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水滩河环抱着的古镇---偏岩

 木香草堂 2019-01-30

在偏岩古镇赶集的这一天,两位老伯走出家门坐在一起聊着家常话、吸着烟、看着老街上人来人往赶集的人群,并不时的与熟悉的人打着招呼相互问候着......

重庆古镇系列之偏岩古镇

访四川古镇行程安排后重庆地区的古镇自然也在我的计划之内,而重庆的偏岩古镇是我要去的第一站,在重庆地图上查到了偏岩古镇是在重庆的北碚区。08年7月飞到重庆后便直接打“的士”到了北碚区。在北碚我连问了几个当地人包括小饭店的老板,了解偏岩古镇的具体位置和行车路线,却没几个人能完整的回答我,其实偏岩古镇离北碚城区并不远,从北碚乘坐到金刀峡的中巴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票价九元,中巴到一小镇下车后转小面包车十几分种就到了古镇。

偏岩古镇地处重庆北碚区,位于华蓉山西南处,这里有一条名叫黑水滩的小河在这形成了一个U形的弯道,而古镇就建在U形弯上面被河水环抱着,在镇的北面有一处倾斜的岩壁,古镇就在这倾斜的岩壁南面紧靠河滩而建所以叫---偏岩。我去找过这倾斜的岩壁,顺路上了一处山坡,岩壁并不像我想的那么雄伟险峻到是看见了清闲乡下的悠静,听到了久违布谷鸟的叫声,那一刻让我痴迷好久好久......

 

进入古镇其中的一座桥,这桥并不是主桥......

偏岩古镇历经了三百多年的岁月,在古镇的河对面是新建的偏岩镇,现代的高楼宽畅的道路,新旧偏岩镇之间黑水滩河为界将偏岩一分为二新旧隔河相望,一河之隔恰到好处的保护了古镇原有的风貌,这是难能可贵的是绝对值得称赞的。有河就自然有桥,在镇的两侧及中间各有一座桥,古镇的中部这座桥与新区偏岩镇连接,由新镇进入古镇多行走于这座桥。 

从古镇高处往下看古镇正街大约有四五百米长,依地形山势沿河弯曲而建,和其他古镇一样都是青瓦木板屋,踏过石桥就是百年的石板街道,厚厚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最宽处约有三四米之多,中间见拱两侧相隔几米就有漏水孔,下面是一排水暗沟并直通黑水滩河,这样多大的雨水也不会造成路面积水。靠河一边多为吊脚楼,前面临街开店铺,而另一侧临河开窗而坐或吃饭饮酒或品茶聊天,听其河水流淌之声又有古树为其遮阳,坐在这好不逍遥自在,你可指点江山谈天论地品评江湖,不枉人生轮一回,呵呵。

 

俯视偏岩老街......

 

偏岩老街一角......

 

一老哥为我介绍身后的“九合栈”老宅......

 

在老街的中部最明显的就是一座木制结构三层小楼,以前是这里的最高建筑名为“九合栈”虽然年代久远现在早以破旧不堪,而且立柱倾斜了,但从楼阁花窗与栏杆上精美的木雕装饰上看,仍能感受到他过去的华丽和气派。沿街的店铺多为用木板做门,说是门其实是没有门框的,整个一面墙都是用一块块木板上住清晨,店家将木板卸下来堆放在一边就露出了宽敞的店堂这种风格自明清以来就出现了吊脚楼多是一层为大厅,二楼楼上为住人的卧室,要是富裕的人家还要在窗口边框和楼阁过道上雕木装饰,美极了。

转过横街有一小广场,那有一座老戏台,对面是禹王庙,穿过小广场来到沿河边会看到半边街,所谓的半边街就是一面是临河一面是住宅,在这半边街上一出了名就是一个铁匠铺,与其他不同之处的是这里老公掌火,老婆轮锤别具一格。

这立在禹王庙前的石狮像,开始我实在看不出它是什么来,不过与其他地方看到的不一样是它的造型独特,它是蹲立在一L形板上的,很独创吧,他就蹲在这默默地注视着远处古老的戏台......

偏岩老街一角......

 

偏岩老街一角......

到偏岩的第二天下起了小雨,清晨古镇灰朦朦的天细腻的雨,树让晨雨梳洗后更显得绿了,走出旅馆猛然感到有什么不对,昨日还清静的古镇一夜之间人多了起来,显得沸腾了不少,看我在那困惑刚走出门的旅店小老板伸了一个懒腰对我说,今天是集市的日子,“是赶场吗?”我去年在四川古镇学得赶集不叫赶集叫赶场,我颇为得意地卖弄着,“什么赶场?”小老板一脸迷惑的问我,顿了片刻又说了一遍“今天是集市,周边十里八乡的人都来,去看看吧”我这才知道这里集市不叫赶场,不由得为自为聪明反而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场面好笑......呵呵。

虽然是雨天,雨下的并不大,时停时下也算照顾了赶集的乡亲,街上的人很多,大多聚集新镇市场上,其他地方却显的清静,反而在古镇里老街上却人来人往,卖货的、修表的、拔牙看病的、余下的就是卖呆的、唠叨家常的、在茶馆里打牌喝茶的,哪边不打花花绿绿的川牌,而是打麻将,麻将声和街上喧嚷声连成一片却也给平静的古镇带来了声气。

走在街上拍着赶集的乡亲,在这里拍片你大可不必担心你会不会招到拒绝,如果和人家沟通的好,不影响人家的生意和活计的话人家还配合你拍片.因为这里的乡亲对摄影的画面的早以见怪不怪了,走在古镇正街你会不时的看到在两侧店铺的墙上有很多木牌,上写什么什么电影或电视剧在此拍摄,这一次游古镇遇到很多这样的介绍,当地人对外来游客手上的“长枪大炮”早已习以为常

 

在老街一门道口见两位老人坐在那里,他们之间时而交谈几句,但大部分的时间是坐在那里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不时的吸几口土烟,拍完几片后走过去给他们请安问好并把他们的片子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看到相机里自己的样子老哥俩笑了起来,互相攀比着自己照的好,我笑嘻嘻问他们这土烟好抽吗?老人家说你要不要吸一下看看我赶紧摆了摆手说抽不了这烟劲很大的。

两位老人好奇的问我是那里的、多大了、来了几天了等等。我耐心的一一做了回答,老人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吸了一口烟告诉我,他们两今年一位八十一岁(图片前面)一位七十五岁了(图后面那位)看到老人身体健康实在感慨有如此的好身体,聊了一会便又向老人请过安后便离开了他们......

 

这个小镇还生产着一种麻黄纸,不开工时与朋友聚在一起打牌,当然在玩之前先把孩子哄睡了,呵呵.

看这老伯已经快九十的人了,你信吗?身体多好,让人羡慕呀,他每天都自己挑上自家果树结的李子到古镇口这桥头来卖,这古镇可是长寿之乡呀,(在白沙古镇当我见到一九十多岁老伯挑着两大木桶水在坡上板板路上健步如飞让我目瞪口呆,)坐在他对面买上一斤李子边吃边听老伯讲这古镇的往事,他告诉我这古镇三百多年了......

小饭店......

一水排骨是这里的招牌菜......

游逛了大半天的我进到这家饭店,不到晚饭时间,里面的人不多,我走到后面在吊脚楼临河的位置坐了下来,这里很安静,听不到街上的喧闹声,擦了一下头上的汗水,解下了腰间镜头包,放下相机后点了两份当地菜......

 一盘油炸外面河里的小鱼,一大汤盆“一水排骨”,“一水排骨”“小米渣肉”是这里的招菜,这并不是我爱吃的,在重庆时最爱吃的就是瓷器口古镇对面一小店里的麻辣面,便宜实惠百吃不厌,呵呵。 

“李子”是这里自产最多的水果,在进入古镇的桥头有很多乡亲在这里出售。

 

老街上的一家茶馆......

 

在这家茶馆与这位老哥一边喝着当地茶一边天南海北的闲聊着,也是一乐......

 

 黑水滩河环抱着偏岩古镇,遇到淡水期时来古镇玩耍的孩子在河里网鱼捞虾......

 

 同上...... 

 从这墙壁石头上你就能看出古镇的年代来......

 

 留意一下古镇房梁上的雕刻与其他地方有着明显的不同.......

 

古镇经常有很多知名度很高的画家来这里写生...... 

 

古镇中部的这座桥是进入古镇的重要通道......

 

漂亮可爱的小女孩...... 

古镇老街......

 

 街道边上摆烟草摊的老哥......

 

自产自卖农产品的小摊点......

 

那个不称职的妈妈不知那去了,嘿嘿、只有这位最可爱称职的爸爸了值得称赞...... 

 

观望与等待...... 

 

蹲在街边等待家人的哥与妹...... 

 

 路遇熟人......

 

 老街一角......

 公平与不公平.......

 

回头再看古镇还是那样的美,小桥流水行人,都是让你心动难以忘怀的,再听一回茶馆里的人讲述古镇的历史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再看看古镇老街上行走忙碌的乡亲,那一刻还真的想置身于他们中间,晃荡在古老的街道上也做一回古镇人......

 

 区域:重庆北碚区偏岩镇.

 区号:023.邮编:400700.  

 古镇历史:300多年.状况: 保留比较完整,古镇的格局没有被破坏.

 门票:无.(现在不详)

 交通:可在市区朝天门汽车站乘到金刀峡的汽车,中途到古镇下车,也可在北碚上车.

 住宿:很方便,也很便宜,标准间50元.(现在不详)

 饮食: 一水排骨,小米渣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