选购月饼的顾客。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14、1989年在北京桂香村食品店正在选购月饼的顾客。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15、1989年中秋节,正逢广州市第二届老人节,老人院的孤寡老人高兴地接过生产厂家送来的适合老人食用的月饼。

沧桑印迹:烙印在记忆中的中秋佳节

16、1995年,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广州市糖烟酒公司特制一个重10公斤的“敬爱爱心月饼”送给广州市老人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