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坐在沙发上一直发愣,突然一个闪念将我唤醒:快过年了,儿子应该为家里做点什么?于是拿起手机便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得知儿子正与几位好友在聚餐,吃得很高兴。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心情,只说了句没事,等吃完饭回家再说吧!过了一会儿子给我打来了电话: “爸!有啥事?” “没事,就是想你了!” “不是吧!你应该有话要说” “真的没什么!就是想问你马上就要过年了,你想过为家里做点什么没有?” “还真没想” “那好!老爸提醒你:你今天也二十岁了,你自己想想应该为家里做点什么?具体怎么做?用什么方式表达?我不过多干涉。你好好想想!今后你应该想和做类似的事情了!这就是男人的责任与担当。从这些小事做起,否则你今后参加工作了,你如何面对生活与工作中的日常事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是玩耍就是睡觉的日子是不能过一辈子的!” “嗯,好!” 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经常在我的脑子里转来转去,可以说默念无数,但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理解,始终不得其要与妙。昨日与儿子嘱托让我忽然开悟,觉得有必要深深检讨,并予以践行。 “子不教父之过”从字面意义上讲应该是:儿子没有教养是父亲的过错;从现实意义看应该是:孩子没有教育好,应该是父母亲的错,因为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是孩子做人做事的榜样…… 反观自我,我常常在生闷气,有时甚至是抱怨,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听话!不想事!懒散慢融于一体,私利欲集于一身,真是不堪。今晨醒来,顿觉这一切确实是我之过、我之错。在过去的日子我们大人总是以各种借口和理由,没有真正的走入孩子的内心,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这确实是失误与过错。有时一着急不是训,就是骂,更有甚者会拳脚相加,总觉得我已让你吃得饱,穿得暖,花的有就是对孩子的责任已到,义务已尽…… 其实不然。孩子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成长与三观的塑造。一个人只有三观养好,能大脑开悟才算是真的成长成熟。这都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应该深省与反思而立悟立行且持之以恒的重中之重。 孩子!我错了!我开悟的太迟了!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尽力而为,少增遗憾! 賢聚于青山垣 2019年元月26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