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姓是由超过一个汉字组成的姓氏,常见的有欧阳、司马等。
在中国古代,复姓是有很多的,而如今我国的复姓现存的只有81个,在这里,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比较常见,且很好取名的复姓,以及它们的由来。
令狐
令狐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给周文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令狐冲
欧阳
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君主姒少康封自己的庶子无余于会稽,到了越王无疆,被楚所灭,无疆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封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他的子孙因而姓“欧”或“欧阳”。
端木
端木姓相当的古老,自东周时期便有此姓,据元和姓纂记载,端木一姓的祖宗为孔子弟子端木赐(即子贡),系出于卫国。端木姓分布相当的广,但后来大多改姓为端姓、木姓、沐姓,故今日已不多见。

端木蓉
上官
春秋时,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一说“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
独孤
独孤姓出自刘姓,起源于北魏时代北鲜卑部落,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以独孤为氏。独孤一族为当时鲜卑贵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 。现多简化为单字“独”姓或转化为刘姓。

独孤般若
南宫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四友之一南宫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周文王手下有著名的“八士”,之一就为南宫括。其后以南宫为姓氏,称南宫氏。
慕容
慕容姓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时期鲜卑中部大人慕容,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传说,在东汉桓帝执政时期,鲜卑民族分为中、东、西三部,其中部首领大人叫柯最阙,居慕容寺,后因以为姓氏,称慕容氏。

慕容冲
钟离
钟离姓的源流可以直接追溯到春秋时代宋微子所建的宋国,算起来是商汤的子姓后裔。由于其始祖曾食采于一个叫作钟离的地方,所以子孙才会“以邑为氏”,开始以“钟离”或“钟”为姓。
司马
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生程伯休父二子:长子仲庚、次子仲辛。仲庚后来继任其父大司马之职,其后裔子孙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马氏,为司马氏始祖。

司马懿
公孙
春秋时期,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照周朝制度,国君一般由嫡长子继位,即位前称为太子,其他的儿子便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他们的后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孙为姓。
东方
东方是个古老的姓氏。早在远古时期,上古帝伏羲创立八卦,而他的后代孙仲,世掌东方青阳之令。古书记载,相传他出生的时候,“出于震,位主东方”,即根据八卦图推算是在震位,而震位表示为“东方”,因此,就以“东方”为姓氏。

东方彧卿
纳兰
纳兰是金代女真“白号之姓”中皆封广平君郡的第二大支系三十个姓氏之一(又称"纳喇"、"那拉")。满洲叶赫地区的纳兰氏,始祖本是蒙古人,姓土默特,后来,灭了女真的纳兰部纳兰部,占其领地,遂以纳兰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